萧疏的国语辞典是:冷落稀疏,如:「瓶中插著两枝梅花,花萼萧疏,极为清雅。」萧疏[xiāoshū]⒈冷落稀疏。引《红楼梦·第八一回》:「一时走到沁芳亭,但见萧疏景象,人去房空。」近荒凉疏落⒉错落有致。例如:「瓶中插著两枝梅花,花萼萧疏,极为清雅。」反繁密。
萧疏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萧疏详细内容】
⒈亦作“萧疎”。⒉稀疏;稀少。引唐唐彦谦《秋霁夜吟寄友人》:“槐柳萧疏溽暑收,金商频伏火西流。”元张可久《折桂令·读史有感》曲之一:“説到知音,自古无多,白髮萧疎,青灯寂寞,老子婆娑。”清黄遵宪《人境庐杂诗》之八:“杨梁诸子好,踪跡亦萧疏。”艾芜《荣归》:“枯藤缠绕的篱落间,黄叶萧疏的林木下,都有二三野犬,在争扯残馀的尸体。”⒊寂寞;凄凉。引唐杜牧《八六子》词:“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閒扃。”宋张孝祥《鹊桥仙·戏赠吴伯承侍儿》词:“野堂从此不萧疏,问何日,尊前唤客。”元宋方壶《斗鹌鹑·送别》套曲:“欢笑地不堪举目,回首处景物萧疎。”《红楼梦》第八一回:“宝玉走到沁芳亭,但见萧疏景象,人去房空。”《送瘟神》诗之一:“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⒋萧条;不景气。引宋陆游《行在春晚有怀故隐》诗:“旧人零落北音少,市肆萧疏民力殫。”明吾丘瑞《运甓记·翦发延宾》:“英雄困尘土,奈生计萧疎,功名艰阻,忠谋未吐。”⒌洒脱;自然不拘束。引明刘崧《题余仲扬画山水图为余自安赋》诗:“金华山人余仲扬,笔墨萧疏开老苍。”清李渔《凰求凤·媒间》:“仪容细观今胜初,喜风韵萧疎。”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苏曼殊﹞又善画,萧疏淡远,似不食人间烟火物。”⒍清丽。引唐吴融《书怀》诗:“傍巖依树结簷楹,夏物萧疎景更清。”宋司马光《夏日过陈秀才园林》诗:“槿花篱落围丛竹,风日萧疎满园緑。”清方文《石臼湖访邢孟贞》诗之二:“风俗既淳美,山川亦萧疎。”⒎空虚。引元汤式《天香引·中秋戏题》曲:“今年旅邸中秋,囊篋萧疎,典却吴钩。”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九:“身为名将,手握重兵,一旦弃去之,缾鉢萧疏,野衲不若。”
二、释义
1.稀疏;稀少。2、寂寞;凄凉。3、萧条;不景气。4、洒脱;自然不拘束。5、清丽。6、空虚。
三、网友释义
萧疏,汉语词汇。拼音:xiāoshū释义:1.稀疏;稀少。2、寂寞;凄凉。3、萧条;不景气。4、洒脱;自然不拘束。5、清丽。6、空虚。
四、辞典修订版
冷落稀疏。《红楼梦.第八一回》:「一时走到沁芳亭,但见萧疏景象,人去房空。」错落有致,如:「瓶中插着两枝梅花,花萼萧疏,极为清雅。」
五、关于萧疏的造句
1、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不与行人绾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
2、婆婆又教了他,枯木逢春、良禽择木、草木萧疏等招式。
3、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
4、她眉间微蹙、神色淡淡,是永远也看不厌的萧疏墨色。
5、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6、鹄立阳台,茫然远眺,西山胜景,万木萧疏。
六、关于萧疏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