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拖欠工资的处理:相关部门是如何规定的?

拖欠工资的处理:相关部门是如何规定的?

来源:叨叨游戏网


拖欠工资应向当地部门或仲裁机构求助。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无需律师费,经济实惠。仲裁庭将公布裁决书,劳动者可据此向公司要求工资。如公司仍不支付,可诉诸采取强制措施。劳动者也可联系劳动执法监察大队催促公司支付工资,但无强制力。劳动者可采取强硬手段,仲裁后可起诉保护权益,同时通过媒体曝光公司行为,争取社会支持。

法律分析

一般来说,拖欠工资可以找当地的相关部门或者争议解决机构。劳动者辛辛苦苦工作,老板却一直不发工资,这种做法明显是不合理不合法的,劳动者应该学会运用法律作为武器来保护自己。遇到拖欠工资这种情况,可以向当地的可以找当地的相关部门或者争议解决机构寻求帮助。

具体来说,是向当地的争议解决机构申请劳动仲裁。这是专门为劳动者设立的仲裁庭,可以不用请律师,免去一笔律师费用,并且申请劳动仲裁也是不收费的,是一种十分经济的选择,适合我国广大的劳动者。

在劳动者提交了仲裁的申请和相关的资料以及证据之后,劳动部门就会开始调查,并且仲裁庭会通过裁决书的形式公布结果。劳动者就可以根据该裁决书向无良公司讨要工资了,如果公司还是不发工资,那么就会由我们的人民采取一系列的强制措施了。

除了当地的争议解决机构,劳动者还可以先找当地的劳动执法监察大队,通过该监察大队督促公司尽快发放工资,但是大队并没有强制执行力,不能对不发工资的老板或公司采取强制措施。

所以劳动者的维权方式可以强硬一点,除了上述的劳动部门,在仲裁之后可以再向起诉,以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打击无良的老板。

劳动者还可以发动的力量,联系各大新闻媒体当地的报刊杂志曝光该公司的做法,争取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

结语

劳动者面临拖欠工资问题时,应该积极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可以向当地相关部门或争议解决机构申请劳动仲裁,免去律师费用且经济实惠。提交申请和相关证据后,劳动部门将展开调查,并通过裁决书公布结果。如公司仍不发工资,可向起诉采取强制措施。此外,劳动者还可借助力量,联系媒体曝光公司行为,争取社会关注和支持。劳动者维权需坚决有力,以保护自身权益并打击不良老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