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彩那天》作业设计 篇4

《中彩那天》作业设计 篇4

来源:叨叨游戏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

  懂得“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含义。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3、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教学难点: 对“道德难题”这一意思的理解。

  教学准备:电子课件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有了很多收获,不仅能把课文读通顺,而且还能把故事的主要内容讲清楚;不仅学会了一些新词,而且还能结合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

  板块二:直抓矛盾,体悟内心

  1、学生读3——5自然段,划出描写“我”和“父亲”心情、神态的句子。指导读句子。

  2、从父子俩截然不同的表现引出“父亲”遇到了“道德难题”。

  3、指导学生读7、8两个自然段,读后谈谈自己对“道德难题”的理解。

  4、学生交流得出“道德难题”指的就是留下汽车还是把汽车还给库伯?

  (设计意图:通过父子俩不同的内心活动,感受当时俩人的内心世界,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感受着父亲的内心挣扎。引起学生内心的思考与感悟:如果我就是父亲,面临着这个道德难题,该如何面对。真正让学生“批文入情”。)

  板块三:转换角色,提供阅读假设

  1、欣赏“奖品”——崭新鲜亮的奔驰牌汽车图

  如果现在你就是这位父亲,如果你想要把这辆车留下来,你会为自己寻找怎样的理由?小组合作,快速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能把汽车留下来的理由,做上记号。

  2、学生快速默读,寻找理由。出示句式:因为……所以我可以……??????

  学生试着用这个句式说话。

  3、交流

  理由1:因为我们家里穷,而库伯非常富有,所以我可以将这辆车留下来。(板书:穷)

  让学生找出说明“我们”家穷的句子,理解“拮据”一词的意思。

  理由2:因为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所以我可以把车留下来。

  理解“梦寐以求”一词。(板书:想)

  理由3:因为两人都把这件事忘了,所以我可以把这辆车留下来。

  (板书:忘)理由4:因为这张彩票是我替他捎的,所以我可以把这辆车留下来。(板书:捎)

  理由5:因为商店的扩音器里叫着的是我父亲的名字,所以我可以把车留下来。(板书:人人皆知)

  …………

  (设计意图:阅读从某种角度上说是学生与作者交流的过程,既是学生对文本进行识读、鉴赏、感悟和思考的过程,也是学生对作品的再创造的过程。假设是想象的延伸,是创造性思维的途径之一。它不仅在科学上有重要的作用,在文学阅读方面也不容忽视。为此,让学生转换角色,进行阅读假设,形成更强烈的情感冲突。)

  板块四:读文悟道,感悟中心

  1、直面父亲的选择

  在父亲中彩的那一刻,面对一辆如此充满诱惑力的奔驰牌汽车,父亲的心里或许产生过以上种种的想法,然而父亲最后真实的做法是:还车

  2、体会文中“父亲”的真实想法

  再想象一下,作为对家庭负有责任的父亲,面对成长中的儿子,他在决定放弃奔驰汽车的那一刻,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出示句式:就算……我也不能……那是因为……

  用以上句式推翻所有把车留下的理由。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让“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效整合。在阅读中感受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道时,能习得一种能力,一种方法,一种技能。在教学时通过说话,既感悟文章之道,又体悟语言之魅力。)

  板块五:提升认识,升华情感

  1、联系实际,交流对最后一句“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的理解。

  2、联系实际,交流对母亲所说的话的体会。

  3、小练笔:想象一下,库伯先生把汽车开走以后,我们全家人当时的表现。

  (设计意图:要让学生在身边的生活中学习语文,感悟语言,体悟情感。)

  板书设计:

  5 中彩那天

  我:??? 兴奋???? 迷惑不解?????? 明白

  留?

  父亲:神情严肃??? 道德难题? 还!???? 特别高兴

  还?

  母亲:诚实+信用=财富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