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册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中彩那天》是第二组课文的第一篇。这组课文是以“以诚待人”为专题编写的,有如下几方面特点:
1、 课文的内容生动、感人,从不同的角度赞美了诚实、守信、捍卫尊严、做事认真等可贵品质。整组课文充满丰富的人文内涵。
2、本组四篇课文的语言简洁生动,叙事条理清楚,尤其是对人物语言、行动、外貌等描写,十分逼真,这些都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好材料。
3、教学本组课文时要让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和段落理解课文。
4、通过本组课文教学,鼓励学生搜集发生在身边的有关诚信的事例,加深认识,并付诸行动。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教学重点: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教学难点:理解道德难题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设置情境,真实感受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谁能得到它们呢?就要看你们的运气了。现场抽奖,让学生感受中奖时的激动心情。
2、师现场采访中奖的同学,让他们用“欢呼雀跃、欢天喜地”等词语描述自己的感受。
3、师转折:可是中奖那天,父亲的心情却是非常沉重。这是什么原因呢?
意图:创设情境,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突破口,产生好奇心里,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呢?引出课文矛盾。
二、紧扣矛盾,直奔中心
学习重点段落3——9自然段。
1、指名读3——9自然段,注意要读得准确流利。其他学生认真听,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并试着提出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畅所欲言。预设学生问题:
生:我家中了大奖,父亲为什么不高兴?
生:中奖以后,我为什么开始兴奋,后来闷闷不乐呢?
生: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是指什么?父亲是怎样面对和处理的?
生: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意图:鼓励学生质疑,能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思考以上问题,在深有感触的地方做旁注。
意图:让学生潜心读书,走进文本,与文中人物进行思想上的碰撞。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3、在学生充分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以父亲的异常表现为切入点,让学生紧扣矛盾,理解父亲情感变化的过程。
师:(指导学生看图)本来中彩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可是看看图中的父亲,他高兴吗?(不高兴,神情严肃)他为什么不高兴呢?(车子是库伯的)你怎么知道的啊?(母亲告诉我的)
出示句子:母亲告诉我:“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一个道德难题。”
师:这个道德难题是什么?当我迷惑不解的时候,母亲让我看了什么?生:两张彩票和那个淡淡的“k”字。
师问:“k”字为什么是淡淡的?父亲用橡皮擦掉k字时会想些什么?
这部分内容,我采用了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走入父亲的内心深处,感受父亲惊涛拍岸似的心理变化。
过渡:面对着梦寐以求的汽车,父亲确实想把他留下来,这辆汽车到底应不应该留下来呢?这个问题是教学的难点,我把辩论引入课堂,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辩论,在辩论中明晰:诚实、守信是多么的可贵。
(1)根据学生的观点,分成正、反两方。正方观点:还;反方观点:留。正、反两方各自合作学习,全文搜索,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语句,也可以适当延伸。学生都有好胜心里,这时候让他们读书,效率应该是最高的。
(2)、激qing辩论,联系上下文,评议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
师:这就是父亲所面临的道德难题,汽车是留还是还?从这淡淡的k字上,可见父亲经过了一场激烈的思想的斗争。摆在面前的是充满诱惑力的汽车,又有堂而皇之留车的理由。父亲是怎样做的呢?指名读第9自然段。
师:请大家注意这个词语:显得特别高兴。父亲在经历了心灵的抉择以后,他心安理得的把车还给了库伯,真高兴吗?
学生反馈:心平气和的真高兴,因为他战胜了贪婪,坚持了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
出示: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学生谈体会:父亲失去的是车子,得到却是人情和道义,是更多真正的朋友,是心灵的宁静和快乐。这同样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是金钱所买不来的。
师: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对父母的言传身教吧。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守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我也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够活得诚实、守信,因为那就是一大笔财富。
意图:以父亲中奖不还车——还车这一矛盾心理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在宽松、开放的氛围中,学生畅所欲言,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又强化了对文本的理解,这时候揭示文章的主旨水到渠成。学生的人文素养、品格素养都有所提高。
三、感情朗读,发挥想像
1、把握了文章的脉络,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或喜、或忧、或困惑,融于字里行间,要读出三个人物的不同情感。
2、师问:把车还给库伯后,我们一家人的心情怎样?如果不还车又会怎样?(如果不还车,他们会内疚一辈子。每次见到库伯都到会觉得对不起他,在今后的生活中他们就会背上沉重的道德“十字架”。即使他家会过上富裕的生活,一家人也不会快乐的。)
在朗读、拓展想象中体会人物品质,人物的形象再次浮现学生的脑海。学生进一步体会“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
四、挖掘资源,情感延伸
1、师:是啊,诚实、守信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想想生活中还有什么是财富?
生:诚实、守信、学到的知识、快乐、良好的道德行为......
2、财富是一种诱惑,我们要向父亲一样用自己的行动守住财富的纯洁。在生活中,让我们心存感恩,爱别人,也让别人爱我们,当爱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就都拥有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3、搜集发生在身边的有关诚信的事例或有关诚信的名言。
向课外延伸,深化主题,帮助学生理解财富的含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亲爱的老师们,用我们的激qing的语言,燃烧学生的求知欲望。借助文本实现师生情感的碰撞,引导学生走出学习的困惑,有效的利用教材这个载体传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