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在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远,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在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花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极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文学赏析 ...
其实一个诗人的经历、感受、情趣是多方面的,他也写过《煮海歌》那样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还留下了《望海潮》这样气象开阔、宏伟的名篇。在《望海潮》中,作者展现了北宋初期杭州繁华、秀美的风貌,画面广阔,大开大合,直起直落,其气概、风格,与他那大量的吟咏离情别绪、旅况乡愁之作,迥然相异。...
《望海潮·东南形胜》诗词赏析如下:整体描绘:主题:该词主要描绘了杭州的富庶与美丽,展现了杭州的自然风光、都市繁华以及西湖的秀丽景色。风格: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传世佳作。上片赏析:开头:以鸟...
赏析 《望海潮》是描绘北宋时期杭州景象的。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要谈杭州,首先把杭州的情况做个总的、概括的介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风景很优美,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社会条件着...
《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 《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宋代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描绘杭州景象的词作。此词主要通过对杭州自然风光和都市繁华的描绘,展现了北宋时期杭州的繁荣景象和人民和平安定的生活。一、词作背景与主题 柳永一直不得志,为见老朋友孙何,便写了这首词,并请当地一位著名的歌女在宴会上演唱...
答案:《望海潮》一词,描绘的是面对浩渺海洋时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词人对无边海景的赞美与向往。全词可翻译为:面对海的尽头,看到潮水的涌动,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浩渺。详细解释:1. 《望海潮》作为一首描写海景的诗词,首要元素便是“海”。作者在词中通过宽广的视角展现了海的壮阔,将读者的目光引...
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犹如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将杭州的壮丽景色与人文繁华交织在一起,让人沉醉于那古韵与现代交织的江南风光。词篇开篇,“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杭州以它的地理位置与历史底蕴,成为诗人心中的瑰宝。“烟柳画桥”犹如诗人的笔触,轻盈地勾勒出一幅烟雨江南的画卷,...
《望海潮·东南形胜》主要描绘了杭州的壮丽景色、人文繁华以及北宋时期的社会繁荣景象。具体来说:地理位置与历史底蕴:开篇即点明杭州的地理位置优势——“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并强调其自古以来就繁华——“钱塘自古繁华”。城市景色与烟火气:“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描绘了杭州城市的...
”而李白的《陌上赠美人》:“白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美人一笑搴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以及张泌的《浣溪沙》:“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消息未通何计是?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则都可作随车的注释。尽管那次“误随车”只是无心之误,但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