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将中国视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原因之一在于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尽管美国在经济规模上仍占据领先地位,但中国的崛起使其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全球力量。2. 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中国与美国的社会制度截然不同。中国并非一个由外部力量主导或易于控制的资本主义国家。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它能够在国际舞台上与华盛顿抗衡,这使得美国感到威胁并...
特朗普时代的美国印太战略是一个以遏制中国为核心目标的综合性地区战略。核心目标:遏制中国:特朗普将中国视为印太地区的主要竞争对手,致力于通过一系列和行动来遏制中国的崛起和影响力扩张。战略定位:印太国家:特朗普认为美国是一个印太国家,在印太地区拥有至关重要的核心利益,因此加速收缩...
美国战略上将中国视为首要战略对手:自2017年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即将中国列为首要战略对手,这一战略定位具有长期性,并非临时冲动。美国因此对中国发动了贸易战、科技战、战和外交战,试图遏制中国的崛起。美国针对中国展开的关税战与科技战:在过去七八年间,美国对中国发动了全面的贸易战、关税战和科...
战略威慑:美国将中国定位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妄图通过军事演习对中国进行恐吓,干涉中国内政,以维持其在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主导地位。美国试图通过展示军事力量,迫使中国在一些问题上做出让步,确保自身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和影响力。验证新战术:美军忌惮的导弹打击能力,因此借助演习来测试“敏捷战斗部署...
1. 政治博弈层面 2017年底美国首度在《战略报告》中将中国界定为"战略竞争对手",标志着美方对华认知的质变。这种战略定位的调整,源自美国对中国快速崛起可能改变国际权力格局的深度焦虑,特别是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和军事现代化上的突破,直接触及美国的核心优势领域。2. 经济竞争维度 自2018年...
2. 2017年12月,美国发布了新版《战略》报告,其中明确指出中国是“战略竞争对手”。3. 这一举措象征着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战略竞争阶段。4. 美国作出这一定位的理由是认为中国在经济和安全性方面构成了挑战。5. 自此以后,中美关系经历了诸多变化,其中包括贸易摩擦和科技竞争等...
构建国际联盟、影响国际规则等方式,来影响和制约中国的发展,同时避免直接冲突引发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总之,美国维持“斗而不破”的对华状态,与其国家性格、力量与目标匹配问题以及战略考量紧密相关。这一策略体现了美国在全球地缘政治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其在面对新兴大国挑战时的策略选择。
美国于2017年12月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在2017年12月,美国特朗普公布了新版的《战略》报告,其中明确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这标志着中美两国进入了战略竞争的时期。这一定位的背景是,美国认为中国在经济、安全等方面构成了威胁。此后,中美关系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包括贸易战、...
美国将现行的军事战略目标定位为以下三个方面:维护和加强全球领导地位。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致力于维护并加强其在全球的领导地位,通过军事部署、联合军事演习以及军售和军援等方式,展示军事实力,加强与盟友的关系。确保盟友和伙伴国家的安全。美国的安全战略不仅关注本全,还致力于保护其盟友...
1. 在2017年12月发布的《战略报告》中,特朗普将中国定位为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这一表述是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未曾做出的,反映了美国对中国战略意图的最新评估。2. 特朗普在报告中并未完全排除与中国的合作可能性,尤其是在朝鲜核问题上。尽管存在竞争,但在特定议题上,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