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达德的词语解释是:指智、仁、勇。三达德[sāndádé]⒈指智、仁、勇。
三达德的词语解释是:指智、仁、勇。三达德[sāndádé]⒈指智、仁、勇。 拼音是:sān dá dé。 注音是:ㄙㄢㄉㄚˊㄉㄜˊ。 繁体是:三達德。 简体是:三达德。 结构是:三(独体结构)达(半包围结构)德(左右结构)。
关于三达德的造句
1、为达到通过道德改造社会的目的,他又提出了以“三达德”为主要内容的国民素质理想模式。
2、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是从知、情、意上论知、仁、勇“三达德”的。
3、建构现代儒商必须在吸取儒家“三达德”思想的基础上,从理论架构上提出“德、智、情”三位一体的儒商人格模式,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4、中国道德文化源远流长,孔子提出了“智、仁、勇”之“三达德”基本道德规范体系。【www.chazidian.com/zj-90744/三达德造句】
5、中国道德文化源远流长,孔子提出了“智、仁、勇”之“三达德”基本道德规范体系。
关于三达德的词语
火然泉达 连昏达曙 达权通变 达官要人 达官显宦 四德三从 老成练达 求志达道 达地知根 练达老成
三达德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指智、仁、勇。引《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朱熹集注:“谓之达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
二、网络解释
三达德三达德出自《中庸》,三达德即指“智”、“仁”、“勇”此三大品行。综合释义:指智、仁、勇。《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朱熹集注:“谓之达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三达德[sāndádé] 三达德是指智仁勇三者而言。孔子尝以此三者为君子之道,[论语.宪问篇]中说:「君子道者三,我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后[中庸]以智仁勇三者为三达德,其言曰:「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这里所说的五达道,即五伦;智仁勇三者,则为三达德,「所以行之者三」,即以三达德来行五达道。「所以行之者一也」,此处所谓「一」,则指「诚」。汉语大词典:指智、仁、勇。《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朱熹集注:“谓之达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国语辞典:智、仁、勇。三达德[sāndádé]⒈智、仁、勇。引语本《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辞典修订版:智、仁、勇。语本《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其他释义:1.指智﹑仁﹑勇。
关于三达德的成语
求志达道 二三其德 火然泉达 老成练达 三从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