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邪气藏府病形(3)原文
邪气藏府病形(3) 【提要】本段阐述了了解五脏病情的条件。
【白话解】黄帝问岐伯说五脏所发生的疾病,以及它的内在变化和反映于体表的病状,是怎样的?岐伯回答说首先要确定了五脏与五色、五脉的对应关系,五脏的病情才可以辨别。
黄帝问确定了气色和脉象与五脏对应的关系之后,怎么就能够判别病情了呢?岐伯说只要再诊查出脉来的缓急、脉象的大小、脉势的滑涩等情况,就可以确定是什么病变了。
【原文】黄帝日调之奈何?岐伯答日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肤亦缓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凡此变者,有微有甚。故善调尺者,不{寺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
【提要】本段讲脉象与尺肤的对应关系以及在诊病时运用察色、辨脉和观察尺肤的意义。
【注释】[1]贲音坟,即大的意思。
【白话解】黄帝问怎样来诊查这些脉象的情况呢?
岐伯回答说脉来急促,则尺部的皮肤也显得紧急;脉来徐缓,则尺部的皮肤也显得松弛;脉象小,则尺部的皮肤也显得瘦薄而少气;脉象大,则尺部的皮肤也显得好像要隆起似的;脉象滑,则尺部的皮肤也显得滑润;脉象涩,则尺部的皮肤也显得枯涩。大凡这一
1
类的变化,有显著的也有不甚显著的,所以善于观察尺肤的医生,有时可以不必诊察寸口的脉象;善于诊察脉象的医生,有时也可以不必察望面色。能够将察色、辨脉以及观察尺肤这三者相互配合而进行诊断的医生,就可以称为上工,上工治病,十个病人中可以治愈九个;对色、脉、尺肤这三方面的诊察,能够运用其中两种的医生称为中工,中工治病,十个病人中可以治愈七个;对色、脉、尺肤这三方面的诊察,仅能进行其中之一的医生称为下工,下工治病,十个病人中只能治愈六个。
【原文】黄帝日请问脉之缓、急、小、大、滑、涩之病形何如?
岐伯日臣请言五脏之病变也。心脉急甚者为瘛瘢[1];微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缓甚为狂笑微缓为伏梨[2]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大甚为喉[3]嘲;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小甚为善哕[4]微小为消瘅。滑甚为善渴;微滑为心疝引脐,小腹鸣。涩甚为喑;微涩为血溢[5],维厥耳鸣,颠疾。[6]
【提要】本段讲心脉出现缓、急、小、大、滑、涩这些脉象时所对应的病证。
【注释】[1]瘛疚音斥纵,筋脉挛急叫瘛,筋脉弛长叫疚。瘛癜,也就是手足相引,一伸一缩地搐搦现象。
[2]伏梁病名,指心下的积聚,属五脏积病之一。
[3]喉吩吩,佾,音介,有芥蒂之意。喉吩,就是形容喉中如有物梗阻的感觉。
[4]哕音月,指因气上逆而发出的声音,也就是有声无物的作呕,亦称呃逆。
[5]血溢即指吐血、衄血而言。
2
[6]维厥维,就是四维,也就是手足四肢。维厥,就是手足厥冷的意思。
【白话解】黄帝说请问缓、急、小、大、滑、涩这些脉象,它们所对应的病状情形是怎样的?
岐伯说让我就五脏所对应的这些脉象的病变分别来说吧心脉急甚的,会见到手足搐搦;微急的,会见到心痛牵引后背,饮食不下。心脉缓甚的,会见到神散而狂笑不休;微缓的,是气血凝滞成形,伏于心胸之下的伏梁病,其滞塞感或上或下,能升能降,有时出现唾血。心脉大甚的,会见到喉中如有物阻而梗塞不利;微大的,是血脉不通的心痹病,心痛牵引肩背,并时时流出眼泪。心脉小甚的,会见到呃逆时作;微小的,是多食善饥的消瘅病。心脉滑甚的,是血热而燥,会时时口渴;微滑的,会见到热在于下的心疝牵引脐周作痛,并有少腹部的肠鸣。心脉涩甚的,会见到音哑而不能说话;微涩的,会见到血溢而发生吐血、衄血之类的病证、四肢逆厥以及耳鸣等头部疾患。
【原文】 肺脉急甚为癫疾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缓甚为多汗;微缓为痿瘘,偏风,头以下汗出不可止。大甚为胫肿;微大为肺痹引胸背,起恶日光。小甚为泄;微小为消瘅。滑甚为息贲[1]上气,微滑为上下出血。涩甚为呕血;微涩为鼠瘘,在颈支腋之间,下不胜其上,其应善疫矣。
【提要】本段讲肺脉出现缓、急、小、大、滑、涩这些脉象时所对应的病证。
【注释】[1]息贲贲,音奔。息贲,属五积病之一。因肺气郁结于肋下,而致喘息上贲气急,故名息贲。
【白话解】肺脉急甚的,是癫疾的脉象表现;微急的,是肺中有寒热并存的病证,可
3
见到倦怠乏力,咳而唾血,并牵引腰背胸部作痛,或是鼻中有息肉而导致鼻腔阻塞不通、呼吸不畅等症状。肺脉缓甚的,是表虚而多汗;微缓的,是手足软弱无力的痿证、瘘疮病、半身不遂以及头部以下汗出不止的证候。肺脉大甚的,会见到足胫部肿胀;微大的,是烦满喘息而呕吐的肺痹病,其发作时会牵引胸背作痛,且怕见日光。肺脉小甚的,是阳气虚而腑气不固的泄泻病;微小的,是多食善饥的消瘅病。肺脉滑甚的,会见到喘息气急,肺气上逆;微滑的,会见到口鼻与二阴出血。肺脉涩甚的,会见到呕血;微涩的,主因气滞而形成的鼠瘘病,其病发于颈项及腋肋之间,同时还会伴有下肢轻而上肢重的感觉,此外患者还常常会感到下肢酸软无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