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11.人员手部被注入器挤伤或搅伤;12.注入器链条遇卡,设备无法正常工作;13.吊起防喷器及注入器后坠落造成人员伤亡; 14.动力源马力不足;15.对做抗拉试验时导致断裂设备受损,人员受伤;16.测试BOP时断裂导致设备受损、人员伤亡;17.测试注入器时速度过快导致断裂弹起伤人;18.对接头做拉力测试时断裂工具受损、人员伤人;19.液压管线内压力太高爆裂使人员伤亡;20.数据采集系统故障,参数不准确;21.泵注测试时压力太高,管线刺漏、爆裂伤人;22.泵注测试井下马达和旋转喷头时喷射伤人。 SIMULTANEOUS OPERATIONS: 在此作业期间与其他作业交叉进行的其他作业风险: PERSONS ANALYZED JOB:: 参加分析的人员签名: 注解: (更多内容,使用附页): (REQUIRED DOCUMENTS ENCLOSED): UNIT: 分析单位:油田生产事业部 EQUIPMENT CATEGORY: 设备种类:连续设备 JSA NUMBER: JSA编号: Sequence of basic job steps 基本工作步骤 地面管线试压 Potential or hazards 风险识别 REV: 修改次数:0 DATE: 日期: JOB DESCRIPTION: 工作描述:连续现场作业 PTW: 所需要的相关作业许可证: 起防喷器及注入器后禁止人员在吊臂下停留或工作;14.维修动力源,必要时更换;15.做拉伸试验时无关人员远离,拉力要在的安全载荷内;16.在测试BOP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人员做好沟通、协调无关人员远离作业现场;17.在对注入器进行功能测试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禁止猛提、猛下,无关人员远离作业现场;18.在对接头进行拉力测试时无关人员远离作业现场,拉力测试要在工具的安全载荷内进行;19.液压系统操作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时刻观察设备状况主操禁止离开,无关人员远离作业区;20.对数据采集系统进行维修,调整参数至正常位置;21.泵注设备调好超压保护装置和安全阀,高压管件连接处进行固定;22.拉好隔离带,所有人员禁止进入喷射波及范围以内。 WORK POSITION: 工作地点:平台 REQUIRED PPE:日常劳保用品 所需要的劳动保护用品:通常 (劳保服、手套、工鞋、护目镜、耳塞、 安全帽、安全带) REVIEWDE BY: JSA审核人: DATE: 日期: APPROVED BY: JSA批准人: Recommended action or procedure 采取的措施、建议或作业程序 1.试压按程序步骤进行;与平台和各施工单位间的做好协调沟通工作,作业期间,井口悬挂相关警示牌;2。取得试压等特种作业许可证;试压前全平台进行广播通知,无关人员远离试压区,明确岗位分工,用对讲机进行联系指挥,现场人员互相照应;在连续作业区域划出隔离带,并悬挂警示牌;3.试压时无关人员远离,进行全船广播;4.试压时无关人员远离,进行全船广播,划出隔离区;5.需要放压时在钻台处放压以防止挤扁。 1.开阀时,缓慢平稳地开清蜡阀门,凭听觉或手感及井口压力表判断压力已进入立管后,放慢或停止转动阀门手柄,待阀门上、下压力平衡后,继续开阀门直至完全打开,再倒回1/4圈。记下阀完全打开所DATE: 日期: Responsible by 责任人 1.试压时高压管线刺漏,造成人身伤亡事故;2.连续设备的液压管线刺漏,使设备无法工作,甚至造成人员伤亡;3.防喷盒试压时有刺漏,造成人员伤亡;4.防喷器试压时刺漏,造成人员伤亡;5.从大泵处放压使挤扁。 打开井口 1.井内高压,原油喷出。 2
连续下井 1.下入速度太快造成遇阻损坏;2.井底压力太高,不能下入;3.下入过程遇到接箍或不明遇阻;4.排揽器不能正常滑动导致损坏或不能整齐缠绕;5.在下入期间遇阻;6.下入过程中注入器不工作;7.下井时滚筒不能工作;8.滚筒旋转过程中人员身体部位被夹伤或挤伤。 测试悬重 1.上提悬重超过屈服值;2.每次测试悬重在同一深度使疲劳,使刺漏,断裂落井的事故;3.突然失去悬重。 施工作业 1.在施工过程中地面发生泄露造成人员伤亡;2.在施工过程中地面发生重大泄露造成设备损伤、人员伤害;3.在下入过程中盘根盒泄露造成人员伤亡;4.作业过程中失控落入井筒;5.控制失速顶出井筒;6.工作滚筒无法工作;7.动力源失效;8.施工时泵注高压液体时刺漏造成人员伤亡;9.滚筒排管器变形不能正常工作;10.泵入时转换接头有泄露造成人员伤亡;11.井下工具失去原有作用不能正常工作;12.施工过程中遇卡无法正常工作;13.防喷器关闭不严,划伤及造成遇卡;14.在工作期间管壁有漏点,造成人员伤亡;15.井下工具无法脱手。 上提 1.上提过程遇阻;2.上提时滚筒旋转过程中人员身体部位被夹伤或挤伤。 转的圈数,并悬挂(禁止操作此阀)指示牌与安全警试带;打开地面安全阀并戴上护丝,检查井下安全阀,确信其处于打开状态。 1.下入速度保持在50-80英尺每分钟或据作业要求适当调整;2.先压井后下入;3.过节箍时下入速度保持在20-30英尺每分钟;确保工具外径小于井内最小内径; 4.确保放置盘管的地点正确,操作手能观察排缆器运行情况;5.遇阻后要立即停止下入并上提;加大泵速冲洗遇阻点;6.停止下入,关闭防喷器卡瓦对注入器进行维修,如需要更换注入器;7.停止下入,排查故障对滚筒进行维修,如需要更换滚筒;8.滚筒旋转过程中人员禁止靠近。 1.预先做模拟图表,防止上提悬重超过设计值;2.在测试悬重时减少泵速防止疲劳;不要在同一深这度进行悬重测试;在作业后要割掉一段来增加寿命;3.如突然失去悬重立即上提并找出原因,同时汇报给作业监督并记录。 1.慢慢的把连续盘回到工作滚筒并用清水顶替内部液体 (盘管内压力尽可能低)施工过程中人员远离;2.关闭防喷器卡瓦 & 密封然后用手柄锁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切断,盘回工作滚筒.首先清除隐患,清理,顶替工作逐步进行.3.停止起下,关闭防喷器卡瓦和密封隔离连续环空,并锁死防喷器手动操作手柄.设备运转过程中人员远离现场;4.如果发现有下滑情形,迅速向上起出让卡瓦向上速度超过自身下滑速度.同时加大注入器链条卡瓦夹紧力以增加卡瓦的摩擦阻力。5.增加工作滚筒工作压力,保持起出注入器的所有能够有足够快的速度盘回到工作滚筒上面。6.确保注入器夹紧,对工作滚筒进行维修;7.关闭防喷器卡瓦并锁死,对动力源进行维修;8.在施工作业时要全船广播无关人员远离并划出隔离区;对管线进行更换;9.停止工作对排管器进行维修、校队;10.立即停泵对转换接头进行维修或更换;11.上提少许,看工具能否重新建立循环并开始工作或停止工作查找原因,如需要起出重新更换工具后下入;12.建立循环大排量洗井,根据记录得出最大允许上提负荷,在不同的泵压下上提、下放。13.在对防喷器做功能测试时要注意各个模块是否在正常位置,防止割伤;14.更换新,人员时刻注意设备状态,回基地后及时维修;15.投球没有到位,再次投球脱手。 1.已经冲洗干净后上提;2. 滚筒旋转过程中人员禁止靠近,如必须靠近(涂油防腐),身体部位一定要远离运动部件。 SIMULTANEOUS OPERATIONS: 在此作业期间与其他作业交叉进行的其他作业风险: PERSONS ANALYZED JOB:: 参加分析的人员签名: 注解: (更多内容,使用附页) : (REQUIRED ENCLOSED):
DOCUMENTS 3
UNIT: 分析单位:油田生产事业部 JOB DESCRIPTION: 工作描述:连续设备卸载 WORK POSITION: 工作地点:平台 EQUIPMENT CATEGORY: 设备种类:连续设备 JSA NUMBER: JSA编号: Sequence of basic job steps 基本工作步骤 作业完成 1.在割掉工具串时砸伤与弹起伤人;2.工具串和手动工具有掉落井内的可能;3.作业结束后清理作业场地。 1.钢丝绳的损坏,沟通、配合不到位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2.连续设备卸载作业结束后清理作业场地;符合平台的要求。 1.盘时作业人员夹手造成伤害;2.冬季作业内液体没有排除造成冻裂;3.内有压力起出造成人员伤亡;4.内有液体吊装时超重坠落造成人员伤亡。 1.在拆卸过程中工具使用不当造成人员伤亡;2.在拆卸过程中高空作业造成人员摔伤;3.拆卸注入器时链条夹手伤害;4.拆卸防喷器时没有泄压人员造成伤害。 1.拆卸管线时人员绊倒摔伤;2. 独自搬运重物时,用力不当,导致腰部扭伤;3.配合搬运时,配合不当或沟通不好,导致被管线砸伤或挤伤;4.地面湿滑或有障碍物,导致人员滑倒或绊倒。 1.设备上的油水,防止抹布等掉入海中造成污染;2.甲板上的油污及垃圾掉入海中造成污染。 1.要带手套,用手抓紧防砸伤弹起伤人;2.确保井口已关闭与加盖;3.防止油污垃圾入海。 1.检查设备的外观,设备吊点及钢丝绳的检验证书、工作通报会,明确岗位分工,熟悉各自的责任;起吊工作要由专人指挥,精力要集中,指挥口令及手势要准确。无特殊情况,任何人不准在起吊范围内,尤其是吊臂下工作或停留;防摔伤,防挤伤,防砸伤;2.防止油污垃圾入海。 1.盘时人员沟通要到位注意力集中劳保用品穿戴齐全,由专业人员完成;2.冬季作业结束后要用防冻液体或气体顶替出内液体防止冻裂;3.在起出前对泄压,确保压力为零时起出;4.当超重时用气体顶替出内液体。 1.拆卸过程中正确使用工具防止人员受到伤害;2.高空作业时要系好安全带防止坠落受伤;3.手要远离链条等转动部位防止手指受伤;4.在拆卸防喷器前对其泄压以免造成伤害。 1.注意观察场地情况选择最佳路线;2.尽量避免独自搬运重物,独自搬运时,注意保护;3.设专人监督,指导重物搬运;4.及时清理场地,隔离作业区域,避免无关人员受到伤害。 1.清理设备上的油水,抹布一切可能入海的物品;2.清理甲板上的油水,油手套,抹布及垃圾到指定的地方。 REV: 修改次数:0 PTW: 所需要的相关作业许可证: DATE: 日期: REVIEWDE BY: JSA审核人: REQUIRED PPE:日常劳保用品 所需要的劳动保护用品:通常 (劳保服、手套、工鞋、护目镜、耳塞、 安全帽、安全带) DATE: 日期: APPROVED BY: JSA批准人: Recommended action or procedure 采取的措施、建议或作业程序 DATE: 日期: Responsible by 责任人 Potential or hazards 风险识别 连续设备卸载 盘 拆卸注入器及防喷器 拆卸液压管线及其它管线 清理场地 SIMULTANEOUS OPERATIONS: 在此作业期间与其他作业交叉进行的其他作业风险: PERSONS ANALYZED JOB:: 参加分析的人员签名: 注解: (更多内容,使用附页): 4
(REQUIRED ENCLOSED): UNIT: DOCUMENTS JOB DESCRIPTION: 工作描述:液氮罐充装及排放 PTW: 所需要的相关作业许可证: REQUIRED PPE:日常劳保用品、对讲机 所需要的劳动保护用品:通常 (劳保服、手套、工鞋、护目镜、耳塞、 安全帽、安全带) WORK POSITION: 工作地点:甲板 分析单位:油田生产事业部 EQUIPMENT CATEGORY: 设备种类:液氮罐 JSA NUMBER: JSA编号: Sequence of basic job steps 基本工作步骤 充装前的准备 REV: 修改次数:0 DATE: 日期: REVIEWDE BY: JSA审核人: DATE: 日期: Recommended action or procedure 采取的措施、建议或作业程序 APPROVED BY: JSA批准人: DATE: 日期: Responsible by 责任人 Potential or hazards 风险识别 1.充装前设备损坏没有发现造成人员伤害;2.没有相关部门的批准,没有设置隔离区,劳保穿戴不齐全。 液氮罐的充装 1.容器破裂造成人员冻伤、窒息;2.液化氮或气态氮外大量外泄造成人员设备的损伤;3.密封性泄漏人员冻伤窒息;4.因工作疏忽将阀打开,不符合压力等级的管线或装置,错误的装配,仪器不能使用,交通工具损坏,操作不当对人员造成冻伤及窒息伤亡。5.罐内压力过高放压时人员窒息;6.在充装过程中阀门或某部件出现故障导致人员伤亡;7.在充装过程中液体溅入人员眼中,或鞋里导致人员伤亡;8.在充装过程中人员发生缺氧伤害;9.在充装时发生容器过冷而损坏; 1.在每次充装前应对贮罐进行目测检查,看是否有损坏、清洁和符合所进行的气体操作的条件。如发现损坏(如严重损凹陷、接头松驰等)要进行检测及修复后方可使用。对需要检测的部件进行检测;贮罐出厂前均充有高纯度、干燥氮气,维持正压0.05MPa封存,以防止水份进入贮罐,因此在充装之前应用适合的气体彻底吹扫贮罐。2.作业前到相关部门开具相关的批准,设置隔离区域,拉好警示带,通知相关人员,无关人员禁止进入隔离区,要求有资质的人员进行本工作;劳保用品穿戴齐全;召开安全会议。 1.工作前召开安全会议,人员劳保穿戴齐全;配备合格的操做人员;2.人员立即关闭阀门停止工作,远离危险区域等待救援;3.关闭阀门更换密封元件;4.严格遵循操作程序,具备良好的通风口,竖立警示牌和隔离带,现场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人员佩戴防护用品,场地清理和安全巡逻,时间和地点的灵活变更。5.压力过高放压时要在空旷、人稀地带防止人员窒息伤害;6.应该立即停止充装在拆卸任何零件或拧松接头之前,要排空盛有液体的低温容器,并用安全方式释放挥发气体的压力,外部阀门和接头会变得非常冷,如未加以正确防护,会造成人员灼伤,任何时候,如要拆卸零件或拧松接头,必须戴上防护手套和眼罩,如不遵守此要求,会因极冷和贮罐内部压力造成人员伤害。7. 如低温液体或冷冻挥发气体接触到操作人员的皮肤或眼睛,要立即用温水(105-115F;41-46℃)冲洗或浸泡接触部位,不要用滚热的水,对低温灼伤而导致的起泡或深度冻伤,要立即请医生诊治。要对眼睛、皮肤等易与液体、冷冻管和冷冻设备或冷冻气体接触的地方进行保护,如会产生液体喷射或飞溅,或者冷冻气体会从设备内强烈喷出,要戴上防护镜或面套,建议 5
液氮的卸载 1.由于场地空气不流通液氮卸载人员窒息伤害;2.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劳保不全造成灼伤及窒息伤害;3.无关人员受到伤害。4.卸载时人员被流出的氮气冻伤。 戴上易于脱下的防护手套和长套袖,保护胳膊,要穿上无箍口长裤,裤管要盖住鞋子,以挡住溢出的液体。8. 在氧气缺乏的环境内工作的人员要组成“协助小组”。很明显,“协助人员”进入现场帮助昏迷的同事,如果没有配备便携式空气输送设施的话,也同样会被窒息,最好的防护措施是给所有操作人员配备便携式呼吸设施,只有在现场基本上畅通无阻并且操作人员可以轻易进行彼此帮助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救生索;9.在充装前要对容器吹除及预冷处理方可充装液氮;尽可能减少装卸过程中的汽化损失,缩短充装管线长度,以避免在无保温措施的输送管线上的汽化损失而导致充装时间延长。 1.选在空旷、人稀的地方卸载液氮,在氧气缺乏的环境内工作的人员要组成“协助小组”。很明显,“协助人员”进入现场帮助昏迷的同事,如果没有配备便携式空气输送设施的话,也同样会被窒息,最好的防护措施是给所有操作人员配备便携式呼吸设施,只有在现场基本上畅通无阻并且操作人员可以轻易进行彼此帮助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救生索;2.搬运液体要注意不要使其溅落或溢出。要对眼睛、皮肤等易与液体、冷冻管和冷冻设备或冷冻气体接触的地方进行保护,如会产生液体喷射或飞溅,或者冷冻气体会从设备内强烈喷出,要戴上防护镜或面套,建议戴上易于脱下的防护手套和长套袖,保护胳膊,要穿上无箍口长裤,裤管要盖住鞋子,以挡住溢出的液体。3.在操作时要划好隔离区要有明显的警示标志,无关人员禁止进入;4.在卸载时所有人员远离排出口,禁止身体直接接触排出气体。 SIMULTANEOUS OPERATIONS: 在此作业期间与其他作业交叉进行的其他作业风险: PERSONS ANALYZED JOB:: 参加分析的人员签名: : 注解: (更多内容,使用附页)(REQUIRED ENCLOSED): UNIT: 分析单位:油田生产事业部 EQUIPMENT CATEGORY: 设备种类:液氮设备 JSA NUMBER: JSA编号: Sequence of basic Potential or hazards Recommended action or procedure REV: 修改次数:0 DOCUMENTS JOB DESCRIPTION: 工作描述:注氮作业 PTW: 所需要的相关作业许可证: DATE: 日期: REVIEWDE BY: JSA审核人: REQUIRED PPE:日常劳保用品 所需要的劳动保护用品:通常 (劳保服、手套、工鞋、护目镜、耳塞、 安全帽、安全带) DATE: 日期: APPROVED BY: JSA批准人: Responsible by DATE: 日期: WORK POSITION: 工作地点:平台 6
job steps 基本工作步骤 液氮设备的吊装 风险识别 1.液氮罐阀门没有关闭吊装时泄露造成人员伤亡;2.在吊装过程中液氮罐碰撞造成泄露人员受到伤害;3.液氮设备安放在空气不流通的位置造成人员伤亡; 1.通讯设备频道不对,电池没电;2.非工作人员进入作业区;3. 管线高压脱落。 采取的措施、建议或作业程序 1.在吊装液氮罐前对各个阀门进行检查,确保在正确位置,液氮罐要张贴危险品标识;2.吊装液氮罐时要缓慢提升,系安全绳防止晃动对人员造成伤害;3.液氮设备摆放在空气流动的位置; 1.提前校对通讯器材的频道和电池,并准备备用的电池;2. 提前将作业区用警戒绳隔离,现场广播通知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工作区,并且有专人巡视。3.提前检查各管线连接处的密封圈,管线按标准固定。 1.在连接液氮泵时注意避免撞击容器造成泄露;2.连接液氮泵时劳保穿戴齐全;3.检查各个阀门是否在正常安全状态;4.加强人员培训,无关人员远离工作区域; 1.工作前召开安全会议,作业时人员远离工作区;2.超低温容器的合格证书,作业期间作业区内配备常流淡水;3.容器用压力铝热焊,储存罐安装减压阀,配备合格的操人员,使用超压的管线和装置,使用耐低温材料保持空气流通;4.严格遵循操作程序,具备良好的通风口,竖立警示牌和隔离带,现场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人员佩戴防护用品;5. 安装控温装置、单流阀,使用具有许可证和已经压力测试过的装置,使用有压力的装置,必须对每一套系统使用的仪器和减压阀进行试压。6. 作业人员须严格执行各自岗位职责,确保人身安全;7.工作期间佩戴耳塞防止噪音伤害;8.及时沟通、专人负责防止发生意外;9.在作业过程中发现有泄露时及时通知现场监督,停止泵注顶替后进行维修;10.现场广播通知无关人员禁止进入工作区,并且有专人巡视;工作人员劳保穿戴齐全;爆破片破裂时立刻停止注氮关闭相关阀门更换爆破片后继续工作;11.停止工作更换或维修安全阀确保正常后继续施工;12. 肥皂液测试并修复泄漏处,轻敲指针,如这样还不能解决问题,可根据情况检查指针,并将其略微扳弯;13. 打开手动放空阀降压,使之重新达到较低的压力。14. 空气压力低或空气阀卡住;15.增大罐内压力,完全打开液氮罐阀门,检查管道和软管保持通畅;16. 停止作业,用干燥的氮气加热并干燥阀杆盘根和盘根压盖(盒), 拆开阀门并且修理如需要可更换; 1.在拆卸设备时注意避免撞击容器造成泄露;2.拆卸时劳保穿戴齐全;3.检查各个阀门是否在正常安全状态;4.加强人员培训,无关人员远离工作区域;5.剩余液氮如不需回收,选择空旷、人稀的区域排放; 责任人 检查通讯设备,隔离区域设置警戒绳,广播通知。 液氮设备的连接 注氮作业 1.在与液氮泵连接过程中撞击容器泄露造成人员冻伤窒息伤害;2.连接过程中管线扎手造成伤害;3.阀门关闭不严泄露造成人员冻伤窒息伤害;4.人员操作不当造成泄露人员冻伤、窒息伤害; 1. 容器破裂造成人员冻伤、窒息;2.液化氮或气态氮大量外泄造成人员设备的损伤;3.密封性泄漏人员冻伤窒息;4.因工作疏忽将阀打开,不符合压力等级的管线或装置,错误的装配,仪器不能使用,交通工具损坏,操作不当对人员造成冻伤及窒息伤亡。5.泵送压力过高,操作不当,当容器破裂时对人员造成冻伤及窒息伤亡;6.沟通不畅,人员责任不分明衔接不上造成设备、人员伤害;7.噪音对人员造成伤害;8.液氮罐抽空对设备造成伤害;9.作业过程中发生泄露造成人员冻伤及窒息伤害;10.作业过程中爆破片破裂造成人员伤亡;11.安全阀泄露或冻裂;12. 液位计读数不稳定或有误差,表管泄露,指针不动;13. 罐箱不在低温下充装,压力显示较高;14.作业过程中液氮泵启动器没有运行或者不能保持运行;15.液态氮流量小;16.阀杆卡住冻死,阀座有杂物或结冰; 液氮设备的拆卸 1.拆卸过程中撞击容器泄露造成人员冻伤窒息伤害;2.拆卸过程中管线扎手造成伤害;3.阀门关闭不严泄露造成人员冻伤窒息伤害;4.人员操作不当造成泄露人员冻伤、窒息伤害;5.剩余液氮处理不当造成人员伤害; SIMULTANEOUS OPERATIONS: 在此作业期间与其他作业交叉进行的其他作业风险: PERSONS ANALYZED JOB:: 参加分析的人员签名: 注解: (更多内容,使用附 7
页): (REQUIRED ENCLOSED):
DOCUMENTS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