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第三辑:唐诗与五代词
对中国古代文学必读必背篇目的选择主要有以下三点说明:
第一,该文选清单以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六册)为参考,以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四卷本)为依据作重点梳理。
第二,选取的篇目不涵盖所有文学体裁。每一个朝代都有一定诗词文赋量的创作。而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本次古代选取的篇目将重点聚焦一个时代的代表文学体裁(如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再梳理其重点篇目。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同学们把握一时代常作考察的命题点,还可以帮助助同学们集中感知其文体特征。
第三,经典名家的主要作品会悉数列出,同学们要作全面阅读与记诵。如李白、杜甫、苏轼等,对待此类名家,同学们须有量的积累,不仅于初试必要,且于复试有益。
请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从最重要的开始阅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读完这些必读作品。由于时间和视野的原因,也会有一些遗漏或不足,欢迎研友们留言补充和完善。
唐 诗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杨炯《从军行》
卢照邻《长安古意》
骆宾王《在狱咏蝉》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感遇》(兰若生春夏)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李白
乐府《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
歌行《梦游天姥吟留别》
绝句《望庐山瀑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 杜甫
叙事诗《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新婚别》
律诗《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登高》《登岳阳楼》《春望》《望岳》
孟浩然《过故人庄》
王维《渭川田家》《山居秋暝》《终南山》《送元二使安西安西》
高适《燕歌行》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王昌龄《出塞》
韩愈《山石》
孟郊《游子吟》《游终南山》
李贺《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梦天》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竹枝词》
白居易《观刈麦》《卖炭翁》《琵琶行》《长恨歌》
元稹《离思其四》《连昌宫词》
李商隐《无题》组诗《夜雨寄北》《锦瑟》《嫦娥》《马嵬》
杜牧《赤壁》《泊秦淮》《山行》
唐五代词 李煜
《虞美人》(春花秋月)《相见欢》《乌夜啼》(无言独上)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更漏子》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
重点提要
一、复习要求:以上诗歌、唐五代词为必背篇目。
一、要点梳理
(一)从文学史角度看
1、首先明晰唐代的时期划分。
2、其次把握各时期诗歌的不同特色:尤盛唐(盛唐气象)、中唐、晚唐之间的关联与对比。
3、最后,把握唐诗总体特征之后还要能谈与宋诗之关系与特征的比较: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
(二)从诗人/词人着手
1、把握几位重点诗人诗歌特色,对其代表篇目悉数记诵,尤李白、杜甫、李商隐,这类诗人容易单独考察,或赏析名篇、或考察诗歌总体特色、或问文学史地位、或作对比考察(如李杜优劣论)。
这几位名家宜作诗人专题,除了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可广泛阅读名家论著中对其评述,以作深入解读。 2、个别诗人留存作品不多,但依旧是文学史学习不可越过的经典,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以孤偏盖全唐,除了诗篇的记诵、赏析,还可联系唐代诗论,如《春江花月夜》与意境论、与兴象说。
(三)从诗派着手
唐代诗歌流派纷呈:边塞诗歌、山水田园诗、元白诗派、韩孟诗派等。
首先需要掌握各自诗歌主张,创作特色,将相关诗人放入流派中把握;其次注意流派内部的诗人的独特性,如苏轼评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再次把握流派内部诗人间的比较,如元白之比较、孟浩然与王维、高适与岑参等。
(四)唐代除了诗歌,此外还应把握唐五代词、唐代的散文、唐传奇。
1、唐五代词
(1)五代词分两大中心,花间词与南唐词,可从这两大类的特色着手思考对宋词的范式意义。
(2)李煜词始变伶工词为文人词,具有重要的文学史地位,而其自身词作成就颇高,当作重点把握。此外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对李煜词做出了高度评价,需结合起来,深入理解。
2、唐传奇:把握“传奇”释义;唐传奇的文学史地位。
3、唐代散文要点主要在于古文运动的兴起。
真题举例
1、你对唐诗分期的见解。(华东师范大学2001)
2、论述:结合作品,分析唐代边塞诗主题的发展演变。(北京师范大学2011)
3、简评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主要成就。(社科院文学所2005)
4、试述李白乐府、歌行体诗歌的抒情特色。
5、论诗家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创作艺术上的共通性。(北京大学2009)
6、结合具体诗人诗作,比较李白、杜甫对中晚唐诗歌发展的影响。(北京大学2011)
7、前人称杜甫诗为“诗史”,又谓其“备于众体”,试结合作品论之。(北京师范大学1996)
8、分析杜甫的叙事诗。(山东大学2012)
9、论述:读杜甫的《秋兴八首》之一,结合具体的诗歌写一篇鉴赏性的文章。(北京师范大学2009)
10、简述韩孟诗派的基本创作特征。(南开大学2006)
11、何谓新乐府诗?写出白居易的一首新乐府诗,并概括其思想内容。(北京师范大学1997)
12、 苏轼认为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北京师范大学2002、2005)
13、概述唐代古文运动之前唐代古文的发展情况。(北京师范大学2000)
14、唐传奇与宋人笔记比较。(北京大学1999)
15、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论述其中的时空意识(北京大学2006)
16、南唐五代词对北宋词的影响。(北京大学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