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惠英
作者机构: 广西北流市白马镇初级中学出版物刊名: 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页码: 19-19页年卷期: 2014年 第8期
主题词: 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教学 教学渗透 情感因素 课堂教学 历史学科 教育素材 应试教育
摘要:初中历史教材思想性强,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所难以比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初中历史学科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课程。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历史教学仅仅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养成教育,从而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历史教学的核心地位,通过历史课堂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以教材为依据,抓住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爱国主义教育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做到“寓教于史”。首先,要充分利用历史教育素材。历史学科具有理论的科学性、史料的真实性和内容的客观性等特点,在道德情感领域的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真实、感人、可信。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历史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形象、具体、深动的人物事件去感染、熏陶人,在潜移默化中使人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滋润和升华。本人任教以来多年担任毕业班的历史教学,在复习八年级近代史的时候,就充分利用这段中国屈辱史和抗争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