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研究(初中)》课程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温馨提示】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重要的( )
A. 交流工具 B.
实践工具 C. 交际工具
D.
学习工具
2.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
A. 工具性
B.
人文性
C.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
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
3. 语文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来设计,下面表达不属三个维度内容的是
( )
A. 知识与能力 B.
过程与方法
C. 人生观与价值观
D.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7 — 9 年级的默读目标是( )
A. 有一定速度每分钟不少于 300 字
B. 养成习惯,有一定的速度,第分钟不少于 500 字
C. 学习默读,不出声,不指读 D. 初步学会默读
5. 下面不属于汉语拼音教学目的的一项是( )
A 帮助阅读 B 帮助识字 C 帮助学习普通话 D 帮助查字典
6. 《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建议主要是(
)
A. 有广泛性和一定的阅读量,多读古今中外优秀作品
B. 广泛阅读,多读古今中外优秀作品 C. 多读古今中外文学经典,有一定的阅读量 D. 广泛阅读各类读物,达到一定的阅读量 7. 正确认识阅读的过程,它更应该是一个( )的过程。
A. 技术的过程
B.
文化建构的过程 C. 积累的过程培养技能的过程
D.
培养语感的过程
8. 下面关于语文知识教学的观点错误的是( )
A. 要进行比较系统集中的语文知识教学 B. 了解语文知识的目的是帮助阅读和表达
1
C. 语文知识应随文学习
D. 对修辞和写作知识要进行系统集中的教学
9. 现在中小学生作文文风不正现象相当普遍,对策是( )
A. 让学生与不良环境隔绝,多作正确引导 B. 学生,正确引导
C. 多读好作品,少写命题作文,加强引导 D. 多读好作文,提高写作技能,加强指导 10.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
)的课程
A. 具有综合性,生活化,情感化,个性化 B. 具有综合性,生活化,经验性,个性化 C. 具有综合性,开放性,体验性,个性化 D. 具有综合性,经验性,开放性,生活化 11.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材选文应(
)
A. 具有典范性,时代气息和知识性
B. 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与时代气息,丰富多样,难易适度C. 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时代气息,丰富多样,难易适度
D. 具有规范性,富有文化内涵与时代气息,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 生学习
12. 新型的语文教学方式应该是(
)
A. 灌输、分析、讨论、训练的方式 B. 讨论的方式
C. 积极倡导、逐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D. 网络教学的方式 13. 语文评价的目的是(
)
A.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教的情况 B. 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以便选拔与甄别 C. 了解教与学的情况,改进教与学,促进学生发展 D. 检验课程,以利用改进课程 14. 语文评价应注意(
)
A. 整体性、开放性、量化和客观评价 B. 整体性、连续性、多样性
C. 整体性、开放性、重视定性评价、方式多样化
2
D. 连续性、重视定性评价、方式多样化 15. 下面关于语文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提倡积极的评价,防止消极的评价 B. 重视形成性评价,也重视终结评价
C. 应充分考虑语文课程的特点,不可机械照搬一般评价方法和其他课程的评价方法
D. 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学生的自评互评往往片面、偏激,仅可供作参考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温馨提示】
判断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 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改正错误。 1. 根据终身教育的思想,语文教育最关键的是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 知识和技能。()
2.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语文“工具论”对我国语文教育曾有过积极的影 响,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
3. 个性化创造性阅读是个体行为,不需要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
)
4. 写作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
给教师灵活处理教学内容的余地。()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1.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写作教学的策略有哪些?
5. 语文教材应该为师生留有足够的空间,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 语文教材编写的新的理念和新的要求分别是什么?
3
3. 从一切为了学生出发考虑语文评价,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 16 分)
阅读下面的教学实录, 从《语文课程标准——综合性学习新思维》 的角度,评价这堂课的优劣。
“成长的烦恼”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 认识自我,正确对待成长中的烦恼,树立正确的人生关和价值取向,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自我和生活,形成健全的人格。
2. 了解他人的烦恼,能从多角度重新审视并评价自我。
3. 学会沟通与理解,增进同学间互相合作,相互信任的友好关系,能帮人解脱烦恼。
[活动重难点]
1. 能正确表达感受、心理和体会。
2. 能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知事物,激发热爱生活的情趣和写作的欲望,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设计理念]
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凸现学生主体地位,在尊重学生对人生成长经历的独特体验的基础之上,帮助学生走出封闭的个人世界,调整好心态,并充
4
分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在实践活动中感悟人生,感受、学习和运用语文,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活动实施]
一、活动准备
1. 列出自己最困惑和烦恼的事,分析原因及其影响,并想象在别人遇到同样烦恼时,你会提供什么建议,寻找克服烦恼的方法。拟好发言提纲。 2. 你作为一名小记者,设计好采访的问题, 向父母、长辈进行采访,记录情况。如填写“采访情况记录表 ”:采访对象、采访地点、采访时间、采访内容、长辈寄语、采访心得。
3. 要求学习小组合作分工,每位同学至少准备一项内容,每项内容至少有一位同学准备。
4. 提倡学生从课外收集补充相关材料。
5. 在教室或其他适当地点布置好活动场所。(可借鉴台“实话实说”“艺术人生”等节目的场景,营造一个平等、宽松、和谐的交流环境)
二、活动过程
(一)人生导航(设“最有主见奖”)
播放美国故事片《成长的烦恼》(片段),学生畅所欲言谈感想。 1. 你喜欢剧中的哪一个人物?说说你的体验。
2. 学习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可以有分歧,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独到的感受。
教师小结:
这是一群可爱的少年成长中的烦恼,可贵的是他们能把烦恼说出来,并能正确评价自我。亲爱的同学们,你曾经也遇到过烦恼吗?“人生不如意事十常”,今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进行一次大梳理,大家打开心窗一吐为快,也许你心头的阴云就会烟消云散,心情像阳光一样灿烂,笑容如鲜花一般绽放。
(二)心情驿站(设“最真实奖”)
1. 学生按学习小组进行交流,畅所欲言,态度真诚,大方得体。 2. 组长小结归类,以备班上交流。 3. 班上交流。
(有些学生对自己的烦恼可能有所保留,不敢直言:或不愿意说,或不好
意思说,或只说那些不关痛痒的,等等。教师应鼓励他们,让他们放下包袱,因为总是把烦恼埋在自己心里,不仅会影响学习,影响情绪,天长日久还会影
5
响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对于那些特别内向的学生,也可以让他们对自己的父母或好朋友或日记本说,或者课后与老师交流,不必强求在大庭广众中说)
(三)云开见日(设“金点子奖”)
今天大家倾诉了这么多的烦恼事,不过要把它们都给解决掉才算畅快是
吧?其实我们的同学都是 “智多星 ”,相信凭我们群策群力,会想出更有实效的 金点子来解决烦恼的。比一比哪一小组哪位同学介绍的方法最多,出的点子最 好。(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几个典型的或具有共性的问题,以便他们做出公正 的评价。如小张面临中考升学压力,变得爱发脾气,容易烦躁不安甚至紧张兮 兮;教师可从心理学角度加以引导、疏通、升华:自我放松法、自我暗示法、 倾诉法、大哭或放歌法、音乐疗法、体育调整法、阅读法、系统脱敏法、向心 理辅导老师等寻求帮助 ⋯⋯又如小王不明白父母和班主任老师对他过分注意自 己的打扮为什么总是看不惯;教师可从中学生自我意识觉醒,开始注意自己对 异性同学留下良好印象谈起, 肯定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有利于培养文明的行为, 但是过多注意自己的外表是不妥的,给异性同学以美好的印象更应注重内在素 质的培养,同时建议小王应与父母老师多沟通,争取相互理解、相互适应)
(四)真情碰撞(设“金话筒奖”)
1. 我们同学间进行了一次心语沟通,互相非常坦白、真诚。那么你还有什么更想了解的?请学习小组确定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向你最想了解的同学或老师提问。
2. 我们回家也都做过小记者,采访了身边的成年人。请同学们把采访的经过和自己的心得简要与同学交流。
(五)学海拾贝(设“丰收奖”)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可从表情达意的技巧、做人的态度等 多方面来谈。 ( 也可让每个学生用名言警句的形式写出对烦恼的认识和感悟, 比如:烦恼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它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彩。然后让学生高声 朗读自己的名言警句,让所有的同学大声朗读全班推选上来的优秀的名言、名 句 )
(六)引吭高歌(放歌曲《金梭银梭》或《明天会更好》)
教师:大家不仅说出了自己的烦恼,也了解了他人的烦恼,而且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是的,我们学会了体验生活,学会了为他人着想,学会了化解烦恼,相信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灿烂,更加美好!
[活动延伸]
6
将今天的真心话,心中情,写在日记本上,记下自己成长过程中烦恼或快乐的一笔,留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建议从此以后,建立自己的日记文档。
7
模拟试题三参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C 4.B 5.A 6.A 7.B 8.A 9.B 10.B 11.B 12.C 13.C 14.C 15.D
二、判断改错题 1. ×
(关键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2. √3. ×(它并不排斥合作学习,相反,这样做会相互启发,促进学习) 4. √5. √
三、简答题
1.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写作教学的策略有哪些? p84-87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 (二)培养观察的能力,养成观察的习惯; (三)鼓励自主写作; (四)鼓励自由表达; (五)重实践,重过程;
(六)加强写作与阅读、与口语交际的联系; (七)加强写作与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八)重视写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 语文教材编写的新的理念和新的要求是什么? p104-114 (一)语文教材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二)语文教材应该符合儿童心理和语言发展的规律;
(三)语文教材应注重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四)语文教材应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五)语文教材应该为师生留有足够的空间; (六)语文教材应该有好的创意。
3. 从一切为了学生出发考虑语文评价,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p137-138
(一)提倡积极的评价,防止消极的评价;
(二)既重视形成性评价,也重视终结性评价,但更重视形成性评价;
(三)不应只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甚至可以让学生家长参与评价;
(四)应充分考虑语文课程的特点,建立起新的适应语文课程改革的评价体系和制度。
四、论述题
8
答题方向:(1)这一节综合性实践课怎样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性质; (2)学习方式怎么样;( 3)教师的组织与指导如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