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之 思之 改之
-----观摩2013年威海市音乐优质课有感
2013年4月16、17日威海市初中音乐优质课评选在乳山实验中学举行,我有幸前往观摩,感触颇深。此次优质课共有11位选手参加,可谓百家争鸣,精彩纷呈,每位选手都有自己的精彩之处,令我受益匪浅,现结合自己实际谈谈此次观摩的心得体会。 一、 总体感受——务实
由于课改初期大家对新课标的理解偏差,前几年的教学活动设计花枝招展,华而不实,前几届优质课评选中不少选手也存在花、夸、空的特点,一节课下来学生觉得很乐呵,老师觉得很累,听课老师觉得课堂很热闹,再别无任何效果,教学目标形同虚设,根本实现不了。然而此次优质课比赛与以往不同,不论是欣赏课还是唱歌课都展现出了一个务实的特点,从调动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并且大多数课都能按照李东老师去年在教研活动中提出的“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让学生在“听中唱,唱中悟”,且大多数的课都能很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二、把握要素,突显音乐课堂的“音乐”性
告别了多年前音乐课堂“死板”的传统模式,度过了课改初期“热闹”的改革模式,如今的音乐课堂,已经到了一个新旧融合的务实阶段,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新课标指导下重视对音乐课堂中音乐性的挖掘,以新的课改理念指导教学、以灵活的设计实现目标。在这种思路指导下,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不再是盲目地表演,教师也不再是一味地无的放矢的表扬,而是在教师巧妙设计的活动中一步步走进音乐,师生共同在一次次音乐感受中获得新体验。比如欣赏过程中每一次聆听教师都有明确的目标投放,让学生在每次聆听中逐渐加深对音乐作品
的理解和感受;每一个重点与难点的处理都依据教材内容从音高、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入手加以突破,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教师的评价要准确到位
以前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单一、枯燥,有许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不到位的评价,只是一味的给予“好”、“不错”的评价,学生的回答具体好在哪里,?这些教师都要考虑到,不能只流于表面形式笼统地夸奖。再就是过度赏识,当学生回答的不够正确,有所欠缺时,有些教师为了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也给予肯定评价。这种“奖励”不但不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使学生在泛滥的赞扬中失去判断是非的能力,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兴趣和热情,剩下的只是更多的疑惑和迷茫。此次比赛中,大多数教师对评价语把握的都很到位,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既给予答案的肯定又赋予精神的鼓励,对回答有偏差的学生先给予精神的鼓励,再剖析存在的问题,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索答案的信心。这对我们以后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起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很多教师的授课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有的教师只注重自己教学环节的进行,根本不注意学生的表现,学生自始至终音准一直存在问题,教师仍然我行我素;教师课前备课不充分,伴奏音乐存在明显问题;没有意义的问题提的太多,比如“对不对啊?”、“好不好啊?”、“是不是啊?”„„
通过本次观摩、学习,使我了解到了音乐教学的现状与水平,认识到了音乐教学的趋势与动向,同时我也对自己的音乐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们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懈的努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不断的创新、不断总结,以更好地适应全面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课堂是一个教师释放激情、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舞台,在一次次的学习、实践、体悟中,我们只
有不断的学之,思之,改之,才会让自己充实起来,才会一步步地接近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