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3卷第12期 水利科技与经济 Vo1.13 No.12 2007年12月 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 Dec.,2007 湟水民和站丰 平 枯水年划分初探 蓝云龙 (黄委会循化水文站,青海循化811100) [摘要] 湟水流域是青海省工农业生产基地,也是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较高和水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 一。研究流域控制站民和水文站丰、平、枯水年划分,对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 湟水;民和站;径流特征;丰、平、枯水年 [中图分类号]P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7175(2007)12—0899一o3 l 流域概况 北纳红崖子沟,南纳白沈家沟,至乐都县城以下,引胜沟 由北注入,岗子沟、松树沟、米拉沟由南注入。至民和回族 湟水是黄河上游的最大支流,位于黄河左岸。整个 土族自治县城,最大支流大通河由西北方向在享堂镇注 流域处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西起日月山与 入湟水。流域水系发育,呈羽状和树枝状,西宁以上为扇 青海湖水系相接,北依祁连山和河西走廊水系相邻,南以 状水系,干流偏于流域右部,共有大小支流100余条,其 拉鸡山为界与黄河干流水系相邻,东连甘肃省黄河支流 中流域面积500 km 以上的河流11条。湟水干流(不含 庄浪河水系。大地构造属祁连山褶皱带,地质条件复杂, 大通河)流域面积17 730 km ,其中在青海省境内流域面 水系分布独特,由西北向东南走向的祁连山、达坂山和拉 积16 120 km2。湟水民和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15 342 km2, 鸡山3条平行的山脉和其间的两条谷地组成了湟水干流 占青海省境内流域面积16 120 km 的95.2%。 和支流大通河水系。湟水干流位于流域的南部,河谷宽 阔,流域宽60~100 km,属于西北黄土高原区;最大支流 2 年径流特征 大通河在流域的北部,贯穿于祁连山和达板山之间。地势 湟水民和水文站建于1940年,完整的实测水文资料 高亢,流域呈条状,河长大于干流湟水,形成了两种截然 始于1950年。对1950~2000年51 a径流系列进行分析。 不同的自然景观共处于一个流域的独特格局。(文中以 民和站多年平均流量52.3 m /s,径流量为16.5×10。m 。 下湟水均指湟水干流水系,不包括支流大通河)。 丰水年(P=25%)、平水年(P=50%)、偏枯年 湟水发源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包呼图河 (P=75%)、特枯年(P=95%)的年径流量分别为 北部的洪呼日尼哈,河源海拔4 395 m。河水自河源由北 19.4×10。m 15.5×10。m 12.5×10。m 9.65×10。m 、、、。 向南流,至海晏县三角城转向东南流,经湟源县城转向东 民和站年径流的年际变化很大,历年最大年径流量 偏南流,经湟中、西宁、互助、平安、乐都和民和等7县市, 31.12×10 m (1961年),历年最小年径流量 于甘肃省永登县傅子村注入黄河。河源至三角城称麻皮 7.089×10 m (1991年),历年最大最小相差4.39倍,年 寺河(又称麻学寺河),于三角城北纳哈利涧河(又称哈勒 径流变差系数 值0.30。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连续最 景河),河流通过巴燕峡至湟源称巴燕河,湟源至西宁市 大120 d径流量出现在7~1O月,占全年径流量的 称西川河。其间于湟源县城南纳药水河,湟中县黑嘴村 59.1%。最大月径流量出现在8月,占年径流量的 北纳西纳川,又东流北纳云谷川。至西宁市,北川河由北 17.O%,最小月径流量出现在1月,占年径流量的3.7%。 注入干流,南川河从南注入干流。西宁以下始称湟水,东 民和站年径流特征见表1、表2和表3。 流至韵家口,北纳沙塘川,出小峡南纳小南川,至平安镇 表1民和站年径流量多年变化特征(1950~2000年) [收稿日期]2007—07—05 [作者简介】蓝云龙(1974一),男,甘肃酒泉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水文测验和水文分析工作. .---——89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3卷第12期 水利科技与经济 Vo1.13 No.12 2007年12月 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 Dec.,2007 表2 民和站不同频率年径流量f 1950—2O00年 表3民和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年内分配(1950—2O00年 月份 ! 三 兰 ! ! ! !! ! 全至 径流量/10。m’ 0.610 0.610 0.643 0.808 1.o73 1.155 2.178 2.805 2.723 2.046 1.040 0.809 16.5 % 3.7 3.7 3.9 4.9 6.5 7.0 13.2 17.0 16.5 12.4 6.3 4.9 100 3 民和站径流丰、平、枯划分 表4 民和站年径流丰、平、枯水年划分标准 3.1径流丰、平、枯概念 在文献[1]中,对河川径流丰、平、枯概念作了以下明 确解释。 特丰水年:河川径流量为历年最大值或接近历年最 大值的年份。 偏丰水年:河川径流量显著大于正常值(多年平均 值)的年份。 表4式中 为某一年径流量;P为保证率(%)根据表4 平水年(中水年):河川径流量接近正常值(多年平均 中的民和站丰、平、枯水年划分标准,可直接判别出丰、 值)的年份。 平、枯水年。 偏枯水年:河川径流量显著小于正常值(多年平均 方法2:用距平百分率(P)划分民和站丰、平、枯水年 值)的年份。 采用参考文献[3]中的用距平百分率(P)和民和站 特枯水年:河川径流量为历年最小值或接近历年最 多年平均径流量,分析民和站径流丰、平、枯划分标准,见 小值的年份。 表5。 在水文水资源分析中,特丰水年和偏丰水年称为丰 表5民和站丰、平、枯水年划分标准 水年;特枯水年和偏枯水年称为枯水年。 3.2民和站丰、平、枯水年划分 3.2.1丰、平、枯水年划分标准 民和站丰、平、枯水年划分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分析。 方法1:用保证率划分丰、平、枯水年 根据参考文献[2]方法,利用民和站(1950—2000 年)年径流频率曲线(图1),采用一定保证率(P)的年径 流量作为划分径流丰、平、枯年标准,见表4。 重现期/a l星量 最宝 宝窝 嚣星l 距平百分率P=(某一年径流量一多年平均径流 l26 一:{! {; iI: ;量)/多年平均径流量×100% 一 。 L‘ {{~: 一』L—l;;}{ 4 Lm; 一柬 平柏谴垃确卓 埋{I 《 表5式中 为某一年径流量;P为距平百分率,%;民和 105 ~ 』“'/h"- ¥j23if {; 嘲j ) 114 一Lj— ● ; };I L一‘一‘…4—0 —k0‘ 站多年平均流量为16.5×10 m 。 S 63 j} I }. ;;l l -{一 一~ :: i ; i 根据表5中的民和站丰、平、枯水年划分标准,可直 42 Ij. ;i i j 接判别出丰、平、枯水年。 21 ≮ . 一 3.2.2方法1与方法2比较 季謦g ”暑最需器8昌磊器 蜜器釜基 用方法1分析民和站年丰、平、枯水年结果减去方 频率/% 法2的分析结果,用二者平均数为基准,分析相对误 图1湟水民和站多年平均流量频率曲线(1950-2000年) 差,见表6。 表6方法1与方法2划分民和站年丰、平、枯水年标准比较 一90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蓝云龙:湟水民和站丰、平、枯水年划分初探 第12期 用方法1和方法2分析的民和站丰、平、枯水年径流 方法2较方法1简单,同时方法2已写入水文情报预报规 量变化较大,最大误差为19.O%,最小误差仅为5.6%。 范[SL250—200]第4.5.3节中。 可见两种方法来判别民和站年径流丰、平、枯水年存在一 3.3 民和站径流丰、平、枯划分 定误差。在水文分析时一定要对两种方法分析结果进行 利用方法2的划分标准,对民和站1950—2000年 比较。 51 a径流量进行丰、平、枯水年的划分,见表7和表8。 在实际工作中,丰、平、枯水年划分一般采用方法2, 表7湟水民和站丰、平、枯水年划分(1950—2000年) 1950—196O 4 5 1 11 1961—1970 3 2 2 3 1O 1971—1980 3 1 5 1O 1981—1990 2 2 1 1 1O 1991—2oo0 1 5 4 1O 合计 9 13 10 13 51 由表8可见,在1950—2000年51 a中,民和站出现 平均径流量16.5×10。m 偏多12.7%。 了23个枯水年(1O个偏枯水年,13个特枯水年),13个平 水年,15个丰水年(9个特丰水年,6个偏丰水年),分别占 [参考文献] 45.1%,25.5%,29.4%。湟水民和站枯水年出现的概率 较平水年和丰水年高。湟水年径流2O世纪5O年代和8O [1]GB/T 50095-98,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s]. 年代是丰水期,7O年代和90年代是枯水期。枯水期90 [2]席家治.黄河水资源[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6.31— 年代(1991—2000年)时段径流量只有13.3×10。m ,比 32. 多年平均径流量16.5×10。m 偏小19.4%;丰水期5O年 [3]SL250—200,水文情报预报规范[s]. 代(1951—1960年)时段径流量为18.5×10。m ,比多年 一9O1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