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工作专业三赢实习模式建构与实践——N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实习行动研究

社会工作专业三赢实习模式建构与实践——N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实习行动研究

来源:叨叨游戏网
【特别关注】 社会工作专业三赢实习模式建构与实践 ——N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实习行动研究 卓彩琴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州510642) 摘要:文章采用行动研究法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性研究,并用扎根理论建构了一个新的 实习模式:教师、学生与机构三赢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模式,对该模式的建构过程和实现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实习模式;行动研究;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015—03 一、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 有哪些?督导的内容和方式有哪些?督导的动力来自哪 1.研究目标。根据相关研究,对中国社会工作 里?等等。每年集中式专业实习结束时,由各实习点的 专业实习教育中的问题已经讨论得比较深入,但出路 督导老师组织机构相关人员、实习学生进行实习总结 如何?很多学者只是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能够在实 交流会。交流会的主题有:实习学生的成长与不足、机 习模式上进行探索的不多。本项目研究目标是探索一 构相关人员对实习学生的评价和期望、学校督导对实 种新的实习模式,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 习学生的评价和期望、实习目标与机构需要的切合度、 2.研究方法和资料收集方法。①研究方法:行动研 实习项目中的研究课题等。第三、参与式观察。学校实 究,《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行动研究被定义为:由社 习督导在实习指导的过程中,观察实习学生在价值观、 会情境(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 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同 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 时,也观察机构对学生实习提供的实习条件、机会、资 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行动研究主要有如下 金、技术指导等。第四、实物收集。这里的实物主要指: 几个特点:实践者的参与、研究过程的民主化、研究发 实习学生的实习日记、周记、活动方案、实习报告、照 现可以对社会知识及社会变化作出贡献l11。行动研究的 片、录像等;督导老师的督导记录、谈话录音、实习作业 步骤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每个螺旋发展圈 的批改、实习评估表;实习机构对实习学生的评估表、 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环节:计划一行动一观 机构负责人与学校督导的谈话记录等。 察一反思嘲。本项目行动研究基本过程:第一阶段(2008 二、理论假设:提出实习新模式——“教师科研、学 年12月 2009年3月):成立行动研究小组,总结经验,发 生实习、机构需要三结合的三赢社会工作实习模式” 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理论假设:“教师科研、学生实 我系的五位骨干教师组成行动研究小组,系主任 习、机构需要三结合的三赢社会工作实习模式”是一种 为组长。我们对八年来本系的实习教育进行了总结和 有效的实习模式。第二阶段(2009年4月~2010年2月): 思考,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实习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适应 通过实习行动,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及修正,将原模式 中国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实践性人才,这样的目标如 修正为:“教师、学生、机构三赢社会工作实习模式”。第 何实现?通过实习,为什么有的学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 三阶段(2010年3月~2010年12月):理论形成:教师、学 成长,而另一些学生则原地踏步,甚至对社会工作专业 生与机构三赢社会工作实习模式的实现机制。②资料 失望?在实习过程中,为什么有的老师投入了很大的热 收集方法.本项目的资料收集方法主要有:第一、个别访 情,而有的老师却只是应付工作……带着这样的疑问, 谈。对在实习过程中表现特别好、一般、不太好的学生 我们对2004 2008年社会工作系编印的五册优秀实习 分别进行深度访谈,访谈的主要内容有:实习中的收获 报告辑进行了研读,尤其是学生的反思部分。同时,我 有哪些?实习的动力来自哪里?学校督导给予你哪些支 们对部分学生、老师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度访谈。从学 持?实习机构给予哪些支持?等等。对所有实习机构的 生群体中,我们主要得出了这样的观点:督导的综合能 负责人或指导老师进行深度访谈,访谈的主要内容有: 力、机构的支持力度、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等决定了实 你对社会工作是如何理解的?机构当前的工作重点和 习的成效。从教师群体中,我们主要得出了这样的观 迫切需要有哪些?对实习学生的期望是什么?希望学校 点:机构的专业性、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对该领域的 如何配合机构的需要?你希望学校督导发挥哪些功能? 积累和投入等决定了实习的成效。于是,我们作出这样 机构能够对实习工作给以哪些资源和支持?等等。第 的假设:教师的督导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机构的支 二、焦点集体访谈。对所有参与行动研究的老师进行焦 持力度共同决定了实习目标的达成。带着这样的假设, 点集体访谈,由行动研究小组组长主持,所有参与者既 我们进一步追问:教师的督导能力包括哪些方面?什么 是访谈对象也是研究者,焦点问题由大家共同商量决 因素会促进教师提高自己的督导能力?学生的综合素 定。焦点问题主要有:督导的角色是什么?督导的困难 质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才能使学生更愿意提高自己 一15— 【特别关注】 的社工实践能力?机构的支持包括哪些方面?如何才能 使机构愿意提供更多支持?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进一步 对学生、教师、机构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经过对这些 资料的编码和分析,我们又做出这样的理论假设:“教 师科研、学生实习、机构需要三结合的三赢社会工作实 习模式”是一个有效的实习模式。 三、理论假设的验证及修正:经验证,将原模式修 正为:“教师、学生、机构三赢社会工作实习模式” 行动研究的小组成员由5位扩大到全系老师(12 位),教师以实习督导的角色参与实习行动研究,在 2009年5~7月为期10周的集中式专业实习中推行“教师 和制度支持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前提下才能推行,对 社会工作发展有一定的投入,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认可 度比较高,有大量的可供选择的实习机构,比如广州、 深圳、上海、北京、南京等发达城市已经具备这样的条 件。回顾我系的发展,在2005年前,我们的实习机构只 有几个,而且不太专业,机构也不是特别欢迎我们的学 生,我们的老师基本没有谈判资本,只要机构愿意接受 我们的学生实习,我们就已经感谢不尽了,根本不可能 跟他们谈条件,实习内容也基本由机构安排,尽量协助 机构完成常规工作。随着这几年的发展,有了一批NG0 的产生,也越来越重视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社区 服务中心及居委会也开始转变观念探索新的服务模 科研、学生实习、机构需要三结合的三赢社会工作实习 模式”。具体操作:每一位老师在40多家实习机构中选 式,社会工作才有了发展的土壤。对于该模式,我们也 择2~3家自己感兴趣、具有研究价值的实习机构,从联 与中西部的一些老师进行过访谈,他们普遍认为这是 系实习机构到实习评估全程参与,包括平时的日常交 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在东部发达城市可以推广,但在 流与合作,将实习机构建成老师的科研基地,将实习督 中西部比较难以广泛推广。 导与资料收集、调查研究结合起来;老师引导学生将专 2.教师、学生及机构需具备一定的条件。要推广该 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结合起来,将服务与研究、理论与实 模式,利益共同体的三方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践相结合;老师和学生以实习机构需要为前提,设计、 教师:对社会工作专业有一定的认同度,愿意为实 实施服务和研究项目,机构需要最终透过实习和研究 习督导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对社会工作专业 得以实现。在执行过程中,我们重点考查教师是否可以 有一定的积累,包括实务经验、研究基础和督导能力。 将科研与实习结合?在实习督导的过程中是否可以积 学生:热爱社会工作专业,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如活 累研究素材、提高研究能力?该模式是否为教师更积极 动策划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研究 地投入督导工作提供动力?学生的实习成长包括哪些 能力等。机构: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实习内容能够与社 方面?该模式是否可以实现学生的核心目标?机构需要 会工作专业相关,机构负责人要对社会工作专业有一 是否可以通过教师科研和学生实习得以实现?为此,我 定的了解,并愿意与高校平等协商、共同制订互惠性的 们通过观察、深度访谈、实务收集等方式收集资料。通 实习计划,最好能够配备较专业的指导老师。 过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编码和分析,我们发现该实习 3.整合教师、学生及机构三方的需求。教师、学生及 模式是可行的,并在实习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是, 机构是三个相对的利益群体,如何将三方的需求 该实习模式在有些实习项目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 整合,以及三方需求发生矛盾时的优先选择问题,是该 在有些实习项目中效果也不明显。我们还发现教师、学 模式有效执行的重要环节。几个成功案例的经验为:① 生、机构的需要是多元的,也是有差异的。于是经过这 实习前:首先教师先对机构进行调研,了解机构当前的 一阶段的行动研究,我们将原来的实习模式名称改为 主要工作内容和对我们实习的期待,对机构进行充分 “教师、学生与机构三赢社会工作实习模式”,并进一步 评估;第二,将实习机构的需要与我们的实习需要相结 提出研究的理论假设:该模式要取得良好效果,需要具 合,制订实习计划;第三,就实习计划与机构充分沟通、 有一定的条件和机制,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协商,共同修改、完善实习计划;第四,将信息发布给学 四、理论形成:教师、学生与机构三赢社会工作实 生,让学生自主报名,与选择该实习机构的学生进行讨 习模式的实现机制 论、协商,对实习计划进行再次完善,学生需要认可实 社工系继续推行完善后的实习模式——“教师、学 习计划,当然学生也可以选择退出;最后,让学生按实 生与机构三赢社会工作实习模式”,即教师根据自己目 习计划做实习准备。实习计划中充分考虑教师、学生、 前的需要选择实习机构,并与机构进行深入沟通、交 机构的需求,整合三方需求。②实习中:实习前期,根据 流,学校督导与实习机构共同拟订初步实习计划,再将 服务对象的需要,对实习计划进行具体化和细化,这时 所有实习机构、实习督导老师以及实习计划发布给学 服务对象的需要是核心,教师、学生、机构的需要都在 生,由学生自主选择,并给出一个时间段,让学生与督 服务对象需要的满足前提下实现,比如学生需要成长, 导老师协商、交流。实习准备阶段完成后,执行实习计 有些方法有可能不成功,需要一些实验性的行动学习, 划,修改完善实习计划,评估整个实习计划和效果。在 教师通常让学生先做一些练习,不能随便把服务对象 这个过程中,我们重点选择了两个效果特别好的实习 当实验品,以不伤害服务对象为底线。实习过程中,机 项目进行深度个案研究,对效果不太明显的实习项目 构常常会有一些临时性的工作要做,这是需要灵活处 进行观察、访谈,了解该模式的局限性,探索该模式的 理的,既不能让临时性的工作剥夺了主体工作,也不能 实现机制。 完全漠视机构的应急需要。在实习过程中教师也会有 1.社会环境和制度的支持。该模式需要在社会环境 一些科研上的调查、收集资料的工作需要学生协助,但 一16— 【特别关注】 学分制下高校学生选课自由问题探讨 (西南大学张锦洪 制度经济学研究中心,重庆401120) 摘要:本文首先论证了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然后结合选课制的具体内容,在具体分析了学生选课的 几项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认为需要对学生选课进行必要的干预和控制。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进 一步完善学生选课制度。 关键词:高校;学分制;选课自由;学习自由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017—02 一、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 现代高等教育越来越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充 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分制作为 种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 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显著特点,受到国内外各高等 学校的高度重视。 学分制是在学年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以学分 为计量单位来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 度,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一种重要制度。在19世纪 前,西方大学普遍采用学年制,后来学年制为原苏联、 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用,而西方大学则由学年制 一本人特长、兴趣、学习能力等情况,在导师指导下选修 课程。选修课程: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分 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其中,必修课由学生自主选 转变为学分制。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先后四次 推行学分制,结果“有名无实”,“名为学分制,形为学年 学分制,实为学年制”,实施效果并不如人意,受到人们 的非议。不过,通过四次推行,学分制得到社会普遍认 同,要求实施“完全学分制”。学分制首先是作为一种教 学管理制度,是衡量学生学习量和学业绩效的一种工 具。但在学分制的背后,体现的却是自由学习、自主学 习的现代大学理念。自由学习和自主学习是学分制的 理论基础,而选课制则是学分制的具体实现形式。从这 个意义上可以说,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 二、选课制的具体内容 学生自由学习、自主学习的内容包括课程选择的 自由,教师选择的自由,学习时间选择自由,学习方式 选择自由以及自主思想的自由等许多方面。根据西南 大学对选课制的规定,选课制作为学分制的核心, 主要包括选课、选师(挂牌教学)、选时、选专业方向,其 核心是学生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间的相互联系和 要与学生充分协商,而且不影响学生主体工作的开展, 千万不能把实习生当成教师纯粹的科研助手。当遇到 教师、学生、机构、服务对象四方需要无法整合必须作 出优先选择时,我们的优先原则是:服务对象需求第 学生成长需求第二,机构需求第三,教师需求第四。 ③实习结束:实习结束时,召开深度地、全面地实习总 结、交流、分享会,实习学生、学校督导、实习机构相关 一择修读时间、选择授课教师、选择学习方式;选修课则 完全由学生根据教学安排以及自己的特长、兴趣结合 社会需求进行选择修读。选择教师(教师挂牌教学):所 有课程逐步推行教师挂牌教学制度,每门课至少有两 位教师同时开课,由学生自主选择授课教师。选择修业 年限:在标准学制下,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实 际情况在3~6年中的任一学期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选 择专业及专业方向:允许一定比例的学生结合自己的 特长、兴趣等,申请跨学科转专业;允许较大比例的学 生在本学科内转专业;鼓励高年级学生选择专业方向。 三、学生选课的几项主客观条件 选课制赋予了学生选课的自由,然而,学生要充分 享受到选课的自由,还要受到认知水平、选课能力、课 程设置、师资状况等各项主客观条件的和约束:认 知水平:大学生虽然已经年满18周岁,已经是成年人, 但由于我国中小学的教育现状,他们又不完全像成年 人那样成熟,对社会所知不多,人生阅历还非常浅薄, 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理想、性格都还在逐渐形成,需要 在大学中进一步定型。表现在学习中就是,学习目标不 够明确,学习没有计划,呈现盲目性和随意性特征。据 调查,4%的学生会制订学习计划与学习目标,16.8%的 学生经常会制订学生计划和学习目标,高达64.1%的学 生只是有时会制订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还有15.1%的 学生从来没有制订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即使在制定 学习目标的学生中,基本能按时完成学习目标者占 过分享会,对该实习模式进行全面分析,对三方或四方 的需求达成情况进行充分评估,提出改进策略。 参考文献: Ⅲ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 出版社,2000:448,455. ,人员等共同参与(有的甚至还有服务对象代表参加), 对实习目标的达成、实习中的经验、不足、理论思考、服 务对象的改变、对机构的支持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通 一基金项目:“2008年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试点总结评估研究课题”之自选课题“教师科研、学生 实习与机构需要三结合的三赢社会工作实践模式建 构”(2008sw03039)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