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利用乡土教育资源开发园本课程内容的探索

幼儿园利用乡土教育资源开发园本课程内容的探索

来源:叨叨游戏网
幼儿园利用乡土教育资源开发园本课程内容的探索

摘 要:幼儿园利用自然资源、社区资源及乡土传统文化等教育资源,以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构建园本课程, 是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本研究以大足县的乡土教育资源为例,探讨了幼儿园园本课程内容的生成与建构,并论述了这些乡土教育资源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乡土教育资源;园本课程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幼儿教育开始探索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园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这预示着园本课程在现在和未来数年将成为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国家课程的一种重要补充。作为一线幼儿园,怎么开发园本课程内容?本文重点探索幼儿园如何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园本课程内容的问题。

一、严格从幼教课程资源的现状和《纲要》的要求开发园本课程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幼儿园课程也涌进了改革的浪潮中,主要是不同地区、不同版本的幼儿教材,常常令我们眼花缭乱,无从适从,从而不停地追随着热门课程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但我们在使用这些教材的过程中却发现,盲目地追从热门教材,不切合我园幼儿的教学实际,现有的课程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是我园幼儿难以接触和体验到的事物,身边熟悉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丰富的乡土社会文化资源,却极少在教材中体现,不能充分发挥地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优势。而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明确指出:“各类幼儿园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要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并提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中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

通过对《纲要》精神的深入学习和不断的理解,我们懂得了其中所蕴涵的道理:幼儿园应从幼儿的实际生活中去发现,挖掘乡土赖以展开的教育资源,开发我园的乡土教育资源园本课程。于是开发挖掘本乡土教育资源,生成园本课程是我们的出路。大足县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五金之乡”、“鱼米之乡”,

1

人文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足石刻,国家级森林公园--玉龙山森林公园、龙水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黄花岗72烈士之一的饶国梁故居国梁白鹭自然保护区、白椤桫园、龙水湖温泉等一大批人文自然景观,有大足人喜爱的南北二山、濑溪河和宏声广场等,既然我们大足有这么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何不好好利用呢?

《纲要》要求“教师从幼儿的实际生活中去发现教学赖以展开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来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他们获得体验、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对幼儿的教育应从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入手;从周围生活入手,由近及远,适合幼儿身心健康的特点和规律,为幼儿所接受。而“乡土”课程资源是具体的,幼儿就生活在其中,是幼儿随时随地感受到的周围的事物和情景,如家乡的名胜古迹,美丽的南北二山和龙水西湖,城里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日新月异的家乡建设和变化,勤劳的劳动者……都是幼儿可见可闻,可理解可接受的“乡土教育资源”。因而,我们幼儿园在认真领会《纲要》所提出的“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纲要》,从本地、本园出发,结合本班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这一精神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实际,决定以乡土资源为切入点,开发我们自己的园本课程,使我园的课程更乡土化、个性化、多样化,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使幼儿园课程进一步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使幼儿在受到情感陶冶的同时增进对社会与自然的感知与了解。

因此,在幼儿园开发乡土教育资源课程,并利用开放的资源,开展爱家乡、爱亲人的乡情教育,让幼儿有对家乡、对亲人的依恋感,对乡土文化及传统的亲切感,是切实可行的。

二、科学选择本土教育资源来生成园本课程内容

(一) 合理地挖掘自然资源进入课程内容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我园以其优越的园区自然环境,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园本课程,开展课题研究教育活动。但是,如何利用周围丰富的自然资源,满足幼儿的积极探索和主动发展的需求呢?我们尝试着对自然资源极其教育价值进行合理地挖掘。经常带幼儿深入大自然,引导幼儿实际感受周围环境的发展变化,感知真实的生活,使其获得丰富的体念,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如我们县城的

2

龙岗山远近闻名,不但风景美丽,而且上面有闻名中外的石刻,更是大足人民锻炼游玩的好去处。我们带孩子亲自到龙岗山去感受,于是《美丽的龙岗山》主题就产生了,并生成了科学活动:探索活动《搭北塔》;语言活动:儿歌《爬北山》,谈话活动《美丽的龙岗山》;艺术活动:美术《龙岗山的白塔》《龙岗山的柏树》,音乐《欢迎来到龙岗山》,音乐游戏《小袋鼠》;社会活动:认知交流《家乡的烈士饶国梁》,活动区活动《我喜欢的龙岗山》;数学活动《五个手指头》《数北塔》;健康活动《去龙岗山》《套圈》《萝卜干品尝会》等丰富的教学活动。还根据季节的变化,我们又有了《绿的世界》的主题活动,生成了语言活动《春天来了》和《彩色的龙岗山》,科学活动《记录春天》和《有趣的蝴蝶》,健康活动《踏春天的龙岗山》等。就这样我们以自然资源为基点,通过预设主题和生成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使各领域间发生联系,并利用适宜的现成的教材改编或自己创编的一些教材构建了乡土教育资源园本课程。

(二)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进入课程内容

我园位于大足县城中心地段,社区的资源较丰富,有机关、社、医院、邮局、公共场所等,充分利用这些社区资源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资源,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不仅可以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经验,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拓展幼儿园课程的内容,还可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意识,使幼儿更加关心社会,了解社区,更加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使幼儿轻松愉快地融入社会。因此,我们采取了丰富多彩的方式和途径来开发和利用有价值的资源,逐步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园本课程。如我们的家乡——大足,是个文明世界的石刻之乡,这里有着悠久的文化,迷人的风景,还有响誉全国的龙水“小五金”,特色的饮食和热情的人们常常让许多国内外游客留恋往返。存在着各种有关游览的资源和信息,孩子们在这样一个美丽、富饶的家乡成长是多么的幸福与快乐。于是,我们设计了“我是小导游”这个主题。在这个主题活动中,通过让幼儿了解家乡的人文地理,感知家乡的风景特色。萌发孩子们喜爱大足,亲近大足,热爱家乡的情感;并从中学习一些社会规范。探索出了《美丽的大足》《宏声广场》《我和大足》《笛女酒飘四方》《我是小铁匠》《介绍家乡——大足》《介绍家乡特产》等教育活动。又如在大班幼儿将要毕业前夕,我们利用附近小学的资源,开展了《我要上小学了》这个主题,带领幼儿参观小学的校园环境,看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参观小学生的少先队和升旗仪式活动,让幼儿参与到小学生的活动中去等,这些活动将有助于幼儿对小学生角色的认识与了解,向往小学生的学习生活。通过对社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园与社区

3

携起手来,密切配合,合理地挖掘社区的资源,促成我园本土教育资源课程的构建。

(三) 选间传统的儿歌、故事、游戏进入课程内容

大足是个古老的文化县,很多优秀的民间文化流传于老百姓中,有琅琅上口的诗歌,有丰富有趣的民间游戏,有很多好听的传奇故事。我们在园本课程的实践探索中就注重选择这方面的内容,把这些内容选进我们的课程,运用于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如民间诗歌《张打铁李打铁》和故事《千手观音》《九龙浴太子》我们就把它用在《我眼里的大足》主题里去;歌曲《铁匠伯伯》用在主题《我是小导游》里,孩子特别喜欢,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弘扬传承了地方文化。

歌曲:铁匠伯伯

1=C

5 6 3 3 |5 6 3 3 |5 5 6 1| 5 - |1 1 6 5|6 5 3 | 5 6 3 1| 2 - | 铁匠 伯伯铁匠 伯伯,你在做什 么, 当当 当当 当当 当 我在 打菜 刀。 5 6 3 3 |5 6 3 3 |5 5 6 1| 5 - |1 1 6 5|6 5 3 | 5 6 3 2| 1 - | 当当当当 当 当当当当当 当 当 当当 当当 当当 当 当当当当 当。

再如主题《我是大足人》里的儿歌《我是大足人》也是我们根据流传于老百姓口中创编的出来。

我是大足人

大足人,真善良,做好事,都很棒;

大足人,真聪明,小五金,传四方; 大足人,真勤劳,茶山上,采茶忙; 大足人,真勇敢,雕石刻,不怕难;

总之,我们在进行乡土教育资源园本课程的实践探索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幼儿园的实际和幼儿的经验与体验,依据一定的目的对课程资源进行选择、组合、改造与加工,从而使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落实到教学的层面上。近年的实践研究,教师与幼儿共同感受到乡土教育资源的吸引力,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后将继续抓住课改的良好契机,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知识,提高教师对实施

4

乡土教育资源的认识水平,丰富乡土教育活动的手段,在不断反思、调整、再反思的过程中,让孩子们时刻领略到家乡的美好、先人的智慧及传统的乐趣!

三、 将本土教育资源主题课程内容溶入教学和一日活动中

我们围绕所定的六大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将各个主题教学内容溶入各年级各领域的教学活动中,并充分利用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教育契机,把教育内容贯穿其中,还充分发挥环境教育因素,在幼儿园及活动室创设乡土园本课程教育的环境布置和活动角区,帮助幼儿把从各方面和先后获得的各种经验加以统整和贯彻。

(一)大足新貌融入课堂,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赖溪河是我们家乡的母亲河,最近才将这条河进行了整治,变得非常美丽,是大足人休闲散步的好地方。孩子们经常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到河边游园玩耍,他们了解着身边的河。河上的船为什么会游?河上为什么要架小桥?河里的水为什么如此的清亮?……是呀,在孩子们眼中,小河就在身边,小河里藏着这么多的神奇与快乐。因此,我们在小班设计了《赖溪河,你好!》这个主题,让幼儿初步了解家乡的新面貌,了解大足的新变化,生活水平的新提高。在这个主题中,去制作赖溪河的图画和手工,去感知河水的流动与歌唱。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感受家乡的新貌。通过语言活动谈话《我见到了赖溪河的××》和创编儿歌《过桥》,让幼儿感受家乡赖溪河的美;通过健康活动《河边散步》带孩子一起去了解赖溪河,去观察赖溪河周围的人、事、物,让幼儿进一步身临其境,切实感受;通过绘画《小河》《河边的彩石路》来加深印象;再通过社会活动《美妙的水声》《爱护赖溪河》让幼儿表达心中美丽的家乡景象,有爱家乡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激发孩子们爱家乡的情感。

(二)大足城跃进幼儿眼里,让幼儿亲身体验家乡的美。

大足县城有很多新的变化,而且是孩子们喜欢玩耍的地方,我们把县城里这些在幼儿耳闻目睹亲身体验的场所,在中班生成了主题《我们的县城》,探索出一系列活动进入课堂,让孩子更深层次的体验家乡的美,爱家乡,从而得到发展。语言活动:通过谈话活动《我们的县城》,仿编儿歌《滨河公园里》,让幼儿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大足,初步了解了大足的大型建筑物、附近的主要景点,分享自己对家乡大足的感受,使他们有爱

5

家乡的情感,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艺术活动:通过绘画《我们的县城》,音乐《去广场》让幼儿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县城美,分享自己对家的感受,尝试了用音乐方式与人交往。健康活动: 通过《宾河公园走走》《兜风》等活动,让幼儿想象公园里游人的活动并与生活联系起来,用动作模拟表现公园里晨练的各种活动,学会了与同伴友好交往与合作。科学活动:通过开展《我身边的绿色精灵》《照片拼图》等活动,让幼儿认识了身边常见的植物,了解植物成长的过程,感受照顾植物的乐趣,知道我们县城的县花是海棠花。让幼儿从小有热爱家乡、美化家乡的情感。社会活动:通过开展《发现公园》《散散步》,认识了县城的主要景点,尝试根据一定的线索拼图,认识了解公园的地理环境及设备,能主动分享在公园里的发现,亲身体验到家乡的美。

(三)大足物产走进幼儿生活,让幼儿目睹家乡物产丰富。

大足物产丰富,有美味冬菜、精制小五金、精品石雕、醇香笛女酒等,这些是让幼儿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资源,我们在大班生成了主题《我眼中的大足》,开设了社会《参观打铁作坊》《参观小五金店》《参观雕刻石雕》等活动引起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了解简单的制作过程,了解大足人的聪明才智,学习大足人的勤劳,认识家乡的物产。通过健康活动《品大足小吃》,让幼儿了解家乡丰富的土特产品,知道这些产品味美营养好。在此基础上,我们再组织幼儿画和剪家乡的五金、石刻,用萝卜雕刻简单的工艺品。幼儿一件件成功的作品,反映出了幼儿对大足家乡物产的真正了解和感受。

(四)大足先辈人物让幼儿认识,为幼儿树立榜样。

大足有很多优秀前辈人物值得幼儿学习,我们将这些人物用于我们的本土课程里,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在中班生成了主题《我是大足人》,通过参观烈士陵园、北山饶国梁纪念碑,让幼儿了解大足是如何的,知道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通过参观石刻广场和学习故事《赵智凤》,了解大足石刻的创始人赵智凤的事迹,孩子们懂到了原来我们闻名世界的大足石刻是我们的先辈赵智凤率领许多有名的雕刻家雕刻出来的,让他们产生对前辈的仰慕之情。通过健康活动《学做大足》,对幼儿进行军训活动,从小树立保卫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理想和从小学习英模,以英模为榜样,勤学习,锻炼身体,为人民服务。

(五)大足风景融入活动,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

6

龙岗山空气清晰,环境优美,是大足人最喜爱的地方。我们生成这一主题《美丽的龙岗山》孩子特别喜欢。围绕《美丽的龙岗山》主题,探索孩子喜欢的活动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通过参观谈话活动《美丽的龙岗山》《家乡的烈士饶国梁》让幼儿感知龙岗山除了景色美,还有雕塑美,认识了著名的雕塑(北塔、饶国良纪念碑),激发幼儿对雕塑者的敬爱和崇拜之情;通过观察北山公园,看公园辛勤劳动的花工和清洁工人的劳动,激发幼儿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尊敬;通过“夸夸我们的龙岗山”激发幼儿主动观察,用赞美的话来表达自己对龙岗山的喜爱;通过“争做文明小主人”活动,让幼儿拾落叶,从小学会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卫生;通过绘画《龙岗山上的白塔》,音乐《欢迎来到龙岗山》,健康《去龙岗山》等活动,让幼儿在这些活动中快乐学习,从而激发幼儿对劳动者的热爱,对龙岗山的喜爱之情。

(六)大足旅游圣地与教学活动相融,让幼儿为家乡自豪和骄傲。

大足是个旅游的好去处,有闻名世界“石刻之乡”“五金之乡”的美称,我们生成的主题《我是小导游》,就是让孩子通过小导游的活动更深层次的了解我们的大足,爱自己的家乡,有为家乡自豪和骄傲之感。如一节音乐活动《小铁匠》,带孩子到龙水打铁房去参观打铁,把看到的情景编成歌曲,进一步对小五金加深了解和认识,在孩子的心里烙下大足人真了不起。在此基础上通过语言活动《我是小导游》,让幼儿收集大足的旅游景点和家乡的特产图片,并请家长丰富孩子关于大足的景点--北山石刻、宝顶石刻、龙水西湖和家乡特产--龙水小五金、宝顶冬菜、笛女酒等相关知识,在主题墙上进行环境创设,在区角中开展活动,在课堂上请孩子扮小导游介绍大足的景点和特产。他们包含热情的介绍洋溢着对家乡浓浓的热爱之情,脸上露出了自豪和骄傲。

我园开展园本课程教育活动之后,已见成效。激发了幼儿对家乡的热爱情感,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她们不但是教材的实施者,更是教材的研究者和开发者;拉近了幼儿与家长、家长与教师间的距离,使家长逐步树立了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人才素质观,促进了家园教育的互动。然而,园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课程理论基础、儿童观和教育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审议与评价等等问题。本文仅仅从利用乡土资源角度探讨了园本课程内容的开发问题,从园本课程开发的真正意义上说,本文所探讨的只是其中一个小环节而已。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围绕大足县的乡土教

7

育资源进一步深入系统地探讨园本课程开发的系统建构问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局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重庆市幼儿活动发展课程教材组编写.幼儿活动发展课程[M].重庆出版社,2005 [3] 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编写委员会编.幼儿园课程指导[M].新时代出版社,2003

[4] 佚名.浅谈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意义[EB/OL]. http://www.0-6.com.cn/2005/5- 18/171723-3.html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