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国栋
来源:《财讯》2017年第07期
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金融资源在向大城市聚集,形成金融集聚现象。从总体来看,我国金融产业发展速度快于经济发展速度,但同时金融产业发展呈现出地区差异。金融集聚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金融业自身功能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因此应该采取适当措施,使金融集聚能够发挥其空间溢出效应,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金融集聚 经济发展 地区差异
金融危机已经过去10年了,全球经济开始复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国际金融市场迅速扩张,国际资本资源流动性加快,其逐利的天性意味着资本趋于向更能创造财富的区域集聚。随着金融技术的进步,各类新型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纷纷涌现,金融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强,各类商业金融机构和金融专业人才开始向同一区域聚集,从而形成金融集聚区。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之间要素禀赋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在对我国金融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时,不能仅仅从国家总体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还应该尊重各地区发展的差异性,由此来制定能够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合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规划。
我国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现状
(1)金融业发展速度快于经济发展速度
到2016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744127亿元,经济增长速度为6.7%,这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于前列。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0%以上,近年来一直大于经济增长速度。同时,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推行,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金融业作为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也在逐年提高,金融业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过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从金融产业本身来看,银行、保险、证券业作为金融产业支柱,其发展速度较快,在金融业中仍居于主导地位,但随着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进步,其他类的金融机构也在蓬勃发展,民营银行、期货公司、基金公司以及其资产管理公司快速崛起,虽然这些公司的总体产值仍远低于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机构,但是其增长速度远远快于传统金融机构的增长速度。 (2)金融业发展在地区间不平衡,显示出东高西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基本可以分为四大区域,分别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在2016年,东部地区GDP为407741.6亿元,所占全国GDP比重也在四大区域中最高,中部地区GDP为159113.21亿元,已经远落后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了,东北地区作为面积最小的一个区域,GDP仅为52310.2,其整个区域的GDP值甚至低于广东省一个省的GDP水平,西部地区GDP也较低,为124961.99亿元。
对应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我国金融产业在四大地区的分布也表现出极不平衡的现象,在东部沿海较发达的省份,金融机构大量进驻于同一区域,各类金融人才纷纷涌入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资本的逐利性推动者金融资源向同一地区聚集,形成大大小小金融集聚区,各类基金机构、证券机构等不断进驻,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作为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省份,其金融资源则较为匮乏,除了较大城市之外,其他地区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则极为短缺。这一方面也验证了经济基础与金融产业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金融产业集聚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
(1)金融集聚通过外部规模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地区金融产业的发展,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进驻,会加快资金周转速度,为各类企业与个人提供投资与融资方面的便利,提高资本市场的流动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个人的投资风险,同时金融机构的附属性产业也开始产生发展,并为地区金融机构提供各种便利。另外,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向同一个地方集聚,会导致区域内的竞争增大,进而促使各金融机构加快金融产业创新步伐,从而提高了区域内金融产品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在金融集聚区内,附属性产业的发展完善,也可以加快金融产品的研发速度,提高产品性能,进而加速技术进步效益。总体来说,金融集聚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创新水平的提高,进而对地区的国民经济产生推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2)金融产业自身的功能对于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区域金融集聚会让地区金融产业更高效的发挥其功能,进而更好的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第一,金融产业的空间集聚一方面产生了规模经济,但同时也产生了同业竞争,金融产品的同质化要求各金融机构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水平,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通过对金融创新市场的风险管理,可有效地降低风险,促进资本流向那些推动实体经济增长的创新活动中。因此金融机构为了避免恶性竞争,会增加对创新的投入,进而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第二:金融集聚区的产生使金融机构能够有更好的机会去收集信息,降低了获取信息的成本,使得金融体系更容易识别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并为其提供融资,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推动当地实体经济的增长。第三,金融集聚能够更好的利用当地储蓄,有效的将其转化为投资,有利于金融资源的高效配置,同时引导资金流向高回报领域,提高了社会资金利用效率。第四,随着金融集聚的发展,金融机构能够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进而提供更为专业化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金融服务,服务的专业化和产品的专业化鼓励了市场交换的发展,提高了生产获益,继而推动地区的经济增长。 结论与启示
随着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我国金融集聚水平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正好吻合,金融集聚具有空间溢出效应,金融集聚水平的提高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转变社会融资方式,加大金融资源的流动效率,扩大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创新水平对金融集聚促进作用显著,且其作用随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增强。因此,加强金融服务业的研发投入,提高金融创新水平,对促进金融集聚可持续发展,并最终提高金融竞争力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张国栋,1992年4月,男,汉族,安徽淮北人,硕士研究生,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主要研究方向:金融市场与金融管理
[1] 赵晓霞.金融集聚视角下的中国大城市经济增长方式探究[J].管理世界,2014,2:174-175
[2] 丁艺、李靖霞、李林. 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省际数据的实证分析[J].保险研究,2010,2:20-30
[3] 李思霖、魏修建.我国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7,3: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