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现状及对策分析
徐永金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广东广州510935
摘 要:随着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个人存款率却出现了下降这说明我国居民已经不再单纯依靠储
蓄来增加自身财富,而是积极寻求新的财富增值方式,个人理财业务应运而生,通过分析发现我国个人理财市场虽然产品数量不断上升,规模不断扩大,但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严重,分业经营、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监管不严又了理财市场的发展,最后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个人理财;理财产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个人存款率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cnki.1672G3198.2019.30.055j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GDP一直保持
稳步上升的趋势,由1994年的48637.5亿元一直稳步上升至2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017年的827121.7亿元,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4年的3496.2元上升到2年均增幅1随着财富017年的36396.2元,0.79%,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金融资本市场也不断完善,人们
年份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亿元)GDP(48637.561339.971813.67971585195.5100280.1110863.1121717.4137422161840.2187318.990564.4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3496.242834838.95160.35425.158546280
的理财意识逐渐被唤醒,已从过去单纯依靠储蓄存款的
增值方式,逐步转向股票、债券、保险、基金等增值方式,在此背景下,我国理财行业迅速发展,理财业务也成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以及信托等各大金融机构的一项主营业务,一方面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年份
亿元)GDP(219438.5270232.3319515.5349081.4413030.3489300.6540367.4595244.4643974689052.1744127.2827121.7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11759.513785.815780.817174.719109.421809.824564.72646728843.931194.83361636396.2
表1 1994-2017年GDP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表
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
6859.67702.88472.2104939421.6
2 我国个人理财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受中国勤俭持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个人存款率本应出现一定的上涨,但从个人存款率的数据分析却发现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这可能是由于近年来受“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的影响消费增加较多,使得个人存款出现了下降,也可能是由于我国人口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人口占比持续下降导致了个人存款率不断下降.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金融产品的种类不断增多,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家庭理财方式,不再单纯依靠储蓄来增加个人财富,为了获取较高利息,股票、债券等高风险高收益受到人们的追捧,但一方面由于个人投资者相关金融知识的匮乏,对其交易品种也没有准确理解,对交易规则也不清楚;
另一方面又由于个人投资者具有不同的年龄、受教育
程度、财富量、教育、婚姻等,使得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也会不同,这会导致不同的投资者在配置金融资产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个性化的理财产品开始逐渐涌入市场,开辟了我国理财业务的新格局.
图1 个人储蓄增长率
)基金项目:本文受2公共管理”建设项目(的资助.016年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F2017STSZD01
,作者简介:徐永金(女,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1987-)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第30期
115
财经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呈现出以下特点.
规2.1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呈现出数量不断上升,
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但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严重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保持了较高水平的增长,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金融市场也日益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市场规模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无论是从发行数量,还是理财产品为银行创造的收入,都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上涨,个人理财业务在银行内的地位不断提高,但目前金融机构提供的理财产品来看,金融产品简单叠加而缺乏创新、产品重复率高,理财产品较为单一,局限于储蓄、保险、基金等的简单组合,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甚至营销模等原因,个人理财市场仍存在高息揽储、代销理财产品
宣传不实等一些问题.
3 我国个人理财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迅速增长是推动中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引擎.因此,针对我国个人理财市场存在的问题,笔者针对性的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开发个性化理财产品3.1 塑造品牌理财产品,综合运用个人理财的理论基础包括投资组合理
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及多目标投资组合理论等,做好个人理财业务服务内容的研究,树立自己特有的品牌理财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才能占领市场.此外,还应及时追踪客户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式也基本相同.此外,我国高收入群体较少,从现有理财产品来看,能满足条件的客户数量较少,而个人理财服务门槛过高,手续繁杂也是制约金融机构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桎梏.
.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竞争激烈,而分业经营又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理财观念和理财需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在“专业事情交给专业人来做”思想的引领下,很多人将自己的金钱交给银行大理,各个商业银行也从中发掘了新的利润点,不断创新理财产品,理财产品逐渐与股票、债券、期货、房地产、贵金属等挂钩,产品种类越来越多,这一方面为商业银行吸引了客户,增强了竞争力;但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理财市场的竞争程度.而我国银行、证券、保险这几个行业都是分开经营的,业务不能交叉,三个市场处于相对分隔状态,三者都只能在各自行业内为各自的客户理财,而无法利用其他两个市场实现增值.因此个人理财服务,还只能停留在咨询、建议或者方案设计方面,不能真正代理客户进行组合投资,进一步了个人理财的发展.
.3 个人理财从业人员众多,但缺乏高素质的综合理财人员
随着个人理财业务的蓬勃发展,从事个人理财业务的人员逐步增加,但由于个人理财业务门槛低,很多从业人员经过简单培训即可上岗,因此导致个人理财业务从业人员众多,但个人理财业务可能会给客户带来一定的风险,涉及的经济领域广泛,因此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它不仅要求理财人员要全面了解理财产品的各项功能,还要掌握股票、证券、保险、投资、期货、期权、房地产等各方面综合金融知识.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理财专业队伍.
.4 个人理财业务的监管体系较为薄弱
理财产品的商业属性较为复杂,而且由于理财产品发展较快,业务监管不严,使得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风险逐渐显现.但各大金融机构为了获取较高收益,对客户风险评估不到位,仅仅采取形式性或者格式化的问卷调查了解客户风险承受能力,但往往客户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对问卷调查的内容都不甚了解,只是在理财从业人员的引导下填写的信息,可能不是客户真实意思表示,往往不能真实反应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而且由于理财人员行为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健全 116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第30期
根据客户不同的风险偏好、不同的个人财务状况、不同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多种产品设计.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必须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要,才能赢得市场.
3.2 加强跨行合作,
实行混业经营居民的理财意识逐渐增强,但可投资的渠道有限,而且由于居民往往只关注利益,忽视风险,对理财的理解不够明晰,错误估计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这就导致理财计划实施与实际收益时常出现较大偏差,而我国又实行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这又使得银行无法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客户的理财需求被迫碎片化.因此,商业银行应与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加强跨行业合作混业经营,例如可通过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或者银行与基金公司组成战略联盟,打通银行进入.
3.3 提高个人理财业务的门槛,
培养专业化理财人员理财顾问服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涉及内容非常广泛的服务,因此,有必要提高理财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商业银行应定期对其进行培训,组件建一支专业的理财队伍,在掌握了扎实的金融知识基础之上,规范业务操作流程,能够迅速了解市场的变化,快速识别客户财务的各个方面,熟悉相关的金融市场及其交易机制,准确测算和分析相关的金融产品的风险性和收益性.
3.4 安全与效率并重,
加强个人理财监管客户作为理财产品的消费者,在个人理财开展过程中与经营者相比处于弱势地位,尤其对于一般不具备金融知识的客户,由于信息不对称,在投资理财产品
的过程中往往存在“零收益”、“负收益”的情况,这就要
求个人理财市场必须高度重视金融理财产品的安全,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兼顾效率,因此,个人理财的监管应在保证公平性、性和透明性的基础上制度化,建立专业性的监管制度,加强对理财产品的准入监管和风险防范.
参考文献
[1]胡斌,胡艳君.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金融理论与实践,[2]李璇.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2006,(3).J.
务现状、问题及对策[]究,[3]孙兴顺2014,()J.
财经问题研化,.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动机及影响因素5.[]商场现代(J.[4]李礼辉2015,).财富管理的市场化与专业化13.[J].中国金融,2016,(15).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