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老师,你遇过最好的老师是怎样的?”

“老师,你遇过最好的老师是怎样的?”

来源:叨叨游戏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老师,你遇过最好的老师是怎样的?”

作者:严小盐

来源:《师道》2013年第12期

SZ问:“老师,你遇到过的最好的老师是什么样的?遇到过的最好的教育是什么样的呢?”

啊,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让我想一想。 浮雕般的群像

我由于从小生长在小镇上,虽然是举国应试教育的大形势,却享用了过多的自然的教育。想到老师,浮雕似地会出现许多亲切温和的面庞,并不以哪一个极为突出的好。

始终都记得我的小学老师:她是如何带着强大的个人偏见赞颂项羽,她是如何活灵活现地描绘朱自清的月色掩映的荷塘,她是如何由“家中窝瓜被偷”事件一连布置了三天的作文(第一天按照丢瓜的人写,第二天按偷瓜的小偷写,第三天写一个可能的后来的故事)。

始终都记得高中的历史老师,他骑车从学校的大斜坡摔伤,脸皮都蹭破了,却自我解嘲地说:“国王丢了王冠,三日都不上朝。我脸都破了,还是得给你们上课”。一日,上课的时候有轻微震感,我们都安静地坐着,高大的他站在讲台上猛烈地晃动了一下。他惊慌地问:“刚才……地震了吗?”这个笑话,我后来都在讲“重心低增加物体的稳定程度”时讲给我的学生听。

始终都记得高中时那个小胡子的数学老师。他上课时的口头禅是“回头”,在一次“回头”中,他摔下讲台,和我们一起笑了1分钟。他讲课时一身是汗,一次偷偷跑到教室外面脱去衬衫里面的汗衫,大概是因为急着跑回来上课,他把半袖衬衫里外穿反。一次连了两节大课,他烟瘾发作,点燃之后放在手里,讲题兴起忘记了,被烟烫了手,又和我们一起笑了。 始终都记得那个满脸大括号小括号的高中语文老头。他真的好有风格,一整个学期的作业都是写作文,一个星期写一篇文,反复琢磨,范例、初写、评讲、复写、学生互评、再写、展出新范文,写到最后我们全变成了议论文高手,而且都能在白纸(不打格)上成文。 始终都记得我高中的英语老师,她自己高中毕业教高中,纵容我在她的课上做任何事,包括高三那年看5遍《红楼梦》——只要你会怎么样都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始终都记得我的高中班主任。我有一次迟到,很担心被批评。他问:“你怎么迟到?”我说:“睡觉了。”他问:“你家没人叫你?”我说:“我妈也睡了。”他说:“你们家祖国江山一片红啊!回去吧。”

始终都记得一个初中时很不喜欢我、但到了高中却经常夸我的老师,她那种爽朗的想什么说什么、丝毫不怕自省、不怕对学生低头的作风,给我很多的思考。

始终都记得一次我感冒发抖,一个不教我的、可以说素不相识的男老师背我下楼梯。后来很多年,他当了校长。他并不教主科,可见他的人性魅力超越了人们普遍价值观上对成绩的追求。

始终都记得这些温柔待我的老师。

一个人曾经被这世界温柔地相待,就会对这世界比较温柔。 我受到过的“自然”教育

高中时,学校的口号是:“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毕业”。学校特别重视会考,因为我们的生源和城市里的根本没法比,高考是不占优势的。于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会考成绩特别好,九门会考中至少五六门优秀其余良好。我记得我是八门优秀,有些不偏科的同学九门全优。这无形中造成了什么呢?——一个人最大可能的更好的发展;一个综合起来都比较夯实的基础;一个在高考中失利都不会失掉的自信心。

我疑心以那个时候的教学水平是想不到素质教育的,只不过阴差阳错地抓起了素质教育。其实我们哪一个人要去做数学家?哪一个人要去做文学家?哪一个人要做科学家?大部分的人只不过是做了劳动者。所以用难题把大家弄晕不是我们高中老师的追求,让我们都在会考的层面上“优秀”才是。

上高中那几年,住校的同学们过得都很苦,整日吃海带豆腐汤或者是酸菜豆腐汤。班级的灯是长明灯,最晚睡觉的人还没有走,早起的学生又来了。就连我这样的怠懒人物,也每天自动地做两套卷子,一套物理一套化学。没有人要求我们这样做,全是一种自愿。而且高中时,我没有见过一个同学厌学。事实证明我的那些高中同学,即便没有考上大学的也都过得很不错。

我是真正自由复习过的人。在最紧张的考前,四五个老师在教室里逡巡着一对一地答疑,不会抢一节课来个高效省时的一言堂。在不那么紧张的自习课上呢,可以写作业、可以看闲书、也可以画画,我曾经喜欢用老师的粉笔刻小人,用水彩笔画出眉目、头发和衣服。 最自由的复习是什么样子的?我猜大家都会羡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的中学有一片杨树林,有林荫下的一亩方塘,有一片草地。三两好友,拎着椅垫随处而坐。一起看书,互相提问,为某个问题辩论,多难多重都似乎变得轻快。 你会见到悠游吃草的白马,和悠游地自由复习的学生。

风很自由地在林间草间摇来晃去,似乎可以听见自然的吐纳呼吸。 而人正如风一样自由。 呼兰河的隐性课程

我大学读的那所学校叫做呼兰师专(现在已经成为了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分院)。那座神秘的古老的小城,是可以承载很多故事的所在。因为一个左翼女作家萧红,呼兰蜚声中国。所以这座城、这个校园都平添了诗意。 人与学校相遇,实在是一种缘分。

师专的伙食非常好。食堂的师傅个个和蔼,生怕女孩子好面子吃不饱,就多给饭,二两像半斤。有人办婚宴,就把剩余的炸刀鱼呀等等以低价卖给我们这些穷学生。端午节还有免费的鸡蛋和粽子发放。

我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做过文艺、团总支副,做过广播站的编辑,加入萧乡文学社团,向一个狂人学习过武术、耍过大刀。我的团支部曾经获得过哈尔滨市级优秀团支部,自己连年被评为优秀团干部。在呼兰师专最光彩的一件事,就是作为主辩手和我们物理系的同学战胜了强手中文系,获得了那一届辩论赛的唯一一个最佳辩手,这实在太快意了。 虽然学习成绩并不好,但是系里的老师们对我都很好。当时的系主任李平非常善于做学生工作。他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说过很多恰当的话,很多时候这些话变成了润滑油、变成了催泪弹、变成了忘情水、变成了壮行酒。在为我们送行的大会上,他眼睛湿润地笑着说“我们要喝点酒,但是我们要多而不醉,晕而不倒”,那种理解、那种理性、那种包容、那种克制,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曾经做过很多的努力,想要把我留校做辅导员。造化弄人,没能成功。后来又想过一次把我调回去,却又因为种种壁垒没能实现。可是,这对我已经很温暖很慰藉。有时候,人并不是需要一些外物和实现来满足,而只是需要那样一种被欣赏被了解的自我认同感。

曾经有一位伯乐觉得我是千里马,这足以在我自卑的时候唤起我一点点的信心。李平老师现在已经成为了李平教授,可是他一直很平易很贴心,我们也保持着联络。有时教学上遇到疑难,我会给他打电话,有时难过也想到这样一位编外的父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感谢那一条河水的滋养,生命时常水润丰盈。 亲爱的SZ,我的答案,你满意吗? 责任编辑 赵霭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