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作品的版权困境与对策研究
来源:叨叨游戏网
论坛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作品的版权困境与对策研究 张荣恺 陈志磊 (作者单位:1.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2.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新媒体时代,新闻侵权呈现出数量众多,方式更加隐蔽的趋势。究其原因,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作品维权存在的制度 缺口依旧;新媒体语境下,借助先进技术与新兴平台,新闻侵权主体更加复杂,“深度链接”“网页快照”等新兴侵权方式使追 责愈加困难。因此,制定行之有效的新闻作品版权保护对策迫在眉睫。 关键词:新闻侵权;新媒体;新闻作品版权 我国的新闻作品版权保护起步较晚, 网络作为新兴事物不被重视,为使大众 权利人须采取第三方公证取证,成本较 群体版权意识淡薄,且由于相关司法解 信息获取方便快捷,传统媒体长期以低 高;同时,由于互联网传播迅速,辐射 释不明晰,行业内侵权现象频发。新媒 廉价格或免费为其提供内容,定价多为 面广,新闻侵权行为一旦发生,影响难 体时代,借助先进技术与新兴平台,新 “约定俗成”。新媒体崛起后,旧时的 以消除 ]。而一场版权官司得诉讼费用是 不菲的,但赔偿金额又远不能与诉讼费 闻侵权呈现方式愈隐蔽、追责愈困难的 定价机制严重损害了内容供应方的利益,趋势。针对新媒体时代新闻作品版权困 相关群体呼吁提高定价;同时,随着一 用匹配——参照版权行政管理部 境的呈现与保护难度的增加,我们有必 些不依赖于传统媒体的网站开始拥 门制定的付酬标准计算标准,根据该规 要从探究新闻作品版权保护困局的原因 有采访权(如财新网),网络媒体也开 定,支付基本稿酬不足千字部分按千字 出发,逐步探索出一条新媒体时代新闻 始变成被侵权的对象,同样需要合理的 计算。按照每千字(30~100元)的2~5 作品版权保护的方法。 定价机制保护其利益。但问题也随之产 倍认定,由此可见,维权成本远高于维 1.3版权意识淡薄与侵权形式多 新媒体技术的使用使新闻作品侵权 形式更加多样,方式更加隐蔽,是新闻 。 1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困局 生,定价由谁决定、以何为标准,保护 权收益 J1.1法条含混与定价模糊:眼球经 作者著作权与便捷大众信息获取如何权 济下的制度缺口 衡,这都是“定价机制”难以出台的原因。 样:“避风港”下的“深度链接” 1.2群体众与追责难:高维权成本 中国媒体对新闻的报道经历了从报 这种演进与当代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现 道新闻到制造新闻再到策划新闻的演进, 下的侵权乱象 拥有内容生产能力的新媒体本质上 维权面临的重要难关。近些年,不少新 实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制造出“博人 与传统媒体一样,是内容的提供者,同 闻聚合类网站纷纷卷人版权纠纷,除最 眼球”的新闻,行业内部分媒体或个人 样面临新闻作品的版权问题,侵权事件 著名的“今日头条”外,还有百度新闻、 在利益的驱动下频频出现新闻侵权。此 频发但维权困难。这与互联网时代新闻 中搜搜悦、ZAKER、鲜果及抽屉等。此 外,由于我国著作权法实施较晚、不够 传播的平台与技术所发生的巨变有关。 类网站自身并不生产内容,而是通过“深 完善,版权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 传统媒体时期新闻作品的版权问题通常 度链接”,跳过被链网站的首页,直接 问题,其中争论最多的莫过于对“时事 仅与有关部门登记在册的专业媒体有关, 呈现新闻具体内容,虽然极大优化了用 新闻”的定义。 侵权主体数量少、较明确。但新媒体的 户的个人体验,但却影响了被链接网站 而“深度链接”下新闻侵权模式的形 根据中国《著作权法》第22条第3 发展在丰富新闻传播途径的同时降低了 的品牌效应与原创版权【4】。 项:“著作权不适用于时事新闻。”因此, 新闻从业者的门槛,信息生产者鱼龙混 判断是否构成侵权的关键在于判断是否 杂,如未登记的各种网站、海量的自媒 成,源自于对“网络避风港原则”的滥用。 属于“时事新闻”。在2013年修订版法 体等,新闻作品侵权主体日趋复杂。侵 2006年7月1 13,《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 律中, “时事新闻”的定义被进一步精 权后,若要追责,就比较困难。原因有 条例》(下文简称《条例》)正式施行, 确为“单纯事实消息”,但仍不够明晰。 两个:一是互联网技术具有的快速删除 并明确规定了网络传播领域的“避风港” 侵权者眼中的“单纯事实消息”在版权 等特性,使有关事件在追责时面临极大 原则。其具体内容在《条例》第14条至 人看来往往凝聚了其信息选择视角、写 困难;二是新闻侵权维权程序复杂、成 23条体现,参考国际通行做法,建立了处 作技巧等具有强烈主观色彩和独创性的 本过高。在新闻侵权事件发生后,权利 理侵权纠纷的“通知与删除”简便程序, 内容 ”。 人通常在调解失败后选择诉讼,而此时 即网络服务提供者为服务对象提供信息存 与“时事新闻”判断同样困难的还 侵权内容往往已被删除,使权利人陷入 储空间,供服务对象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 有如何制定合理的“定价机制”。早期 举证不能的困境。若诉讼前进行取证, 90 提供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在接到 权利人的通知书后,根据本条例规定删除, 数据库的思路,细化规则、建立规范,发 出新闻作品的版权困境。 不承担赔偿责任圈。这大大减少了搜索引 挥集体管理组织的桥梁作用,从而促进版 其次,要厘定相关概念,以保障大 擎公司承担法律责任的概率,有利于以搜 权交易良性进行。 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为准。法律的精神在于 索引擎公司为代表的许多互联网企业正常 2.2技术层面:运用DRM技术和 为实现利益最大化设计效果最优的制度规 业务的开展;同时,《条例》对于不构成 Robots协议等保护新闻作品版权 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描述尚不够明 则。当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难以调和时, 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 Rights 应以保障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为准。信息 晰,且发现后进行删除可免责,这便成为 Management,DRM)是随着电子音视频 与新闻自由的价值应该高于版权利益,因 新闻侵权行为可以利用的漏洞。并逐步演 节目在互联网上的广泛传播而发展起来 为前者是所有人的基本权利和公共利益, 变成部分网站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挡箭 的一种新技术,其工作原理即利用密钥 后者则只是部分人的财产性利益川。因此,唯有市场主体的商业利益做出让步,才能 下,许多新闻从业者采取先侵权,之后等 从而保护节目版权。此外,通过设置 使大多数人的新闻与信息自由得到保障。 牌,因为在明知可能造成侵权事实的前提 对内容和传输过程进行加密和防复制, 候侵权通知的做法,若有关部门不通知, Robots协议来防止链接的技术也已被广 单纯事实信息不能受到版权保护,专门的 则侵权责任人不负任何责任,如有关部门 泛采用。为了更好地保障内容优势、防 内容聚合商在没有借助“深度链接”等技 通知了,则立即删除相关文章,同样可以 止侵权,新闻作品权利人可以在发表版 术弱化了被链接者的市场地位时,不应让 达到免责的目的,但侵权事实甚至伤害已 权声明的同时,依据Robots协议,通过 链接和聚合者为事实信息的使用承担版权 经达到了。这也暴露了我国新闻从业人员 设置robots.txt文件,禁止搜索引擎蜘蛛 责任。因此,在厘定相关概念时,要以保 与广大受众版权意识淡薄的问题。版权事 程序抓取并生成“网页快照”。关诚信,诚信事关社会风气。版权问题影 障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为准,从而在实现信 另外,平台自身的技术审核也能够 息自由前提下的利益平衡。 新媒体技术方兴未艾,新的传 响范围极广,小到个人利益,大至社会发 为版权保护提供便利。2015年1月,微 3结语 展,因此,制定行之有效的新闻作品版权 信公众平台上线原创声明功能,该功能 保护对策迫在眉睫。 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大发展, 可以对平台内申请“原创声明”的文章 播模式、产品形态层出不穷。可以预见, 文章添加“原创”标识,并纳入原创文 品的版权保护带来新的挑战。技术本身 2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作品的版权保护对策 进行智能比对。通过比对,系统自动对 未来传播技术的发展仍将不断给新闻作 彻底改变了新闻作品的复制与传播方式, 章库。当其他微信公号发表的文章与已 无可厚非,只有对技术的不当利用才会 使许多致力于提供高品质原创新闻产品 发过的原创文章相似时,系统会为其文 出现侵权行为。“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新一轮的竞争中 章自动注明出处并发送站内信通知原创 司法者要站在利益平衡的角度,引导媒 举步维艰。“版权为王”应该成为互联 者。若原创者提出申诉,经微信公众平 体尊重版权,维护新闻作品合法版权与 网时代的共识,而信息自由与版权利益 台查实,微信会对该抄袭行为实施从删 公平竞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也应优 也应该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平衡点。 文警告到永久封号的不同惩罚措施。 势互补、合作共赢,因为信息的无障碍 2.1媒体层面:提升版权意识,制 度技术双拳出击 从媒作与生产新闻的意识层面 2.3制度层面:明晰关键概念,完 传播与新闻自由的价值才是版权保护的 善相关制度法规 应有之义。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司法解释 参考文献: 看,增强版权意识,建立健康有序的新闻 和行规。除了上文所提到的“时事 作品产业授权链是当代新闻版权保护的重 新闻”外,“合理使用”“法定许可” …1翟真.版权法中“时事新闻”概 念探疑Ⅱ].国际新闻界,2013(4). 【2]裴贤.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版权 要路径。移动互联时代,版权保护正在并 等原则的司法解释同样存在诸多模糊地 且还将发生一系列性的变化。提升版 带。一些媒体根据上述原则所采取“择 保护及对策Ⅱ].传播与版权,2015(8). 权意识,正视版权价值,仍然是新媒体语 出模式”(opt—in)(即有选择地不链接, [3】邹举.微博版权冲突及其治理Ⅱ】. 境下,保护新闻作品版权的第一要义。 如果内容提供商网站没有设置禁止搜索 国际新闻界,2012(3). 【4】邵国松.新闻聚合的版权问题研 传统媒体要通过积极发布新闻作品版 和链接的Robots协议,搜索引擎就会利 护的主张,提高媒体同仁和社会公众的版 实质可谓“视沉默为允许”)的版权策略, 政主管部门投诉,或向起诉,提升版 时代,对新闻作品使用的频率和规模以 权反侵权公告、声明等方式,彰显版权保 用其爬虫软件抓取内容并予以链接,其 究D1.南京社会科学,2015(5). [5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网 5][6]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版权调研课题 权意识;针对侵权行为,要及时向版权行 使版权保护变得愈加困难。移动互联网 络传播权保护条例[AI.2006. 权保护水平。另外,可成立媒体版权保护 及对原创性作品开发出来的产品的梯度 组.关于版权的那些事——新闻产品版权 .中国记者,2016(1). 联盟,建立健康有序的新闻作品产业授权 和深度会空前增加,这要求对作品使用 保护的现状与未来Ⅱ】【7]宋慧.互联网时代:信息共享考 链,这一点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 的法定许可要适应这种新的版权使用状 同样适用。大数据时代,数据库版权是媒 况嘲。因此,进一步完善相关司法解释和 验法律智慧——有关在线新闻聚合的思 .新闻爱好者,2015(1). 体新闻报道获利权的实现路径,遵循使用 行规,有助于在新媒体的语境下走 考Ⅱ】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