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年第17卷第2期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分析
□陈青生
【内容摘要】在互联网金融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电子结算业务新经济异军突起,我国的第三方支付业务以燎原之势迅速发
展。归其原因无外乎第三方支付将传统银行的支付与结算功能便捷化、低成本化,因此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商业银行与其形成了既竞争又合作的复杂关系。本文主要针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及银行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金融【作者单位】陈青生,江苏理工学院
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高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蓬勃的互联网金融行业都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不断壮大提供了契机。第三方支付平台蓬勃发展的同时,不断发展衍生出了包
微付通、财务通等一系列新型产品。近几年是中括支付宝、
国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的黄金年,不仅行业整体交易量节节上升,其增速更是翻了一倍多。
二、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第三方支付平台对银行的中间业务产生替代效应。商业银行传统中间业务主要就是通过为客户提供相应的服联动的服务机制。低层级老年群体在就业、医疗、法律服务方面的需求应给予尊重并尽力满足。
针对身体健康的中低龄的低收入老年群体,因其受教育程度较低,可提供家政服务业、便民服务等就业机会,鼓励其
改善其生活质量、减轻负担。针对高龄不能自再就业,
应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护理服理的低层级老人,
健康咨询、托老服务等,实行无偿服务或者低费、廉价的务、服务。
(二)吉林省中层级老年群体居家养老服务策略。中层级老年群体由于收入稳定,在居家养老服务上可采取有偿服务以减轻负担,为提高服务专业化水平,可引入居家养老服务专业机构参与。
中层级老年群体社会参与感比较强烈,可以鼓励其成为
成为高龄老人的服务护理员或者义务宣传员,社区志愿者,
提供宣传服务,健康咨询服务,法律服务等,服务可以是免费或者有偿服务。针对该阶层的高龄非健康老人,日常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必不可少,同时应掌握专业的护
家政服务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能够为老人提供精神理、慰藉、临终关怀,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资金主要由老人自己
丰承担。同时社区可以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
富老年群体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吉林省高层级老年群体居家养老服务策略。该阶层老年群体物质生活富足,对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要求较高。可利用市场机制引入专业养老服务机构走进社区、走进老人家中为其提供服务,由老人自己或家人承担服务费用。服务
务而收取相应的手续费,但其服务随着时代的发展弊端越来
越明显。与此相对的是第三方支付平台近几年不断创新自我推出各类新产品与方便快捷的服务,替代了大量的银行传统中间业务,银行的传统中间业务市场正受到第三方支付平
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台的不断侵蚀,
1.第三方支付平台推出价格更低或服务更好的新型服务项目。一直以来,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服务的收费领域没
收费名目较为杂乱,甚至其中还会出现乱有建立明确体系,
收费与重复收费的情况。第三方支付平台以此为契机,提供
优质的服务,以此来扩大市场。清晰的收费名目,更加便捷、
除日常生活照料、护理服务、法律咨询、家内容也应多样化,
政服务等方面,注重高阶层的老人精神层面的需求,大力发
“老伙伴计划”“结对关爱网”展精神慰藉类服务。可通过和
等措施,让低龄与高龄老年人互相结对,实施一对一的服务
既有针对性又有长期延续性,能够较好地改善老年人方式,
的生活质量。充分满足高层级老年群体居家养老个性化需
提供高服务质量。求,
针对高阶层中的高级知识分子、高级技术专家等老人,给予充分的尊重并提供发挥其余热的舞台,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专家营造良好的环境,尊重和珍视他们为社会作出的贡献。比如聘请他们担任社区高级专家或者顾问等
开展各类培训、讲座、交流等活动,提高大众专业知识、角色,
健康医疗知识、法律知识。还可以利用高阶层老年群体的社
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改进社区老年人居家会资源和影响力,
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参与社区建设。
随着老年群体对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个性化需求的提高,单纯依靠、社区、家人已无法满足其居家养老需求。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导作用,将成为居家养老服务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1]——基王琼.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J].人口研究,2016,1于全国性的城市老年人口调查数据[
[2].国杨燕绥,张芳芳.不同的老龄化,不同的发展模式[J]
2012,1际经济评论,
·66·
Industrial&ScienceTribune2018(17)2透明的信息公布,无疑都让其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支付方式。客户只须
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便可以进行相关操作,
不必支付相应的手续费更不必为了免除手续费到相应的银行去新开账户。
2.第三方支付平台弥补了商业银行目前难以满足的客户新型需求。迅猛发展的商业经济,必然促使我国支付方式要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促使其朝着便捷化的趋势发展。为了
应对这个便捷化的趋势,
支付工具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传统的纸币迅速性地转为电子虚拟货币;支付风险也在发生变化;集中化程度越来越高;支付成本逐步上升成为焦点。第三方支付平台为适应此类变革,不断创新,与时代的技术共同进步,如今其已经突破了时间与地点的限
制,客户随时随地都可以享受金融服务。反观目前商业银行,虽也提出相关改革措施,但效果甚微,并无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
客户体验差,必然会造成客户的流失3.第三方支付平台凭借其对金融业务市场趋势的准确把握及时推出新型业务。第三方支付平台凭借其对金融业务日趋便捷化趋势的正确把握,对市场拓展的能力,掌握的信息资源,已经突破了只做普通支付业务的范畴,开始逐步涉足相关综合支付业务,并且开始渗透到其他金融行业。伴随着日益发展与规范的民间市场,传统的银行贷款业务领域
也开始被第三方支付平台所蚕食,
第三方支付平台在融资方式上积极改革,专注于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以及配套的管理解决方案。
(二)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产生了分流效应。第三方支付平台由于其市场的不断扩大,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必然会突破开始阶段的支付中介的束缚,产生一定的沉淀资金。这些沉淀资金的主要来源就是客户对其平台的信任,
将一部分资金存放于其平台,这样第三方支付平台就开始变相经营银行的传统存贷款业务。而相关金融的进一步宽松,则更是加剧了此类苗头的发展,金融监管部门已经逐渐向第三方支付企业开放传统金融领域某些
业务,的放宽有助于激励传统金融行业突破目前所遇到的瓶颈、转变传统的思维观念,优化服务理念,完善服务体系。此举为第三方支付企业打开了新的市场,让第三方支付业务有更加广阔的平台展示自身的经济活力,促进传统银行
与其合作双赢;同时,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介入必定会对银行的传统业务形成分流。
(三)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商业银行的客户源产生了动摇效应。在便捷化的程序与人性化的服务方面,传统的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相比明显不足。商业银行是以经营传统业务为主,风险管理文化已根深蒂固,用户体验方面明显不足,
在客户资源方面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第三方支付机构突破银行的传统交易模式,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支付中介,银行无法掌握客户的资金流信息。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却通过推广APP、公众号等活动掌握了大量用户的基本信息,通过这些数据分析消费者的消费信息,如消费偏好、消费类型、消费地区,以此来预测客户未来的需求变化趋势,推出适合各类消费者的业务,吸引新客户,保持老客户的认同感,还可以独掌客户的基本信息。
三、商业银行应对第三方支付日趋发展的措施(一)加强银行业务创新服务,优化客户体验。第三方支
Industrial&ScienceTribune2018(17)2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年第17卷第2期付平台目前发展势头迅猛,发展前景良好。但也要认识到,
第三方支付主要从事小型账目的支付,主要客户定位为小微
企业,
商业银行在整体支付领域中的核心地位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撼动,商业银行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不过作为商业银行仍然需要有所作为,在业务上要加强创新,转变业务模式;在服务上加强优质服务,完善便捷体系;在客户体验上要以客户为中心,优化客户体验,打造服务型业务。
(二)优化资金存放管理,实现双方共赢。备付金存款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存在的现象,第三方支付机构选择此类银行是为了将不可预见的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这无疑是双方合作共赢的机遇。举例来说,作
为第三方支付中介的巨头—
——支付宝目前已经选择工商银行作为其备付金存管银行,工行因此将获得一种新途径的资
金来源,
而在确定工行作为备付金存管银行的同时,支付宝还与工商银行进行长期的张略合作,不断深化双方合作深度,加强联系,促进双方经济长远发展。商业银行加强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全面合作,不仅为其相关行业提供新鲜的活力更为其业务扩展了新型市场,第三方支付机构利用此次合作也将会得到“无门槛”进入某些行业的机会,促进了双方合作共赢。
(三)促进信息资源流通,重视小型借贷业务。第三方支付机构准确将自己定位为着力解决商业银行以往忽视的小微企业融资这一领域的融资机构并取得了成功的效果。通过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商业银行可以免去花费的人力、物力去掌握这一领域的信息资源,从而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发展新型的信贷模式。这种合作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而言,既可以扩大自己的经济来源,又可以控制风险规模。四、结语
在如今这个创新的时代,互联网新经济凭借其紧跟时代潮流的特点市场占有额节节攀升,银行传统业务正受到前所
未有的压力。因此银行必须要不断强化产品创新,
进一步完善多元化支付体系,优化服务,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市场战略,通过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与信息共享,利用自身品牌与资金优势建立核心竞争力,实现商业银行的成功转型与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1]徐可奇.第三方支付抢食手机跨行转账业务[N]
.青年报,2013-4-92]杨涛.第三方支付在撼动银行地位[N].长江商报,2013-3-20
3]龚萱.银行暗战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染指泛金融业务N].华夏时报,2013-2-44]吴琪.银行业与第三方支付的博弈困境[
J].三联生活周刊,2010,95]董俊峰.竞合谋变: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前世今生[N].第一财经日报,2013-3-16]王茜,欧婷.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的竞合关系分析[
J].中国外资,
2011,187]俞艳波.第三方支付下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团[J]
.金融管理与研究,
2011,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