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华南理工大学近五年国内专利公开与授权情况的文献计量分析

华南理工大学近五年国内专利公开与授权情况的文献计量分析

来源:叨叨游戏网
空垦室曼!! ! :! ! ! !堕 ! 坠!望2 2 ̄(Vo1.10.No.2) 华南理工大学近五年国内专利公开与 授权情况的文献计量分析 王庆涛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从总体变化趋势、专利分布领域和发明人构成3个方面,对华南理工大学2007 —2011年间公开专利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了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创新活动的时间规律、 领域分布、合作情况和发展趋势等,以便更好地了解与掌握华南理工大学近五年的专利科研情 况和发展趋势,对学校科研管理及开展科研教学提供专利文献分析依据,为华南理工大学积极 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及制定科技创新提供助力。 关键词 专利 文献计量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From the overall trend,patent distribution field and the inventor,the paper analyzes of open patent data of th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 2007—201 1 year,and flummal ̄. zes innovation activity time rule,field distribution,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words:Patent,Bibliometrics,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华南理工大学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 学”,同时在公开日栏中输入“2007 to 2011”, 大学,1995年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进 检索出华南理工大学2007—2011近五年公 入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行列, 开的所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 2001年,实行新一轮部省重点共建,学校进 计专利。然后将检索的数据进行下载统计, 入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985工程”行列…。 对无效专利进行了剔除,采用专利分析软件 本文采用科学的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华 进行统计分析 J。 南理工大学2007—201 1年间公开专利数据 本文数据采集限定说明:1)以国内专利 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与掌握华 为统计对象;2)涉及的专利申请量以公开的 南理工大学近五年的专利科研情况和发展趋 专利数量为准,没有公开的不予计算;3)以 势,对学校科研管理及开展科研教学提供专 职务专利为统计对象,不包含非职务专利; 利文献分析依据,为华南理工大学积极推进 4)剔除了无效专利(专利法律状态:撤销或 知识产权保护及制定科技创新提供助 视为撤销) 力。 2统计结果与分析 1 数据收集 我国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 本文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知识产权局和广 计3种类型。其中发明专利技术含量最高,具 东省知识产权局的官方公开数据。资料收集 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据统计,从 方法如下: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高级检 2007—2011年,华南理工大学被公开的专利 索页面,在申请人栏内输入“华南理工大 申请数量为2767件,申请人数为164人(平 王庆涛:华南理工大学近五年国内专利公开与授权情况的文献计量分析 2l 均专利数为16.87件),发明人数为3423人 占22.73%;外观设计专利53件,占1.92%。 (平均专利数为0.81件),大组数为1374(平 华工申请2480件,占89.63%,与外单 均专利数为2.O1件)。其中:发明专利为 位合作申请287件,占10.36%,合作单位有 2085件,占75.35%;实用新型专利629件, 163个(包括高校及企业)。详见表1。 表1专利整体统计分析 ~——\ 分析项目 专利数/ 申请人数/ 发明人数/ 大组数/ 分析对象~—\ 占总百分比率 平均专利数 平均专利数 平均专利数 所有专利 2767/10o% 164/l6.87 3423/0.81 1374/2.O1 发明和实用新型 27l4/98.08% 164/16.55 3374/0.8O 1355/2.O0 发明 2085/75.35% 146/14.28 303l/0.69 l196/1.74 实用新型 629/22.73% 51/12.33 1152/0.55 548/1.15 外观设计专利 53/1.92% 2/26.5O S9,Q.90 l9/2.79 从上述总体统计数据可见:1)专利数量 组合作紧密、人才济济,具有很强的科研及攻 量高,达到2767件,发明专利占绝大多数,达 关能力;4)专利大组数达到1374,专利覆盖 到了75.35%,说明申请专利的科技含量高; 领域广,科研工作十分细化,各个学科研究既 2)申请人数(专利权人)众多,为164,多为高 有深度又有广度。这些是和华南理工大学多 校及校外企业,证明华南理工大学与外单位 年来长期推行实用科研的发展策略是分不开 合作紧密,很多专利都是高校和企业横向项 的,这也是广东本地企业对知识产权强烈需 目的科研成果,而横向项目又是最紧贴市场 求的体现。 需求的;3)发明人数多,为3423,专利成果大 2.1 专利的总量变化趋势分析 多不是个人名义申请,而是科研团队集体申 专利的总量变化趋势分析详见表2。 请,说明华南理工科研合作开展得很好,项目 基于2006年的专利增长分析见表3。 表2专利总量趋势分析 、、分析对象\—\申请年份  占百分比 2OO6/ 占百分比 2O07/ 占百分比 20o8/ 占百分比 2oo9/ 占百分比 201Q, 占百分比 201l/ 所有专利 375/l3.55% 569/20.56% 576/,2O.82% 833/3O.1O% 396/14.3l% 771/O% 发明和实用新型 375/13.82% 569/20.97% 576/21.22% 784/28.89% 392/14.44% 770/O% 发明 259/12.42% 429/20.58% 434/2O.82% 6o9/29.21% 349/16.74% 652/0% 实用新型 116/18.44% 140/22.26% 142/22.58% 175/27.82% 43/6.84% 1l8/0% 外观设计专利 0/0% 0/0% O/O% 49/92.45% 4/7.55% 1/O% 注:1)上表中只标注了申请年份为2006—2011年,还有个别专利的申请年份为2005年之前,由于数量较少,就没有列在表 中;2)按照我国的专利申请制度,专利一般是在申请日后18个月内申请公开,所以目前的统计中,已公开的2011年申请专 利数为O,为便于比较,现按申请日期为2011年补人数据,占百分比部分保留O%,以示区分。 表3专利增长分析(以2006年为基年) ~、、、 2006/基年 2007/增长率 2008/增长率 2009/增长率 2010/增长率 201 1/增长率 设计专利)望霉(.发明和实用新型,不包括外观  375/1 569/51.73% 576/53.6O% 784/l09.07% 392/4.53% 770/105.33% 发明 259/1 429/65.64% 434/67.57% 609/135.14% 349/34.75% 652/151.74% 实用新型 116/1 140/2O.69% 142/22.4l% 175/5O.86%  ̄3/一62.93% l18/1.72% 注:1)由于外观设计专利较少,故未分析外观设计专利变化趋势;2)已公开的2011年申请专利数为0,为便于比较,现按申 请日期为2011年补人数据。 丝 主鱼室曼!! 生 ! 塑羔 望!望)2012年第2期(vo1.10.No.2) 由表3中可以看出:1)发明专利申请量 撤销实用新型专利),同时实用新型专利的 科技含量也明显低于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 (专利总量)都较2006年基年有较大增长, 2009年、2011年出现两次增长高峰,增长率 分别达到135.14%(109.14%)和151.74% (105.33%),呈现出双谷双峰的缓步增长趋 利被发明专利替代,也反映了华南理工大学 的科研能力从“制造到创造”,在逐步推进科 研创新。 2.2专利分布领域分析 势,这是由于科技工作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专 利申请及公开周期也较长,故呈现出这种增 长趋势;2)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是逐渐降 根据国际专利分类体系(IPC),所有专 利被分为部类。分别为:A.人类生活必 低的,在2010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这是由 需品;B.作业、运输;C.化学、冶金;D.纺织、 于随着华南理工大学专利总量的稳步增长, 造纸;E.固定建筑物;F.机械工程、照明、加 实用新型专利的比例相应降低,另外专利权 热、武器、爆破;G.物理;H.电学。 人有同时申请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来获取专 2.2.1三种专利IPC构成 利保护的申请策略(授予发明专利权时主动 表4 IPC部分布分析 \IPC弗 A总量/ B总量/ C总量/ D总量/ E总量/ F总量/ G总量/ 分析对象、\ 占百分比 占百分比 占百分比 占百分比 占百分比 占百分比 占百分比 发明和实用新型 330/9.81% 553/16.44% 942/28.Ol% lO6/3.15% 6o/1.78% 289/8.59% 585/17.40% 发明 297/11.42% 389/14.96% 873/33.56% 83/3.19% 37/1.42% 156/6.00% 417/16.03% 实用新型 33/4.33% 164/21.52% 69/9.O6% 23/3.02% 23/3.O2% 133/l7.45% l68/22.O5% 附表4中可以看出,IPC部类c(化学、 工大学作为传统理工科强校的表现,轻工技 冶金,28.01%)、G(物理,17.40%)、B(作 术与工程、建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 业、运输,16.44%)、A(人类生活必需品,9. 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水平进 81%)、F(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入全国前十位。 8.59%)都具有较高的比例,这正是华南理 2.2.2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IPC变化趋势 表5 IPC变化趋势《按照比例由高到低排序J 分析对象、、 —\2006/基年 2007/增长率 2008/增长率 2009/增长率 2010/增长率’ 201 1/增长率 C化学、冶金 280/1 540/92.86% 513/83.2l% 722/157.86% 363/29.64% 252/一10.0o% ,G物理 128/1 202/57.8l% 246/92.19% 287/124.22% 135/5.47% 190/48.44% B作业、运输 l95/1 222//13.85% 252/29.23% 28O/43.59% 144/一26.15% l55/一2O.5l% H电学 93/1 223/139.78% 238/l55.91% 332/256.99% l12/20.43% l18/26.88% A人类生活必需 145/ l3l/一9.65% l68/15.86% 268/84.83% 140/一3.45% l10/一24.14% F机械工程、照明 102/1 l18/15.68% 75/一26.47% 22l/1.17% 64/一37.25% 52/一49.02% D纺织、造纸 19/1 36/89.47% 34/78.95% 76/30o.00% l8/一5.26% 32/68.42% E固定建筑 18/1 20/11.1l% 2O/l1.11% 23/27.78% 25/38.89% l6/一l1.11% 注:1)已公开的2011年申请专利数为0,为便于比较,现按申请日期为2011年补人数据。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华南理工大学近五年 2009年也都保有较高的增长速度,达到 来各部专利,申请变化量的情况。c部在 57.81%、92.19%、124.22%;B部在2009年 2007—2009年都保有较高的增长速度,达到 也有较高的增长速度,达到43.59%;H部在 92.86%、83.21%、157.86%;G部在2007— 2007—2009年也都保有较高的增长速度,达 王庆涛:华南理工大学近五年国内专利公开与授权情况的文献计量 析垫 到139.78%、155.91%、256.99%;A部在 G部、H部、D部都有较高的增长率,而相对 的c部、B部、A部、F部、E部出现相对的负 增长。这代表学校科研的重心领域的调整与 转移。 2009年也有较高的增长速度,达到84.83%; F部自2007年申请量逐年降低,这是由于近 年来国内外经济持续萧条,重工业利润偏低, 可创新领域逐渐减少,导致科研人员研发重 心发生转移;D部在2007—2009年也都保有 2.2.3专利技术领域的分布 根据国际专利分类与技术领域分类对照 表,通过分类号可将华南理工大学的发明和 实用新型专利划归为多个技术领域,本文选 取排名最为靠前的20个领域进行统计分析, 见表6。 较高的增长速度,达到89.47%、78.95%、 300.0o%;E部各年发展速度缓慢,基本维持 缓慢增涨,这是由于建筑领域与其他专业领 域不同,很难申请专利,也很难用专利申请量 来衡量建筑行业的发展;2011年,可以看出 排名 1 水、表6专利技术领域分布 名称 废水或污水的处理 大组 C02F3/00;C02F1/00; c02F9/0O C12R1/O0;C12N1/00 A23L1/0O 专利数 排名 名称 大组 C08K5/oo c08K3/oo 专利数 47 42 37 34 33 33 28 193 1l 使用有机配料 107 12 使用无机配料 86 13 气体或蒸气的分离 14 挤出成型 2 微生物 3 食品或食料、制备及处理 BOl D53/00 B29C47/0O 4 利用光学手段;点状光源 GO1N21/00;t;'21YIO1/00 73 5 波导型喇叭或开口;隙缝 H01Q13/O0天线 ;HO1Q1/O0 62 60 58 假体材料或假体被覆材 15 料 A6l I27/1DO 6 聚合工艺过程;高分子 C08F2/O0;C08J3/00 Ho4L12/a0 交流输入变换为直流输 16 出 l{02M7/1 0 17 发光材料 CO9Kl1/00 7 数据开关网络 8 氢;含氢混合气 CO1 B3/00;COl B3/00 G05B19/1DO G06K9/clo 58 55 51 以成分为特征的陶瓷成 l8 型制品 C04B35/oo 19 计算机数据处理 20 电极 G06F3 DO H01M4/0O 28 27 25 9 程序控制系统 10 用于阅读或识别印刷/书 写字符 根据IPC分类号,将华南理工大学的发 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划归为八部,本文对专利 跨学科、交叉领域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见表 、、~7: 2.3发明人分析 2.3.1 专利权人分布 D l 10 l8 lO6 1 表7学科交叉领域分布 部~ 部 ——~ A B C D E A 330 22 80 l 0 B 22 553 142 10 3 C 80 142 942 18 3 E O 3 3 1 60 F l 21 12 2 5 G l8 52 21 8 5 H 】4 49 60 3 4 F G H 1 18 14 21 52 49 12 21 60 2 8 3 5 5 4 289 26 42 26 585 87 42 87 498 中国索引(Journal of The China Society of Indexers) 2012年第2期(Vd.10.No.2) 表8专利权人统计 排名 l 2 3 申请人(专利权人)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市企业 广东省内(非广州市)企业 专利权人(所占比例) 1(O.61%) 41(25.00%) 31(18.90%) 专利数量(所占比例) 2762(99.81%) 142(5.13%) 70(2.53%) 4 5 高校及科研院所 广东省外其他企业 22(13.4l%) 5(3.05%) 46(1.66%) 7(0.25%) 从表8中可以看出,华南理工大学与校 通过上述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对华 外单位合作申请的项目很多,特别是广州市 及广东省企业,共有212项专利是与华南理 工大学共同申请的,说明华南理工大学的科 研与市场企业需求紧密联系,为企业走自主 创新提供助力。 2.3.2专利发明人分布 2007—2011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开的 2767件专利,共涉及到3423个发明人。统 计华南理工大学发明人,对前20人进行的统 计分析详见表9。 表9专利发明人统计 排名 学院 发明数 发明人数量 1 电子与信息学院 226 6 2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173 5 3 轻工与食品学院 101 3 4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87 3 5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6 2 6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34 1 表9统计结果显示,华南理工大学的电 子与信息学院的专利发明数最多,达到了 226项,发明人数量,前20人中,占有的比例 也最高,为6人。接下来是机械与汽车工程 学院、轻工与食品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 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学院,学院排名的整体情况,反映了各学院的 科研能力,排名靠前的学院,多有院士作为学 科带头人,起到了很好的科研带动作用,所以 科研成果特别丰硕。 3结论 南理工大学科技创新能力有以下综合判断: (1)华南理工大学侧重的是基础研究和 原始创新,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众多,外 观设计专利较少,特别是发明专利占了绝对 多数。说明无论是从学校科研指导方面,还 是教师个人科研成绩,都很注重基础科学研 究,都很强调原始创新。 (2)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创新的强势领域 主要分布在废水处理、高分子、微生物、电信、 程序控制、电力、计算机数据处理等领域,对 应的电信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轻工与 食品学院等学院,科研气氛活跃,专利成果丰 硕。 (3)华南理工大学已经进入科技创新的 黄金时期。具体表现在各种专利申请量增长 迅猛,科研人员众多,高质量专利比例大,而 且通过对发明人科研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出 多数科研团队正处于上升和高产阶段。 参考文献 1华南理工大学概况-http://www・scut・edu・on/page/a- b0ut1.htm 2张华宝,龙雪梅,胡俊荣.华南理工大学国内专利公开与 授权情况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情报探索,2010(12): 37—39 3秦洪花等.海洋波浪能中国专利分析[J].图书情报研 究.2011。4(4):49—55 王庆涛 男,1981年生,2009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硕士),现任华r6 ̄'r大学图书馆 助理馆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