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高人民44号文件规定,公诉意见书应包括以下五项内容:
第一,对法庭调查的简要概括。
第二,进行证据分析,认定被告人的罪行。
第三,进行案情分析,概括案情的全貌,揭露被告人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第四,分析被告人犯罪的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
第五,进行法律上的论证,指明被告人触犯的刑法条款,阐明被告人应负的法律责任。
以上五项内容,并非每份公诉意见书完全具备,应根据案件的特点及实际需要,决定哪几项内容可写,哪几项内容重点写。公诉意见书文无定式,内容分标题和正文。正文分引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一)首部
写明标题,即居中写文书的名称。
(二)正文
1.案由等有关情况。先写被告人姓名(被告人为单位的写其名称),后写案由(即起诉书认定的涉嫌罪名),最后写起诉书的编号。此三项内容不必宣读。
2.抬头,亦称呼告语。根据合议庭组成人员情况书写,或写为“审判长、审判员”,或
写为“审判长、人民陪审员”,或写为“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
3.出庭任务和法律依据。根据新格式规定,此段文字表述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百六十条、第一百六十五条和第一百六十九条的规定,我(们)受×××人民的指派,代表本院,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并依法对刑事诉讼活动衽法律监督。现对本案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如下意见,请法庭注意。”
4.具体意见。根据新格式规定,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
(1)根据法庭调查的情况,概述法庭质证的情况、各证据的证明作用,并运用各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以证明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2)根据被告人的犯罪事实,论证应适用的法律条款并提出定罪及从重、从轻、减轻处罚等意见。
(3)根据庭审情况,在揭露被告人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基础上,作必要的法制宣传和教育工作。
关于法制宣传和教育的内容是否需要,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5.结束语(小结全文)。其文字表述为:“综上所述,起诉书认定本案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认定被告人有罪,并应(从重、从轻、减轻)处罚。”
二审案件的公诉意见书可写为:
刑事起诉书
××××人民起诉书
×××字第 号
第一部分: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日)、籍贯、民族、文
化程度、单位、职务、住址、是否曾受过刑事处罚、被拘留、逮捕的年、月、日。
第二部分:案由和案件来源。
第三部分:犯罪事实和证据。
第四部分:起诉的理由和法律根据。
此致
××××人民
检察长(员):×××
×年×月×日
附:(略)
2.说明
起诉书是人民依照法定的诉讼程序,代表国家向人民对被告人提起
公诉的法律文书。因为它是以公诉人的身份提出的,所以也叫公诉书。起诉书为打
印文件。除首尾部分外,主要是三大部分,其中“犯罪事实和证据”一般是起诉书
的主体。对不同性质案件要写出法律规定的犯罪特征;有关犯罪事实必须写清时间、
地点、手段、目的(动机)、经过、后果等要素。要注意前后事实、时间之间的
一致性,注意保护被害人名誉。叙述犯罪事实,要针对案件特点,详细得当,主次
分明。
起诉书“附”项根据案件情况填写,包括被告人羁押场所,卷宗册数,赃物证
物等。起诉书以案件为单位拟稿打印,一式多份。其中主送人民一份抄送
机关一份;通过送达各被告人每人一份,辩护人每人一份;附入检察卷宗一份,
附入内卷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