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实训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研究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实训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叨叨游戏网
第3卷第3期 201t阜3月 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cle!lce&education) Vo1.3 No.3 M盯2OI1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实训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研究 马荣飞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10018) 摘要: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学中,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实践能力 的培养最终都要落实到实践教学体系及其教学过程中,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解决职业能力的迫切任 务。研究和实践表明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实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一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3231(2011)03—0196—02 、引言 目的全过程实践,熟悉行业企业标准、工作规范,间 接积累了“企业工作经验”。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 面向当前社会计算机行业所需要的技能型应用人 才,该类人才要具有很强的实战能力。通过我们对 市场调研发现,一方面,社会需要大量的计算机类 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 培养的人才又不能很好适应相应的工作岗位。 出现这种情况的深层次原因在于高职专院校 没有突出实训教学这一环节,没有进行教学模式和 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没有科学合理的完善相对 的实训教学体系。要基于实际的工作过程,以“项目 导向,任务驱动”的理念来构建实训教学体系和教 学模式。 二、计算机类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设计思想 2.实训教学体系设计要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 性和开放性 职业性:参照微软公司微软认证专家(MCP)、 微软认证的系统工程师(MCSE)、微软认证方案开 发专家(MCSD)认证和人事部的系统分析员和中高 级程序员等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校企合作深入剖析 实训教学体系中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 实践性: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制定的 课程授课计划中有一半以上的学时为实践学时,为 了真正做到教、学、做的有机统一,做到实训教学一 体化,实训教学过程全部安排在实训室进行,优化 实训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 果。学生在学习完所有的专业课程之后,将到实习 基地参加为期一年的专业顶岗实习,充分感受企业 文化,培养职业能力。 实训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实训教学项目,实训教 学方法和实训管理系统三部分。下面结合我院计算 机类专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调研,来探讨实训教学 体系的设计思想。 ’ 1.实训教学项目是基于岗位能力要求的企业 真实项目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坚持以能力为本 位的设计原则,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 导向,制定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实训教学标 准,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企业真实的工程项目。 实训项目的前后顺序按照个人在实际工作岗位中 开放性:包括开放的教育资源、开放的教师队 伍和开放的实训基地。开放的教育资源是以微软公 司提供的先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作为基础,与公 司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内容;开放的 实训基地是和公司合作,建立功能先进的校内教学 提高和发展的次序进行,项目之间既有横向的设计 上的联系,又有纵向难度上的提升,后面的项目是 在前一项目基础上,对技能层层深化、巩固和加强。 越后面的项目,所包含的技能点越多、面越广,同时 又在一次次巩固以前的内容,实现了工作过程系统 化项目的设计。这样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真实体验 企业工作实际情况,让学生在校就完成一个工程项 一做一体化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多渠道培养学生 的实践能力。 3.基于“封闭式、半开放式、开放式”原则设计 实训教学内容 基于“封闭式、半开放式、开放式”的原则设计 实训教学内容,制作案例和实训实习项目。教学内 容组织注重启发引导,逐步减少教学讲授内容、扩 大学生拓展空间,实现“封闭式__+半开放式-一+全开 放式”的教学过程。 封闭式:学生完成项目的输人、输出完全相同。 l96一 只要求学生完全的仿制项目,不允许改变和创新。 学生被期望提供标准答案。 半开放式:学生在完成项目时,要求按照教师 指定方案完成。但是具体模块的实现方式和算法, 由学生自主完成。最后项目实现的功能应当完全相 同,解决方案相同,但具体实现细节允许有差异。 全开放式:学生在完成项目时,只要满足给定 需求即可。解决方案、实现方式、甚至具体的功能都 可以互不相同。 三、构建多元立体型计算机类专业实训教学体 系 1.内容要素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共同构成实训教学模式的 内容要素。从教学能力角度对实训教学模式的教学 内容进行分类,可分为平时作业、课程实践、专业实 践三个环节或模块。 2.形式要素 教学方式、教学媒体、教学方法等因素便属于 实训教学体系的形式要素。着眼于学习在实训教学 中的主导地位,实训教学方式可分为群体性学习、 小组协作学习、个别化学习、多样化学习四种形式。 3.过程要素 教学环境、教学管理、学习反馈共同构成实训 教学体系的过程要素。教学环境分为课堂教学环 境、网络虚拟环境、岗位实践环境三种。 构建多元立体型实训教学体系就是要重组教 学体系的内容要素、形式要素和过程,使其符合实 训教学的新需要,符合高职毕业就业的新要求,即 个性化、毕业即上岗、动手又动脑高技能等人才的 需求。 四、实施多层次计算机类专业实训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内涵主要包括教学思想、教学目 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技术等,高等技术应 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实训教学模式内涵 的基本特征,必须以“应用、实践”为主旨,以能力培 养为核心。 计算机类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的基本出 发点是基于素质、创新、实践、应用的能力培养,要 为教师提供一种相对稳定而又具有范式意义的教 学结构,以利于教师把握和运用。能力训练和综合 技能训练为一体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 教学模式。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改革实践中逐步探索 出了一些比较成功的实训教学模式,初步形成了可 操作的教学解决方案。 1.“项目达标”教学模式——完成基本技能训 练 “项目——达标”教学模式是基于项目任务,重 在技术应用能力与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的实训教学 模式。其主旨是“技术应用”,主题是“行动与创新”, 主体是学生。 2.“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完成技术应用能 力训练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融关键能力和职业素 质于专业能力培养之中的实训教学模式。是针对学 生就业趋向和资格认证设置的课程,要求学生不但 要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 创新意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采用以任务驱动的 教学方法,即在教学初期将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实例 的形式向学生讲授,学生根据自身理解确定一个课 题任务,教师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 一系列“任务”,理清知识脉络。学生在完成“任务” 的过程中,不但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 技能,同时还能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 处理信息的能力。 3.“顶岗实践”教学模式——完成职业素养培 训 课程实践和专业实践都可以到共建的实践教 育基地进行顶岗实践,可以到共建的实践教育基 地——公司的进行顶岗实践。这种顶岗实践,让学 生直接接触公司的业务,工作中使用的技术,公司 规章制度,甚至员工的工作态度和企业文化等深层 次的内涵,经历了在学校无法进行的职业素质体验 和锻炼,这是一种综合职业素养的培训。 五、结束语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实训教学体系与教学 模式的建设是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对培养社会急需的计算机行业技能型人才有着非 常重要的意义。我院探索以基于企业真实项目为载 体,以“封闭式、半开放式、开放式”原则设计实训教 学内容,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来构建 多元立体型计算机类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实施多层 次计算机类专业实训教学模式。通过构建计算机类 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和改革实训教学模式,有利于提 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提高了计算机类专 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健辉,郭嘉喜.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实训教学体 系建设研究Ⅱ】.教育与职业,2010(18). [2]吴万敏,张辉.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技能 训练模式研究U].高教探索,2009(5). [3]王健南,邢素萍.工学结合理念下软件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U].职业技术教育,2009 (17). ——19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