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弱儿管理工作总结及干预措施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儿童保健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儿童发病率、降低儿童死亡率,增强儿童健康素质,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为了了解6岁以下儿童发病情况,降低儿童发病率,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在本统计年度来我院体检及就诊中发现的早产、低体重儿,佝偻病、中重度营养不良、中重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等进行统计、管理、分析。
2011统计年出生有我辖区内户籍的有930人,发现早产儿 24,占2.58%,低体重儿69人,占7.42%; 5岁以下体重和血红蛋白检查有4039人,从中发现血色素低于9克/升以下39人,占0.97%;体重低下40人,占0.99%。对体检中发现的体弱儿全部归档,由专人定期追踪管理,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 早产儿24人,低出生体重儿69人,全部指导家长如何喂养及家庭护理,喂养方法,根据早产儿具体情况而定,增加喂奶次数,适时添加辅食,冬天注意保暖,防硬肿症有不适随时就诊。经过3~6个月的精心护理和喂养,全部达到正常体重儿,今后我们应加强宣传预防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生,主要措施:①孕期增加营养,禁止性交,防止感染;②注意身心健康,避免精神创伤;③高危孕妇应多卧床休息,特别是向左侧卧位;④子宫颈口松弛者,应于妊娠14~16周作子宫颈口环扎术;⑤积极治疗合并症。
2、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39人,全部建卡管理,在饮食方面,坚持纯母乳喂养4~6个月后添加辅食,如鱼肉、蛋黄、动物肝脏、动物血等,同时用铁剂进行治疗,经过2-3的治疗若复查血色素达到9克/升以上,继续调整饮食,增加营养。小儿贫血直接影响到小儿的生长发育,为了控制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我们应利用宣传画、宣传专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坚持纯母乳喂养4~6个月,适时添加辅食,普及防治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知识并进行膳食调查,根据季节调整食谱,改进膳食及烹调方法,多食动物肝脏、鱼、肉、鸡蛋、动物血、豆制品、青菜等,有效地降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桂平木根镇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