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

来源:叨叨游戏网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

泾川一中 唐小刚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成为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技术手段。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是教育信息化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它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特点,作为教师的教学辅助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学生的认知工具,构筑数字化学习资源,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被动接受式学习真正转变为自主探究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尤其要构建基于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省新课程实施快两年了,在数学教学中我校使用了电子白板,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使课堂教学的改革获得了生机,使我们许多美好的愿望得以实现,同时使我们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更加科学合理,也使我们有机会觅得更好的数学教学方案。

新的教学理念不但带来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也带来了教学手段的优化和多样。然而,新的教学手段必然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必然会提高教学效益,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直接的表现便是对多媒体资源的广泛应用。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我们都知道,多媒体教学资源尤其是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是现代教育的需要。

1、有助于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中,教师可借助计算机相关软硬件的支持,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文字、图形、声音、动画以及网络信息下各类数学问题的生活原形等不

同形态的信息,超越了课本的视野,拓宽了数学的范畴,丰富了教学内容,能创造出知识来源多样化的人文教育环境。

2、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偏重于逻辑推理,偏重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动画演示,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情境可以再现。学生可以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从特殊问题到一般规律,通过自己的逐步发现、探究去思考数学、学习数学。

3、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本身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的特点,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有极高的价值,从而帮助学生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设计生物学中细胞的一组动画,即由一个细胞经过一次成为两个,经过两次成为四个,……,依次进行下去,学生很容易观察并找出细胞所得的个数与次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快速进入本节课的教学情境之中,这样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的热情。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进行愉悦地学习。

4、有助于直观、形象地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某些教学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要采用

比较容易使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在直观、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的特征,强化对新知识的印象,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

5、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

在计算机开发的教学平台中,《几何画板》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进行几何“实验”的环境:学生可以任意拖动图形、观察图形、猜测并验证,在观察、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增加对各种图形的感性认识,形成丰厚的几何经验背景,从而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证明。《几何画板》是一个“个性化”的面向学科的工具平台,这样的平台能帮助所有愿意使用技术的老师在教学中使用技术,也能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把握学科的内在实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并发展思维能力。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目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努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正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我们现在的教育旨在开启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和弘扬学生的主体人格。只有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为他们提供了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时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相结合

信息技术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

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2、自主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

所谓探究式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或者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并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它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并可将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

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而教学媒体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学生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它自始至终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

如在进行数学研究性学习时,引导学生自由组合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包括了解数学史、解题思路和方法等,并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写成小论文或书面报告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习,使全体学生得以资源共享等。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有了动力,发挥了创新精神,实现了学习的自我反馈。在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使课堂教学能充分地面向全体学生。

3、培养能力和学习知识相结合

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有关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的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学科领域。

总之,正如新课标中所提出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正对数学教学产生深刻影响。我们不仅应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课程内容,更应重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和更新,更重要的是把信息资源带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合理,机动地运用信息技术,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视觉、听觉和创新思维,丰富学生的表象,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创新的能力。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被激发出来,创造潜能就会被充分挖掘出来,其各个环节的优化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