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来源:叨叨游戏网
2010年第.8期 (总第8O期) 边疆经济与文化 l’HE BORDER ECONOMY AND CUI URE N仉8.201O C ̄nend.N“80 【教育纵横】 譬话奢蜜践鳔管理 潘雅的润题 獬 措施 刘双香 (南京晓庄学院团委,南京211171) 摘要:社会实践课是南京晓庄学院教育教学系列改革的一部分,与专业见习课及假期的社会实践一起。 形成一个有机的实践教育体系,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强人际协调能力,锻炼心理品质,进一步提 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学院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管理的对策是:完 善健全机制;转变观念;统筹内容。 关键词:社会实践课;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C 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5409(2010)08-0138-02 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时就曾经提出“不运用 (1)思想素质不适应。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 社会的力量,便是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 课的理解是放松的大好时机,忽视了学校开设实践 要,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 课的目的和意义,校方是想通过实践课的锻炼让学 伟大无比的学校,就会自然而然的去运用社会的力 生提早接触社会、理解社会、熟悉社会,而学生却 量,以应济社会的需求”。 可见社会教育对学生 单方面认为实践课即等于放假。正因为学生有 将来走进社会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社会实践课是 “放假”思想,在实践岗位中有时会出现无故不到 一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实践为主、学 岗、串岗、溜岗等现象。 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 (2)能力素质不适应。学院社会实践课的岗 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 位均在校外,主要是机关单位、街道社区、行政部 目标。 南京晓庄学院开设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课正 门等,由于各岗位所需基本技能不相同,导致学生 是充分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 发挥不了自身优势,同时,又因为学生有时需独自 监督、自我感触、自我收获”的一种体验式的课 面对全新的环境,从心理上来说缺乏一定的安全 程教育。 感。对管理部门来说,大多数学生只知道做好份内 一、社会实践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工作,而缺乏在实际工作中的带动能力、协调能 力、创新能力等。 1.社会实践课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不强 3.社会实践课管理外部环境不完备 由于南京晓庄学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的管理 (1)领导重视不到位。具体表现为:领导班 缺乏深人系统的研究,社会实践课的管理处于局部 子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的作用未形成共识,表现出 浅表的初探阶段,尚未步人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非分管领导不够重视;有时候重视有时候不重视; 具体工作的各个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 对部分岗位实践的学生较重视,而对其他岗位实践 题,主要表现如下。 的学生不重视;对实践内容较重视而对管理不够重 (1)缺乏规划性和系统性。要搞好社会实践 视;口头上重视行动上不重视。 课的建设,就得全面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 (2)投入不到位。主要表现为:专职管理人 准,并根据不同专业的特色、特点有计划有步骤进 员配置不到位;资金投入不到位;人力财力投入缺 行系统的培养。 乏计划性,凭领导主观意志行事,没有制度保障。 (2)缺乏具体的管理人员。社会实践课的过 (3)氛围营造不到位。主要表现在:把社会 程管理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不仅要保证学生能 实践课任务看成院(系)工作,导向出现偏 够正常参加实践,同时还要保证学生在实践中的安 差:把社会实践课任务看成是少数人的工作责任, 全等问题。 未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社会实践课的实施过程缺 2.实践课管理主体素质不适应 乏有效的奖惩制度。 收稿日期:2010-04.15 作者简介:刘双香(1981一),女,南京人,助教,从事学生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B…ANGJING JI YUW…UA 刘双香: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二、加强社会实践课管理的对策 1.完善,健全机制 (1)完善。一是完善实践课的管理。 主要是针对过去在实践课管理上缺乏统一领导、多 头管理等不足,建立和完善“学校统一领导、教 务处归口管理、相关部门协作”的实践课管理体 制。二是完善实践课管理的监督。主要是针对 过去在实践课管理监督方面出现的监督主体太宽 泛、职责不明确等不足,建立和完善“以过程监 督为主,校内监督与校外监督相结合,监督与考评 相结合”的监督。 (2)健全机制。决定机制,机制保证 的实现。因此,必须健全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科 学的监督考察机制以及科学的评价反馈机制。一是 健全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这就要求在考核激励时 制订出明确的考核条例,从德、能、勤、绩等多方 面对实践学生进行立体交叉的综合考核,考核结果 进入学生本人档案,并及时向其本人反馈意见,肯 定成绩、指出不足,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其进行适当 激励。二是健全科学的监督考察机制。对实践学生 的监督考察是教育管理实践课队伍的重要形式,建 立健全科学的监督考察机制就是要确保实践学生在 职责范围内按照正常程序正确履行职责、正常开展 工作。三是健全科学的评价反馈机制。这就要求在 对管理工作的评价反馈中通过制定科学的评价体 系、正确的评价方式,建立正常的沟通渠道来对管 理队伍的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价,并帮助其认识不 足、改进工作。 2.转变观念,统一认识 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是做好实践课管理的思想 前提,目的是要解决实践课管理中部分领导干部和 实践课管理主体认识上的偏差,中心是要搞清楚为 什么要加强社会实践课的管理。 (1)转变现念,统一对实践课管理重要性的 认识。一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成为实践课管理的参 与者和建设者。这就要求做到:各级领导都要站在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和社会人才需求的高度来认 识加强实践课管理的重要性,树立起“学生实践 课管理,领导首先有责”的意识;要在思想上认 识到实践课的管理不只是个别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 的事情,形成全校都关心、各级都支持的工作合 力。二是学生实践课的管理主体要以积极的态度来 对待学生社会实践课。这就要求做到:改变过去学 生对实践课内容上“放假”的不正确的认识,树 立起“管理有责”的观念,认识到实践课管理是 参考文献: 实践课管理主体的一项不可推卸的义务;要进一步 理顺实践课的管理,建立实践课管理工作责任 制,明确目标、统一规划、落实责任;实践课管理 的主体要自觉地把实践课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 列人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并予以认真落实,主管部 门要把实践课管理的成效作为评定实践课管理主体 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 (2)转变观念,统一对实践课管理主体的认 识。加强学院社会实践课管理还必须统一对实践课 管理主体的认识,即:建设一支什么样的管理队 伍,怎样建设管理队伍。这就要求改变过去没有主 体或随意确定主体的状况,在实践课管理的各项具 体工作中始终坚持用这个主题来统领全部工作,其 他工作必须始终围绕这个主题,服从和服务于这个 主题,而不能偏离这个主题,更不能另立主题,必 须把认识统一到这个主题上来。 3.明确目标,统筹内容 (1)建立和完善目标体系。学院实践课管理 的目标体系要回答建设一支什么样的管理队伍这个 根本问题,它决定着实践课管理的内容和方向。这 目标体系立足于对实践学生素质的要求,涉及到 实践学生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主观态度以及队 伍构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的整体,其中既包 含了对实践学生个体的要求,也包括了对整个实践 班级队伍的要求。 (2)建立和完善内容体系。贯彻实践课管理队 伍重在建设的方针,坚持以实践课管理的目标体系 为导向,加强学院实践课管理的内容体系,要从思 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 下功夫。 一三、结束语 总之,社会实践课作为一门特殊的教育课程, 是大学生结合实践的重要途径。它能促进理论与实 践的统一,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整体素 质。社会实践课的开设是为了帮助大学生进一步理 解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与现实价值,强化青年大学 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帮助大学生熟悉社会实 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与形式,掌握组织和参与社会实 践活动的具体方法;帮助大学生增进社会认知、健 全人格品质,在了解国情、懂得民情的基础上积累 社会阅历、磨砺道德品质;帮助大学生学以致用, 培养工作能力、创新精神,运用所学科学理 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社会实践中的实际问 题,进而促进大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增长知识和才 干,并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1] 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 王延光.社会实践课是高校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J].青年探索,2(】O5(3) [责任编辑:黄锡惠] 。IANJIANG州G dl YUWEN 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