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适用于化学专业)
课程编码:B100713100
学时: 36 学分:1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
先修课程: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
一、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是学生掌握各种仪器及其分析方法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能规范地掌握多种仪器的基本操作、基本技术,熟悉现代分析仪器的使用。
1、配合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种分析仪器的原理和有
关概念;
2、使学生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和主要分析对象;
3、了解各种分析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了解仪器主要操作参数及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4、通过多个仪器分析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素养。 二、实验方式和基本要求
1、 仪器分析实验单独设课,开课后任课教师需向学生讲清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办法、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等。
2、 本课程以基础性实验为主,整个实验过程包括课前预习、课前讨论、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结果讨论等5个环节。学生在实验前必须进行预习,预习报告或设计实验方案经老师批阅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3、 本课程共有 12个实验,每个实验3~5人1组相互合作完成。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测定、数据处理,并撰写实验报告。
4、实验前, 学生必须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 了解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 明确本次实验中要测定什么量, 最终要求什么量, 用什么实验方法, 使用什么仪器, 控制什么条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需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以提问、口试的方式进行,考核通过后,学生才能开始做实验。
5、 实验过程中,老师进行必要的示范操作,并在实验室进行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和报告。学生若实验失败,应找出原因,经老师同意后才可重做实验。实验过程中, 要求学生勤于动手, 敏锐观察, 细心
操作, 开动脑筋,勤于提问,深入分析、钻研问题, 准确记录原始数据, 经教师检查并签名后的实验及其原始数据记录才有效。
6、实验结束,学生应认真分析实验现象,整理实验结果,分析产生误差产生的原因,能对实验提出自己的改建意见或建议。老师检查实验结果并认可后,学生须清理实验仪器、整洁实验台面,经老师同意后学生方可离开实验室。
7、利用大型仪器进行的实验,学生绘出仪器工作原理图,记录测试条件,打印出测量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与解释。
8、任课教师要认真备课,提前预做实验,上好每一堂课。实验前教师要亲自检查仪器设备情况,清点学生人数, 做好实验教学记录。教师应详细介绍工作仪器原理、仪器组成和作用(对照仪器实物介绍)、仪器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实验前和实验过程中,均要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实验现象有关的一些问题,着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实验项目设置 序号 实 验 项 目 有机化合物的1 紫外吸收光谱及溶剂效应 实 验 内 容 1、标准谱图的绘制 2、乙醇中杂质苯的鉴别 3、溶剂的性质对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 1、系列标准溶液的配制 紫外-可见分光2 光度法测定铬、钴混合物 2、测绘Cr3+和Co2+标准溶液的吸收曲线 3、标准曲线的绘制 4、未知液的测定 5、数据处理 原子吸收分光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3 光度法测定自2、 钙标准溶液的配制 来水中钙含量3、钙标准溶液标准曲线的绘制 ---标准曲线法 4、钙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4 光度法测定黄酒中的铜含量---标准加入法 5 1、黄酒样品分析试液的制备 2、标准加入法溶液的配制 3、标准系列的测定 3 验证性 3 验证性 3 验证性 3 验证性 3 验证性 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荧光光度分析1、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 法测定维生素2、绘制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 B2 3、绘制标准曲线 4、未知样的测定 5、数据处理 1、红外光谱仪的操作 2、苯甲酸标样、试样和纯溴化钾6 苯甲酸红外吸晶片的制作 收光谱的测绘 3、调试仪器 4、测绘苯甲酸试样的红外吸收光谱 氟离子选择性7 电极测定自来水中氟的含量 1、系列标准溶液的配制 2、标准曲线的绘制 3、水样测定 4、标准加入法测定水样中的F 3 验证性 3 验证性 3 验证性 乙酸的电位滴1、单标法校正酸度计 8 定及其电离常2、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数的测定 3、醋酸浓度及理解常数的测定 1.仪器准备 2.将电极系统装在电解池上 9 库仑滴定法测3. 准确移取待测Na2S2O3溶液定硫代硫酸钠 1.00 mL,加入5mlKI,1M H2SO4 10 mL,蒸馏水若干mL 4. 开始电解,记录电解时间 1. 镉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 10 溶出伏安法测定水中镉 2. 标准溶液的电解,记录峰电流高度,做出标准曲线 3. 测定水样的峰电流,根据标准曲线获得镉的含量 1. 氮气,启动主机 气相色谱定性2. 11 分析——纯物质对照法 节色谱条件 3.进苯系物混合试样0.04ul,记录色谱图上各峰的保留时间 4.分别注射苯、甲苯、对二甲苯3 验证性 3 验证性 3 验证性 等纯试剂0.04ul,记录色谱图上各峰的保留时间 1. 标准溶液配制 高效液相色谱12 测定饮料中的咖啡因 2. 调节色谱条件 3. 仪器基线稳定后,进咖啡因标准样,浓度由低到高 4. 样品处理 5. 测定饮料试液 四、考核要求 平时成绩×80%+期末考试成绩×20%
(一)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提问、实际操作、实验数据、实验报告。 (二)期末考试成绩:采用笔试的方法。 1、题型及分数比例
填空题20~30%,选择题20~30%,判断题10~15%,名词解释15~20%,简
答题15~20%,计算题20~30%,实验设计题15~20%。组题时可根据实际教学选择题型。
2、试题难易及分数比例
较易25~35%; 中等45~55%; 较难15~25% 五、主要参考书
赵文宽《仪器分析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杨万龙《仪器分析实验》,科学出版社,2008.
3 验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