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个人拖欠工资问题?1、协商解决;2、举报劳动行政部门,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拖欠工资及经济补偿金;3、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要求公司履行义务。
法律分析
个人拖欠工资,拨打12333劳动资源保障局进行咨询,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
1、协商解决。
2、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单位所在区的劳动监察大队)。公司不按时支付员工工资的,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立即要求公司支付员工拖欠的工资以及按照拖欠工资的支付25%的经济补偿金。
3、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搜集相关的证据,依法向当地的劳动仲裁部门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履行上述的义务。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起诉。
拓展延伸
拖欠工资纠纷的法律程序和赔偿规定
拖欠工资纠纷的法律程序和赔偿规定通常涉及以下步骤:首先,受害者应与雇主进行沟通,尝试解决纠纷。如果沟通无果,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或劳动仲裁机构投诉,并提供相关证据。根据国家的劳动法律,劳动监察部门或劳动仲裁机构将进行调查,并作出裁决。如果裁决不满意,受害者可以将案件提交给,提起诉讼。在审理期间,双方将提供证据,律师将进行辩护。如果认定雇主有拖欠工资的行为,可能会判决雇主支付拖欠的工资,并可能加上相应的赔偿金。赔偿金额将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包括拖欠工资的时间、金额以及造成的损失等因素。请注意,具体的法律程序和赔偿规定可能因国家和地区而异,建议咨询当地法律专业人士以获取准确的信息和建议。
结语
如果个人遭遇拖欠工资问题,可采取以下方式解决:1、协商解决;2、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拖欠工资及25%经济补偿金;3、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要求公司履行义务。具体法律程序和赔偿规定因地区而异,请咨询当地法律专业人士获取准确信息。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规定: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