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5月 第2卷第10期 影像技术改良法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在甲状腺
良性结节的应用体会
陈 超,章建全,车桂华,陈林森,吴 军
(阜宁县人民医院超声科 江苏 盐城 224400)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法超声引导甲状腺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1月我院及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6例,分为常规微波消融组和改良法微波消融组,对甲状功能指标、体积缩小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甲状功能指标、体积缩小率常规组与改良法组无明显差异,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改良法组与常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法甲状腺微波消融术,操作安全,并发症减少,效果满意,是一种理想的经皮穿刺甲状腺微波消融方法。【关键词】甲状腺良性结节;改良法;甲状腺微波消融术【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18)10-0135-02近来年,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与检出率明显增多,甲状腺结节成为常见病多发病,目前甲状腺结节常用手术方式是外科切除,外科手术存在以下弊端:(1)创伤大,禁忌症与并发症多;(2)有手术疤痕,影响美观;(3)对微小与多发结节无法做到最小化的局部切除,使甲状腺组织过多受损,而维持甲状腺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目前国际上的研究证明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1],甲状腺结节微波融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微创、无疤痕、充分保护甲状腺功能的优点,逐步成为甲状腺良性结节、腺微小癌的非外科手术和比邻节段心肌的运动对SR干扰不明显,所以其可以精确评价局部心肌的功能和运动变化,为判断心肌的力学变化提供直观可靠的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尿毒症患者Vs和SRs均较正常人减低,表明局部的心肌收缩功能已受损,而EF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所以EF值只能作为评估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参考指标,不能准确的反映受损心肌内在收缩特性。同时还显示,速度和应变率两种参数比较,尿毒症患者节段心肌应变率的改变更明显,而且具有广泛性。显然,应变率指标可以敏感地显示尿毒症患者早期心肌收缩功能受损的情况。研究显示,中下段心肌纤维相对增多,而且心尖部处于相对游离状态,形变较明显,所以速度和应变率比较起来变化较大。综上所述,利用VVI技术评价收缩期左室短轴各段心肌运动的峰值流速和峰值应变率指标能够较早地反映出尿毒症患者左室心肌受损情况。
VVI技术是利用斑点追踪、边界追踪、像素空间相干等技术,对组织运动进行自动跟踪,通过运算在二维灰阶动态图上显示出组织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对心肌的运动结构力学进行多方位的量化分析,可以获取任意方向上的房室壁运动信息和心肌形变参数。测量重复性较高,无角度依赖性,能更准确地反应出局部心肌形变和功能状态[5]。在实际操作中也有局限性:要求图像必须清楚,心内膜勾画准确,同时受检者的心率快慢的影响,而且探头的位置不同也会导致结果有差异,导致重复性下降。目前应用VVI进行的各项临床研究样本量均较小,无统一的参考标
治疗的替代方法之一。但甲状腺微波消融术仍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我院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合作,对甲状腺结节消融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随访分析,结合临床实践,对微波消融术中的一些环节做了改良,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排除禁忌症[2],术前签手术知情同意书。入选的56例患者中,分为常规组和改良法组,改良法组,年龄25~76岁,平均47.7±14.7岁。男5例,女23例,结节最大体积3.22~36cm2,平均体积3.50cm2,准,有待进一步探讨完善。
VVI技术可简捷、重复、准确地评价尿毒症患者早期的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为临床明确心脏功能变化提供新的手段,积极地为患者治疗和评估疗效,随着超声技术不断研发,相信其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推广。【参考文献】
[1]卢西梅,高晓军,贾莉,等.应变及应变率成像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右心室心肌功能[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6):1069-1072.
[2]翟德佩.尿毒症的心血管表现和处理[J].中华肾病杂志,1994,10(6):365-366.
[3] Solomor,Harnett JD,Foley RN,et al.Impact of renal transplantation on uremic cardiomyopathy.Transplantation,1995,60(9),908-14.
[4] Vicario ML,Caso P,Martiniello AR,et al.Effects of volume loading on strain rate andtissueDopplervelocityimaginginpatientswithidiopathic dilatedcardiomyopathy[J].J Cardiovasc Med (Hagerstown),2006,7(12):852-8.
[5]刘智,李君,姜莉,等.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功能的评价[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5,12(3):197-202.
作者简介:刘智(1980.10-),男,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硕士研究生,主治医生,一直从事心血管方面的超声诊断工作.
135
影像技术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5月 第2卷第10期
单发结节8例,多发结节20例。常规法组,年龄23~75岁,平均45.1±13.3岁,男6例,女22例,结节最大体积5~36cm2,平均体积3.47cm2,单发结节9例,多发结节1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病例术
前对结节可疑区进行活检(选择最大结节或有钙化部分)[3]
。
1.2 仪器
采用GE-E9彩超,探头频率9~12MHZ。采用南京亿高ECO-100C微波消融仪[批文号:国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3250662号]。
1.3 方法
常规微波消融组:患者取仰卧位,肩部垫枕,上颌向上抬起,充分暴露颈部术野。常规消毒铺巾,术者坐于患者头侧,局部麻醉穿刺点及穿刺路径,并进行甲状腺周围液体隔离。颈部破皮后,将消融针穿刺进入甲状腺结节内,消融功率设定25w,从结节的上极部分开始向下极部分采取由深及浅、由远及近的方式消融结节,直至超声显示整个结节被微气泡高回声覆盖。继之,以相同方式对其余结节进行消融。改良法微波消融组:在常规消融术的基础上,做了如下改良:(1)对多发结节采用编号管理,编制成结节示意图,预设每个结节的穿刺路径,消融方法。(2)对邻近甲状腺上极的结节消融时加大结节周围隔离液的量,并在甲状腺腹侧被膜外适量增加2%利多卡因注射量。(3)穿刺结节时,采用带热穿刺进针法。(4)甲状腺背侧隔离液隔离时,仅用生理盐水隔离,不用注入或混入利多卡因。(5)注重颈前肌保护。(6)对甲状腺背面的结节采用针杆挑动法消融,杠杆撬离法[4](在消融的同时适度用力将针杆向甲状腺前缘挑动),对甲状腺外侧缘的结节采用针杆拖动法消融(将消融针尖刺出结节远侧缘1~2mm后,适度用力后退,边后退边消融,利用消融针杆与甲状腺组织的摩擦力,使消融时甲状腺与结节向近侧移位)。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病例术后1月、3月、6月体积缩小率的((术前体积-治疗后体积/术前体积)×100%)、甲状腺功能、并发症进行对照分析。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体积 缩小率比较
缩小率改良组(n=28)常规组(n=28)P术后1月17.15±1.2216.87±1.17>0.05术后3月46.81±2.55.92±2.43>0.05术后6月
69,01±3.21
68,26±3.35
>0.05
2结果
采用卡方检验两组结节术后体积缩小率无明显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术前术后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病例术中术后并发症上存在差异,卡方检验χ2=54.2,P<0.01,见表2。
136
表2 并发症比较
颈部疼痛放射性牙痛耳根痛喉返神经损伤颈前肌损伤声音减低/饮水呛咳
改良法组21常规法组
4
3
2
1
2
2
3讨论
临床甲状腺结节多以随访或外科手术为主,随访无法使患者摆脱对结节良恶性的焦虑。对可疑结节,一旦手术切除术后病理为良性,面对颈部疤痕、甲状腺功能受损等后遗症时,患者又产生懊恼情绪。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具有微创、无疤痕、保护甲状腺功能的优点,可化解这种矛盾。而改良法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在术中术后并发症方面优势明显。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增加了微波消融的安全性。本研究常规组中出现放射性牙痛、耳根痛,都是结节位于甲状腺上极和腹侧缘,而改良法组对位于甲状腺上极和腹侧缘的结节,在颈前肌群与甲状腺腹侧被膜间适量注射2%利多卡因,并充分增加隔离带的宽度,可使术中疼痛牙齿、耳根疼痛情况得到明显好转。本研究常规法组中1例患者在注射隔离液后,依然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原因在于操作上穿刺进针后未及时补充隔离液,热能透过甲状腺被膜,导致喉返神经受到热损伤。常规法虽然对结节周围注射隔离液,但实际操作中由于穿刺阻力,穿刺过程中隔离液受到腺体挤压而流入周围组织间隙,导致隔离带宽度不够,持续时间短,容易造成热损伤。而改良后带热进针优点是进针时针尖可以清晰显示,而且可以降低进针时的阻力,提高进针的顺畅度,隔离液受到腺体挤压流入周围组织间隙程度较轻,隔离液持续时间相对延长,不容易造成热损伤。本研究常规法组中2例患者出现声音减低,饮水呛咳,是由于甲状腺背侧隔离液隔离时,隔离液混入利多卡因,造成喉返神经发生短暂性麻痹所致,而改良法组甲状腺背侧隔离液隔离时,仅用生理盐水隔离。
综上所述,改良法经皮穿刺微波消融,作为经皮穿刺甲状腺微波消融的一种改进和拓展,方法简便,操作安全,并发症减少,效果满意,是一种理想的经皮穿刺甲状腺微波消融方法。【参考文献】
[1] YangYL,ChenCZ,ZhangX H.Microwaveablationofbenignthyroidnodules[J].FutureOncol,2014,10(6):1007-1014.[2]葛明华,徐栋.甲状腺良性结节、微小癌及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热消融治疗[J].浙江省专家共识,2015版.中国普通外科杂
志,2016,25(7):944-946.
[3]章建全,马娜,徐斌,等.超声引引导监测下经皮射频消融甲状腺腺瘤的方法学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0,19(10):861865.
[4]刘娟,吴凤林,娄雪峰,等.超声引导射频消融甲状腺良性结节的风险评估与对策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杂志,2014,23(4):302-307.
作者简介:陈超(1980.10-),男,汉 族, 江苏阜宁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科室:超声科,研究方向:超声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