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快乐猫咪—传统补间动画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系统阐述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以及各种软件应用的方法,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同时,本教材介绍了利用Flash8创建、制作、生成动画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制作由简单动画→特效动画→复杂动画→交互式动画的全过程,并利用知识迁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本课是全章的重点,要使学生对Flash动画的形成原理和制作方法有最基本的认识和理解, 二、学情分析
在教学内容方面,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熟悉的Flash8的操作界面,并且掌握了绘制图像、制作逐帧动画、形状补间动画的方法,做简单动画有了一定的基础。Flash动作补间动画,是学生在学习过“逐帧动画”、“形状补间动画”之后的进一步知识延伸,在Flash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延伸,也为后面深入学习复杂动画效果制作打下基础。
初二的学生思维活跃,通过教师案例引导,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的技术进行实践和创作。同时在教学时有意识的强调阶段性的总结,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从而达到即学即用的教学目的。教学时突出由简单到复杂过渡的实践性任务的设置,以恰当的点拨方式引导学生的实践。同时鼓励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中协同完成任务。本着这样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新建并编辑图形元件的方法。
2.了解动画补间动画的制作原理,学会运用属性面板中的补间选项设置动画补间动画。 3.了解库并运用库管理和应用图形元件
4.通过上机实践,掌握制作动画补间动画的方法。 5.知道形状补间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上机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动画补间动画的制作的一般方法。
2.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知识技能融合于任务中,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任务情境。 4.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合作,探索操作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基本任务的设置,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通过提高和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勤于思考、学以致用的品质。
2.体验动画制作的乐趣,感受动画制作的奇妙,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3. 通过自己完成作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探究意识,加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本课重点是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2.难点:动作补间动画的相关属性设置 五、教学方法
采用教师演示讲解、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等相结合的方法 六、教学准备
硬件:多媒体网络教室(一人一机)
软件:Windows Xp、MMU教学系统、Macromedia Flash 8
补间动画教学实例、素材图片、及需要学生完成的flash半成品作品 七、主要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教师】播放以前制作的动画作品:“蜜蜂采蜜”等。 【学生】分析讨论动画中存在的问题:
① 图层繁多,选择图形并修改时容易导致操作错误。
② 相同的图像在多个关键帧中出现,需要修改多次,重复性操作过多,容易出现错位、错帧等问题。
【教师】通过以上同学们讨论出现的问题,引入本课内容将同一图层使用的相同图像用 “图形元件”来解决。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出操作中的不足之处,以此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探究意识,加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根据本课主题,提出这节课的三个任务。
任务一:利用绘图工具为半成品“快乐的猫咪”填充颜色。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知道巩固工具的使用。 任务二:制作猫咪的眼睛。
我认为这个任务应该属于富有先决性的任务,由教师给学生演示操作步骤,让学生有一个初步印象,否则的话学生将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是什么。
任务三:学生自主创作,完成有情景的Flash引导层动画。
这是个富有趣味性的任务。这里之所以没提具体要求,是怕禁锢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创作作品之前,我给学生演示了一些过去学生上交的动画作品,同时也提供了几组生活中的曲线图片来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 基本任务一:
(一)创设问题情境,任务驱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讲解,演示,学生动手实践,掌握制作动画补间动画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制作母亲节电子贺卡,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通过欣赏母亲节电子贺卡,培养学生的创新审美能力能力。 评论(0) 2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积极性高,课堂互动性强,不过计算机操作水平层次不齐,鉴于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过Flash动画以及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普通帧,关键帧,空白关键帧,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学习新知识的难度降低了。 评论(0)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动画补间动画原理及特点 教学难点:动画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评论(0)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教师采用课件给学生讲地震中伟大母亲感人故事并用课件展示地震中伟大母亲图片,母爱是纯洁的;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马上母亲节到了,相信同学们都想为母亲准备礼物,下面请欣赏老师准备的礼物:礼物一:《感恩伟大母亲电子贺卡》(图片版);礼物二:《感恩伟大母亲电子贺卡》(Flash动画版)同学们比较一下,那个礼物送给我们的母亲会更好?为什么?引出今天这件课主要学习动画补间动画的制作。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知恩感恩的德育情感 通过欣赏图片版和动画版电子贺卡,(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比较,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评论(0) 活动2【讲授】动画补间动画
动画补间动画就是指元件从一个状态变成另一个状态,比如位置、大小、颜色等。 动画补间动画三部曲:(1)确定初始状态 (2)确定终止状态 (3)创建动画补间动画
评论(0) 活动3【测试】知识巩固
任务一:相信同学们对动画补间动画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有哪位同学知道老师的《感恩伟大母亲电子贺卡》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动画补间动画?请举手。 评论(0) 活动4【活动】动画补间动画制作的方法
任务二:动画补间动画是怎么做出来的?请同学们参考pp40-p41制作动画效果,老师想请同学们作为老师的小助手帮助老师演示一下动画补间动画制作的方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兵教兵的团队合作能力 评论(0) 活动5【练习】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任务三:母亲节马上就到了,同学们自己动手,为我们伟大的母亲制作电子贺卡礼物,送上我们的祝福。
设计意图:(1)通过给母亲节制作电子贺卡,送礼物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给学生提供足够自主创新的空间,提高学生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 评论(0) 活动6【活动】作品展示,分享成功
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作品有什么创意,其他同学比一比看看那组同学的作品最有创意,创意在那?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设计意图:(1)通过作品演示,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
(2)通过分享作品,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评论(0) 活动7【活动】课堂小结,知识巩固 同学来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学生总结)
教师最后总结语:动画补间动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乐趣,大家掌握了动画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但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为今后的学习增添快乐。你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让老师骄傲,老师还发现团体的力量不容忽视,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以后的学习中也能像今天一样团结,齐心协力。
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复习巩固知识点,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有个了解。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2)通过比较,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堂随练:
1.( )在flash中的使用率非常高,他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对象。 2、元件包括 、 、 、三种类型。
3、 元件适用于静态图像的制作, 元件适用于制作动态效果, 元件可以实现交互操作。
4、元件的插入方法( )多选
A. “窗口”---“库”命令,单击库面板下方的“新建元件” B Ctrl+F8 C. “插入”-----“新建元件” D.Ctrl+B 5、元件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现在舞台中,这个整体在 中完成。 6、什么是元件的实例?元件和实例有什么区别?
判断:1.对元件实例的编辑可能影响到其他同元件的实例。( ) 2.将文字转换成矢量图后,仍可以用文字工具修改文字。( ) 3.修改移动任何一个图层都不会影响其他图层。 4.影片剪辑元件适用于静态图像的制作,( )
5.图层被锁定后,该图层中所有元件仍然可以被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