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码:0806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等较宽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和工程实践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装备制造、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等较宽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受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分析计算,工程设计方法和有关的检测控制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技术开发和工程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基础,具有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2、较好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好的技术开发和工程实践能力; 4、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本专业领域内至少1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6、具有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技术开发和工程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微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气工程基础、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技术等。
(四)修业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标准修业年限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 (五)全学程时间安排
全学程总周数为168周,分配如下:
1、 2、 3、 4、 5、
理论教学 106周 实践教学 40周 考试 14周 毕业教育 1周 机动 7周
(六)成绩考核
按《内蒙古农业大学本专科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考核。 (七)授予学位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八)课程及实践教学安排(见表1、2、3、4) (九)课程学时、学分分配比例表(见表5)
课程设置及周学时分配表
必修课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 表1
学时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课程 编号 学 分 共讲数 计 课 验 111111118 8 8 88 8 8 7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实 1 2 3 4 5 6 7 8 课程名称 GB120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3 130 理 GB1200思想、48 48 3 公共360 课“三个代表”重要思平想概论 台 GB1200中国近代史纲要 理论和 6 72 72 24 4 32 32 2 420 GB120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32 32 16 3 530 律基础 16 16 2 GB1200民族理论与 610 GB130学英语1 72 58 14 4 145 GB130学英语2 72 58 14 4 245 GB130学英语3 72 58 14 4 345 GB130学英语4 72 58 14 4 445 GB4300普通体育1 1 110 GB4300普通体育2 1 210 GB4300专项体育3 1 310 GB4300专项体育4 1 410 公共课合计 37 61566 32 32 2 32 32 2 32 32 2 32 32 2 56 18 9 10 6 0 0 GB1410高等数学A1 060 GB1410高等数学A2 060 6 96 96 6 96 96 6 基础GB1410线性代数 课730 概率统计 台 3 48 48 3 平GB1410 56 56 4 935 GB1420物理学A 050 GB1420物理学实验A 115 GB1430普通化学A 035 公共基础课小计 5 80 80 5 24 24 3 56 56 45436 2 4 24 16 14 0 1 2 ZB1411场论、积分变换与复2 220 ZB0523工程制图 925 ZB0601工程力学 625 ZB0524电路(上) 045 ZB0524电路(下) 115 32 32 变函数 40 40 3 40 40 3 72 60 12 4 24 24 ZB0524模拟电子技术 235 ZB0524数字电子技术 335 ZB0524电机学 450 ZB0524微机原理及应用 535 ZB0524自动控制原理 630 ZB0524电力电子技术 725 ZB0524信号与系统 830 专业(类)基础课小计 37 59532 基础课合计 56 48 8 3 56 48 8 3 5 80 72 8 4 56 46 8 3 48 42 6 3 40 36 4 3 48 48 3 54 3 4 7 12 6 109748 0 78 112113 0 1 1 2 6 6 ZB0524电气工程基础 960 ZB05256 96 90 专业课025 工程电磁场 40 40 3 平ZB0525电气控制技术 台 125 ZB0525电力拖动控制技术 225 ZB0525电气工程学科概论 305 专业课合计 14 22204
40 32 8 40 36 4 8 8 18 6 课程设置及周学时分配
选修课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
表2
课程 编号 学时数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 1 2 3 4 5 6 学 课程名称 7 8 分 共讲实数 计 课 验 周 周 周 周 周 周 专ZB0525风电技术 业420 模选ZB0525块 电力网规划 修520 Ⅰ 课 ZB0525620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2 32 2 周 2 32 2 2 3 2 2 ZB0525电气专业英语 720 ZB0525825 ZB0525920 ZB0526020 ZB0526120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方向模块小计 32 2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电力系统微机保护 高电压绝缘技术 电力市场 2 2 2 2 40 32 32 32 3 2 2 2 备注:选该模块学生至少选修10学分。 ZB0526过程控制 220 ZB0526325 计算机控制技模术 2 32 40 40 2 ZB0526块 现代控制理论 425 ZB0526525 ZB0526Ⅱ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电气专业英语 40 3 2 3 2 620 ZB0526嵌入式系统 720 ZB0526工业组态技术 2 820 ZB0526控制电机 920 电机、电器及控制方向模块小计 2 32 2 32 32 2 2 2 2 备注:选该模块学生至少选修10学分。 ZB0527020 ZB0527120 ZB0527模220 ZB0527Ⅲ 开关电源技术 320 ZB0527420 ZB0527电机控制技术 520 2 电工仪表与测量 2 2 2 32 3 电子线路EDA设计 Matlab/simulink仿真 计算机网络技术 块 2 32 2 2 32 2 2 32 2 2 3 2 2 2 ZB0527变频技术 620 ZB0527720 ZB0527企业供电 820 ZB0527920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 2 32 2 2 32 2 2 32 2 2 32 2 毕业取向选修课模块小计 20 备注:该模块学生至少选修6学分。 专业选修课合计 54 8 备注:模块Ⅰ和模块Ⅱ为专业方向模块,学生根据专业方向任选其一,模块Ⅲ为毕业取向选修课,(模块Ⅰ+模块Ⅲ)或(模块Ⅱ+模块Ⅲ)专业选修课至少选修16学分。 公共选修课 计算机系列课程 素质教育系列课程 提高型系列课程 跨专业类课程 见表3 见每学期选课期间公布的公共选修课程总表 见每学期选课期间公布的公共选修课程总表 学生可以跨专业选修部分课程,以每学期的专业课表为依据 备注:公共选修课要求最低修读22学分,其中计算机系列课程最低要求12学分,素质教育系列课程要求最低修读6学分,提高型系列课程及跨 专业类课程学生可以自由修读。 计算机系列课程教学安排
表3
课课程号 学时数 学分 开课 备注 总学讲课 实验 学期计算机基础 48 24 24 3 一 此模块为公VB程序设计 72 36 36 二 共选修课程,C\\C++程序设计 72 36 36 二 网页制作 40 24 16 单 学生最低选程序设计方法 72 40 32 单 Java程序设计 72 36 36 单 修12学分的Linux基础及应24 14 10 双 课程。 Web编程 40 24 16 双 SAS/MATLAB 40 24 16 双 其中基础课VF数据库应用 56 30 26 单 程要求选修C\\C++程序设计72 36 36 双 608 324 284 38 课程名称
程基 GX10041GX10042础 GX10043GX10044扩 GX10045GX10046展 GX10047课 GX10048GX10049程 GX10050GX10051合计
实践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表
表4
层课程编码 实践内容 学分 周数 学期 备注 次 集中安SJ00000120 基础SJ00000240 实践 SJ00000330 社会实践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SJ0552020 设计 SJ0552110 专业 SJ0552220 实践 SJ0552310 电机实习 电力拖动控制课程SJ0552720 设计 综合 集中安实践 SJ0551170 毕业设计 17 17 8 集中安SJ05520 毕业实习 4 4 7 排 SJ0552520 电气控制课程设计 2 2 7 排 2 2 6 排 集中安1 1 5 排 集中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2 2 4 排 集中安认识实习 1 1 4 排 集中安2 2 5 排 集中安3 3 假期 排 集中安专业(公益)劳动 4 4 1/2/3/4 排 分散安军事训练 2 2 1 排 分散安排 合计
40 40 课程学时、学分分配比例表
表5
项目 学分 课程类型 公共课平台 必基础修课平课 台 公共基础课 专业(类)基37 础课 专业课平台 选修公共选修课 课 实践教学 总计
占课程总学分学时 比例(%)() 37 占总学时比例(%) 616 456 592 224 256 352 40周 2496 14 16 22 40
专业选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