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考复习化学查漏补缺

中考复习化学查漏补缺

来源:叨叨游戏网
2013专项试题训练

1、某农村中学的化学兴趣小组在开展实验活动时,用山泉水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结果配制几次所得的溶液都出现浑浊的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容器底部还出现白色沉淀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此奇异的现象展开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用山泉水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会出现浑浊,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I、氢氧化钠样品不纯,含不溶性杂质;

II、氢氧化钠与溶解在山泉水中的某物质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 (1)小明通过实验很快就排除了猜想I,他的实验是 。 查阅资料:本地山泉水是硬水,含较多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会分解,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都有碳酸钙生成。

(2)小红取来少量的山泉水于烧杯中,往其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搅拌,观察到 的现象,确认所取的山泉水是硬水。

(3)小明和小红对所得的沉淀物中含有的碳酸钙进行实验:

(4)该山泉水经过 (填操作名称),就可用于配制氢氧化钠溶液。 2、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甲 乙 丙 (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人同一个子净的废液缸中,最终

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兰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刚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亮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斌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兰、小刚、小亮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

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斌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的猜想正上层清液于试管确。 中,加入过量氯② 的猜想正化钙溶液,静置。 确。 ③ 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看到有气泡产生,是不是拿错了药品?经检验确认没有拿错药品,而是氢氧化钠变质了。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

【查阅资料】①已知反应 BaCl2+Na2CO3==NaCl+BaCO3↓ ②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有白色沉淀生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液,并不断振荡。 成 有 。 (2)取(1)试管中的上层清夜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则溶液中一定含有 。 【设计实验】依据查阅的资料设计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相应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得出的结论是:氢氧化钠溶液 变质(填“部分”或“全部”)。

【进一步实验】该小组同学用变质的溶液制取不含杂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继续完成中和反应实验。请你帮助他们解决下列问题:

(1)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上述杂质可加入适量的 。 (2)借助于 可判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4.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 。

(2)取实验(1)滤出的白以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

根据上述实验可推断: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 种可能。

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取实验(1)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 。

5.某无色溶液可能由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有沉淀产生。过滤,所得滤液为红色。

(1)由实验Ⅰ中的现象可推断出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为了进一步探究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小华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 Ⅱ、取适量实验Ⅰ所得的红色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溶液变无色。再向

试管中逐滴加入适量的银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所得滤液为无色。

Ⅲ、从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钾溶液中选择一种试剂,代替实验Ⅰ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实验,其余的试剂及操作与实验Ⅰ的均相同。 通过实验Ⅱ和实验Ⅲ,小华得出结论: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确实存在。 (2)实验Ⅱ所得无色滤液中,除酚酞以外,还含有的溶质为_____;

(3)实验Ⅲ中代替氢氧化钙溶液的试剂是________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

5.甲化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少量氢氧化钠和硫酸钠,与乙化工厂排出的废水混合后,测得溶液的pH=7,且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溶质。请填空:

(1)乙化工厂的废水中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

(2)写出其中1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某实验小组对实验室中A、B、C、D四瓶无色溶液进行鉴别,它们分别是硫酸钠、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四种物质的一种。可供使用的实验用品有: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紫色石蕊溶液、钡溶液、银溶液、稀溶液、玻璃棒、试管、胶头滴管。请利用提供的实验用品,鉴别出四种物质,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四支试管,各取少量的A、B、C、B溶液变红色,D溶液变成B是 ① D溶液,分别先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蓝色。A、C溶液都呈 D是 色。 另取二支试管,各取少量的A、C A是硫酸钠溶液 ② 溶液,分别先滴入钡溶液后再 C是 滴入稀溶液。 .【发现问题】做完实验②后,该小组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用稀酸化的钡溶液进行检验SO2-4时,亚硫酸根离子(SO2-3)的存在干扰了SO2-4的检验。如往亚硫酸钠(Na2SO3 )溶液滴加钡溶液后有沉淀生成,再加足量的稀酸依然有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SO2-4 )与亚硫酸根离子(SO2-3)中的

一种或两种,该如何检验?

【查阅资料】亚硫酸钡(BaSO3 )是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在水中是白色沉淀。

中性或碱性条件下NO-3不能和SO2-3反应,但在酸性条件下,NO-3和H+反应相遇时(HNO2-3 )具有强氧化性,易把SO3氧化生成SO2-4 。往亚硫酸钡中加入盐酸能发生类似于碳酸钡与盐酸的反应,生成有刺激性的气体。

【猜 想】该无色溶液中含有(1)SO2- 4(2)SO2-3 (3) 。 【实验探究】请你将下列实验填写完整。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③ 取该溶液少量于试管E中,加入有白色沉淀生成 不能确定猜想 钡溶液后再加入稀酸 一定成立 ④ 取该溶液少量试管F中,加入加入稀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猜想 可能盐酸,加热 生成 成立 ⑤ 在④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猜想(3)成立 写出亚硫酸钠溶液与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得出结论】要鉴别一种离子的存在,必须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不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37.(2011.咸宁市)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

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

B.反应前的溶液均可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112.(2011.鸡西市)右图为某学习小组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的有关“碱的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

(1)使用白色点滴板进行实验的优点是 (答一点); (2)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 在不同碱的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 离子。

(1)节约药品(或便于观察) (2)氢氧根

10哈尔滨11).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

B.t1℃时,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 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C.将t2℃时的b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一定能得到b的饱和溶液

D.t2℃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福建省福州15.)(5分)请根据图7中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2) t2℃时,100g水中溶解_ gA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 ___,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 g。

(3)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它条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 _。

24.(5分) 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

答: 。

⑶ 20℃时,将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70 g。 ⑷ 若将t10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0C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A>C 。

(10株洲中考)26.(4分)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3℃时,把46g固体A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A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t1℃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A B(填“>”、“<”或“=”,下同)。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把tl℃时A、B 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A B:若把t3℃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A B。

21.(2011.湛江市)(6分)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BaCl2溶液,某同学取出150g该溶液

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6.5%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Na2CO3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已知:BaCl2+Na2CO3=BaCO3↓+2NaCl 请计算:

(1)配制26.5%的Na2CO3溶液80g,需要Na2CO3固体 g。

(2)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其化学方程式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