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成都市日常安全检查清单(参照)

成都市日常安全检查清单(参照)

来源:叨叨游戏网
《日常安全检查清单》填写说明

1.安全风险:安全风险是指由安全风险源引发特定危害事件或事故的可 能性,及其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后果严重性的组合。(参照《成都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一办法、三规范”>的通知 》(成安委〔2018〕16 号)中的《成都市安全风险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第三条第二款)

2.风险(点)源:风险伴随的设备设施和场所,以及在设备设施和场所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其组合。(参照《成都市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规范》(DB5101/T 18-2018 3.1)

风险(点)源的分类,如单位类、设施设备类、作业活动类、 作业场所类、关键部位或重点部位类、建设项目类、其他类。(参照《四川省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川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指南>的通知》(川安办〔2017〕25号) 附件1 风险点分类参考目录)

3.事故风险类型: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41-1986)的20类事故类型,如火灾、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火药爆炸、容器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高处坠落、坍塌、透水、冒顶片帮、放炮、淹溺、灼烫、其它伤害。其他伤害属于职业病范围的,按照《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职业病目录中的健康损害类别10大类,132种类型进行描述。

4.风险等级:根据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的结果,按照风险高低和需关注程度进行排序的过程。风险辨识、评估、分级建议采取风险矩阵法,风险(点)源的风险等级原则上从高到低分为重大风险(1级)、较大风险(2级)、一般风险(3级)、低风险(4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参照《成都市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规范》(DB5101/T 18-2018 6.2.7.3))

5.检查层级:结合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结果,明确检查层级,将每个风险(点)源的管控责任按照风险等级逐级落实到公司、部门(车间)、班组、岗位。(参照《成都市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规范》(DB5101/T 18-2018 6.2.8.5))

6.检查频次:根据风险等级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明确风险(点)源的检查频次。检查频次一般分为时检、班检、日检、周检、月检、季检等。

7.检查人员:根据风险(点)源的检查层级,明确检查人员,参与检查人员签字确认。

8.检查项目:根据风险控制措施分类确定检查项目,分别为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培训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五类控制措施。(参照《成都市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规范》(DB5101/T 18-2018 6.2.8.2))

9.检查内容:以控制风险为目的,将风险(点)源的五类控制措施作为检查内容,以检查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将风险控制在事故隐患之前。具体内容如下:

(1)工程技术措施:包括消除措施、预防措施、减弱措施、安全距离措施、警告措施、应急救援行动措施措施等,见下表。

表1 风险控制工程技术措施分类表

序号 措施类别 1 2

说明 举例 如采用无害工艺技术、以无害物质代替危害物质、实现自动化作业、防爆电气设施、不发火地面、耐火材料等、除尘系统等。 如使用安全阀、漏电保护装置、事故排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消除措施 理从根本上消除危害因素,进而消除风险发生的根源。 预防措施 当消除危害因素有困难时可第 1 页 共 14 页

使用预防性技术措施防止危害的暴露,进而预防和控制风险。 3 在无法消除和预防危害因素减弱措施 时,可采取减少或消弱危害因素的措施,降低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 隔离措施:在无法消除、预防或减弱危害因素时,应将人员、设备(施)与危害因素隔开。 4 安全距 离措施 联锁措施: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达到危险状态时,应通过联锁装置终止危险的进一步发展,从而避免风险后果的发生。 风装置、抽风净化装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有毒气体报警装置、压力表、温度计等。 如静电释放装置、局部通风装置、降温措施、减振装置、泄爆泄压阀等。 如高压隔离开关联锁装置、机械式防护联锁装置、电磁式防护联锁装置、安全屏护、设置围栏、安全罩、限位装置、隔离操作室、采用遥控作业、电缆沟防火排水措施等。 如安全联锁装置、光电联锁装置、自动化仪表控制 、线路通(断)能力的开关、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等装置、漏电保护装置、自动灭火装置、自动切断装置、自动防火调节阀、自动灭火系统等。 如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工业管道设置管道色标、介质流向标识、设置声光报警装置等。 如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报警、应急广播、应急疏散、应急撤离、应急通信、应急照明等。 5 6 在存在风险的地点或场所,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或者警告措施 设置声、光信号报警装置,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指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即发生火灾、爆炸和有毒物质泄露等重大应急救援 事故时,为及时营救人员、疏散撤行动措施 离现场、减缓事故后果和控制灾情而采取的一系列抢救援助行动。 (2)管理控制措施:包括制修订目标方针、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责任制,培训教育,检维修等;通过制定、实施安全管理制度和作业规程等措施,规范和约束人员的管理行为与作业行为,避免各类违章(如作业性违章、装置性违章、指挥性违章等)的发生,有效控制风险的出现。

(3)个体防护措施:要求员工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与安全工器具防止人身伤害的发生。根据作业类别佩戴和使用相应的个体防护装备和用品。

表2 个体防护措施举例表

序号 1 作业类别 物体坠落、撞击作业 碎屑飞溅的作业 操作转动 机械作业 接触锋利 器具作业 地面存在 尖利器物的作业 说明 物体坠落或横向上可能有物体相撞的作业。 加工过程中可能有切削飞溅的作业。 机械设备运行中引起的绞、碾等伤害的作业。 生产中使用的生产工具或加工产品易对操作者产生割伤、刺伤等伤害的作业。 工作平面上可能存在对工作者脚部或腿部产生刺伤伤害的作业。 第 2 页 共 14 页

举例 安全帽、防砸鞋(靴)、防剌穿鞋、安全网、防滑鞋。 安全帽、防冲击护目镜、—般防护服、防机械伤害手套。 工作帽、防冲击护目镜、其他零星防护用品。 防机械伤害手套、一般防护服、安全帽、防砸鞋(靴)、防剌穿鞋。 2 3 4 5 防刺穿鞋、安全帽。

6 手持振动 机械作业 生产中使用手持振动工具,直接作用于人的手臂系统的机械振动或冲击作业。 耳塞、耳罩、防振手套、防振鞋。 7 人承受全身承受振动或处于不易忍受的振动环振动的作业 境中的作业。 防振鞋。 8 铲、装、吊、铲、装、吊、推机械操作作业:安全各类活动范围较小的重型采掘、建推机械操作帽、—般防护服、防尘口罩(防颗粒物筑、装载起重设备的操作与驾驶作业。 作业 呼吸器)、防冲击护目镜。 低压带电 作业 额定电压小于1KV的带电操作作业。 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服、安全帽(带电绝缘性能)、防冲击护目镜。 安全帽(带电绝缘性能)、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服、防冲击护目镜、带电作业屏蔽服、防电弧服、带电作业屏蔽服、防强光、紫外线、红外线护目镜或面罩。 9 10 高压带电 作业 额定电压大于或等于1KV的带电操作作业。 11 高温作业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等于或大于25℃的作业,安全帽、防强光、紫外线、红外线护如:热的液体、气体对人体的烫伤,目镜或面罩、隔热阻燃鞋、白帆布类隔热的固体与人体接触引起的灼伤,火热服、热防护服、镀反射膜类隔热服、焰对人体的烧伤以及炽热源的热辐射其他零星防护用品。 对人体的伤害。 易燃易爆品失去控制的燃烧引发火灾。 防静电手套、防静电鞋、化学品防护服、阻燃防护服、防静电服、棉布工作服、防尘口罩(防颗粒物呼吸器)、防毒面具、防尘服。 防尘口罩(防颗粒物呼吸器)、防静电手套、防静电鞋、防静电服、棉布工作服、防尘服、阻燃防护服。 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防滑鞋。 12 易燃易爆 场所作业 13 可燃性粉尘场所作业 高处作业 工作场所中存有常温、常压下可燃固体物质粉尘的作业。 坠落高度基准面大于2m的作业。 存在矿山工作面、巷道侧壁的支护不当、压力过大造成的坍塌或顶板坍埸,以及高势能水意外流向低势能区域的作业。 14 15 井下作业 安全帽 、耳罩。 16 地下作业 进行地下管网的铺设及地下挖掘的作业。 防尘口罩(防颗粒物呼吸器)、防毒面具、自救器、耳塞、防静电手套、防振手套、防水胶靴、防砸鞋(靴)、防滑鞋、矿工靴、防水服、阻燃防护服、防刺穿鞋。 防水胶靴、水上作业服、救生衣(圈)。 17 水上作业 有落水危险的水上作业。 第 3 页 共 14 页

18 潜水作业 吸入性气相毒物作业 需潜入水面以下的作业。 工作场所中存有常温、常压下呈气体或蒸气状态、经呼吸道吸入能产生毒害物质的作业。 在空气不流通的场所中作业,包括在缺氧即空气中含氧浓度小于18%和毒气、有毒气溶胶超过标准并不能排除等场所中作业。 潜水服。 防毒面具、防化学品手套、化学品防护服、劳动护肤剂。 防毒面具(供气或携气)、防化学品手、化学品防护服、空气呼吸器、劳动护肤剂。 工作帽、防毒面具、防化学品手套、化学品昉护服、防尘口罩(防颗粒物呼吸器) 、劳动护肤剂。 工作帽、防毒面具、防腐蚀液护目镜、防化学品手套、化学品防护服、防尘口罩(防颗粒物呼吸器) 、劳动护肤剂。 工作帽、防尘口罩(防颗粒物呼吸器)、防腐蚀液护目镜、防微生物手套、化学品防护服、劳动护肤剂。 耳塞、耳罩。 防强光、紫外线、红外线护目镜或面罩、焊接面罩、焊接手套、焊接防护鞋、焊接防护服、白帆布类隔热服。 防激光护目镜。 防激光护目镜。 防微波护目镜。 防放射性护目镜、防放射性手套、防护射性服。 工作帽、防腐蚀液护目镜、耐酸碱手套、耐酸碱鞋、防酸碱服。 工作帽、防毒面具、防尘口罩、耐酸碱手套、防静电鞋、一般防护服、化学品防护服。 工作帽、防毒面具、一般防护服。 19 20 密闭场所 作业 21 工作场所中存有常温、常压下呈气吸入性气溶溶胶状态、经呼吸道吸入能产生毒害胶毒物作业 物质的作业。 工作场所中存有能粘附于皮肤、衣物上,经皮肤吸收产生伤害或对皮肤产生毒害物质的作业。 22 沾染性 毒物作业 23 生物性 毒物作业 噪声作业 工作场所中有感染或吸收生物毒素危险的作业。 声级大于85dB的环境中的作业。 强光源或产生强烈红外辐射和紫外辐射的作业。 激光发射与加工的作业。 长期从事荧光屏操作与识别的作业。 微波发射与使用的作业。 产生电离辐射的、辐射剂量超过标准的作业。 产生或使用腐蚀性物质的作业。 24 25 强光作业 26 27 28 29 激光作业 荧光屏作业 微波作业 射线作业 30 腐蚀性作业 31 易污作业 容易污秽皮肤或衣物的作业。 产生难闻气味或恶味不易清除的作业。 在生产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的作业。 32 恶味作业 33 低温作业 防寒帽、防寒手套、防寒鞋、防寒服。 第 4 页 共 14 页

34 人工搬运 作业 野外作业 涉水作业 车辆驾驶 作业 通过人力搬运,不使用机械或其它自动化设备的作业。 从事野外露天作业。 安全帽、防机械伤害手套、安全网。 防寒帽、太阳镜、仿昆虫手套、防水胶靴、防寒鞋、防水服、防寒服。 防水护目镜、防水胶靴、防水服。 防冲击安全头盔、一般防护服。 35 36 37 作业中需接触大量水或须立于水中。 各类机动车辆驾驶的作业。 (4)培训教育措施:通过开展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水平,使员工能够有效识别危害因素、控制风险。如:三级教育、持证上岗、事故案例培训、安全技术交底、安全风险培训、应急演练培训、安全生产技能培训等。

(5)应急管理措施:通过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及应急处置措施,规范、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防止二次事故发生或扩大事故。包括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应急教育和培训、组建应急队伍等。

10.检查标准:检查内容对应的主要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企业管理规章制度。 11.检查记录:一一对应检查标准,如实记录检查情况。

第 5 页 共 14 页

日常安全检查清单(点位)(参照)

风险 (点)源 序号 事故风 配电箱 险类型 检查项目 触电火灾 风险 等级 较大 检查 层级 部门级 检查 频次 月检 检查人员 检查 时间 检查记录 检查内容 检查标准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 1.配电箱(柜)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型钢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且上锁。 5.1.1柜、台、箱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型钢应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 5.1.2柜、台、箱、盘等配电装置应有可靠的防电击保护;装置内保护接地导体(PE)排应有裸露的连接外部保护接地导体的端子,并应可靠连接。 《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GB 50617) 6.0.3照明配电箱(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2.配电箱内同一端子上连接的一 工程技术措施 电线不得多于2根。 2.箱(板)内相线、中性线(N)、保护接地线(PE)的编号应齐全,正确;配线应整齐,无绞接现象;电线连接应紧密,不得损伤芯线和断股,多股电线应压接接线端子或搪锡;螺栓垫圈下两侧压的电线截面积应相同,同一端子上连接的电线不得多于2根。 3.配电箱内带电裸露部位应安装防止操作时触电的隔绝板。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1)5.0.7盘、柜内带电母线应有防止触及的隔离防护装置。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4) 4.配电箱内电(缆)线排列整齐,避免交叉。 3.0.12 电器的外部接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线应按接线端头标志进行; 2.接线应排列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 第 6 页 共 14 页

风险 (点)源 序号 事故风 配电箱 险类型 检查项目 触电火灾 风险 等级 较大 检查 层级 部门级 检查 频次 月检 检查人员 检查 时间 检查记录 检查内容 5.配电箱内电缆进出孔洞作有效防火封堵。 6.配电箱(柜)开关设置功能管控标志。 检查标准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 8.电缆出入电缆沟、电气竖井、建筑物和配电(控制)柜、台、箱处以及管子管口处等部位应采取防火或密封措施。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5.2.6柜、台、箱、盘内检查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4.柜、台、箱、盘上的标识器件应标明被控设备编号及名称或操作位置,接线端子应有编号,且清晰、工整、不易脱色。 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4.2.5当防护等级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规定的IP2X级时,成排布置的配电屏通道最小宽度应符合表4.2.5的规定。(注:5 挂墙式配电箱的箱前操作通道宽度,不宜小于1m。) 2.《用电安全导则》(GB/T 13869) 2.6.5 一般环境下,用电产品以及电气线路的周围应留有足够的安全通道和工作空间,且不应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 一 工程技术措施 7.配电箱的箱前周围应留有足够的安全通道和工作空间。 第 7 页 共 14 页

风险 (点)源 序号 事故风 配电箱 险类型 检查项目 触电火灾 风险 等级 较大 检查 层级 部门级 检查 频次 月检 检查人员 检查 时间 检查记录 检查内容 检查标准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原监管总局令第30号,原监管总局令第80号第二次修正) 第五条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附件: 特种作业目录 1 电工作业:指对电气设备进行运行、维护、安装、检修、改造、施工、调试等作业(不含电力系统进网作业)。1.2低压电工作业:指对1千伏(KV)以下的低压电器设备进行安装、调试、运行操作、维护、检修、改造施工和试验的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原国家安监总局令 第80号令) 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工作。 二 教育培训措施 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掌握电工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措施。 第四条 第四款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培训,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未经安全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第 8 页 共 14 页

风险 (点)源 序号 事故风 配电箱 险类型 检查项目 触电火灾 风险 等级 较大 检查 层级 部门级 检查 频次 月检 检查人员 检查 时间 检查记录 检查内容 检查标准 《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年11月30日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三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免费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用具,并教育、督促从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现金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劳动防护用品、用具。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应当遵守下列安全生产防护规定: (五)从事电气作业应当穿戴绝缘防护用品,从事高压带电作业应当穿戴屏蔽服; 三 个体防护措施 配电箱操作人员(电工)应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1.配电箱内保持整洁,无易燃、易爆等杂物。 四 管理措施 2.配电箱内张贴配电线路图。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AQ/T 7009)4.2.38.2.6 箱(柜、板)上应无飞线,无积尘、无油污、无烧损、箱(柜)内无杂物。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GB 26859) 7.3.5.1 具有与实际运行方式相符的一次系统模拟图或接线图。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令〔2019〕第708号) 第二 五 应急管理措施 1.制定触电事故和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章 第五条 第二款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针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和危害,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向本单位从业人员公布。制定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 9 页 共 14 页

风险 (点)源 序号 事故风 配电箱 险类型 检查项目 触电火灾 风险 等级 较大 检查 层级 部门级 检查 频次 月检 检查人员 检查 时间 检查记录 检查内容 检查标准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令〔2019〕第2 2.开展触电事故和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五 应急管理措施 3.配备与触电事故和火灾事故相适应的应急物资,如绝缘工具、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号)第三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令〔2019〕第2号)第三十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落实应急指挥体系、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及装备,建立应急物资、装备配备及其使用档案,并对应急物资、装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适用状态。 第 10 页 共 14 页

日常安全检查清单(检维修作业)(参照)

低压配电风险 室电气检(点)源 修作业 序号 检查项目 事故风 触电 风险 较大 险类型 火灾 等级 检查内容 检查 层级 部门级 检查 频次 周检 检查人员 检查 时间 检查记录 检查标准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GB 26859) 1. 电气设备检维修作业前,进行停电、验电、接地。 6.1 一般要求 6.1.1 在线路和配电设备上工作,应有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及个人保安线、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等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GB 26859) 6.2.1线路停电工作前,应采取以下措施: 2. 工程技术措施 检维修时,应切断所有电源。 b)断开工作线路上各端断路器、隔离开关和熔断器; c)断开危及线路停电作业,且不能采取措施的交叉跨域、平行和同杆塔线路的断路器、隔离开关和熔断器; d)断开可能返送电的低压断路器、刀闸和熔断器。 检修箱柜上应悬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警示标志。 3.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GB 26859) 6.2.3 对停电设备的操作机构或部件,应采取下列措施: a)可直接在地面操作的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操作机构应加锁; b)不能直接在地面操作的断路器、隔离开关应在操作部位悬挂标示牌; c)跌落式熔断器熔应摘下或在操作部位悬挂标示牌。 第 11 页 共 14 页

低压配电风险 室电气检(点)源 修作业 序号 检查项目 事故风 触电 风险 较大 险类型 火灾 等级 检查内容 检查 层级 部门级 检查 频次 周检 检查人员 检查 时间 检查记录 检查标准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GB 26859) 5.2.2 现场勘查应查看现场检修(施工)作业范围内设施情况,现场作业条件、环境,应停电的设备、保留或邻近带电部位等。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GB 26859) 4. 检维修作业前应进行现场勘查。 5. 带电设备设施检修前应管理措施 办理《作业许可证》。 5.6工作许可 5.6.1 填用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的工作,工作负责人应在得到全部工作许可人的许可后,方可开始工作。(第一种工作票:需要线路或配电设备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工作)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GB 26859) 6. 检修时,应配备安全监护人员。 3.5.2工作负责人、专责监护人应始终在工作现场,对工作班成员进行监护,电路停电作业时,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班成员确认无触电等危险的情况下,可一起参加工作。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GB 26859) 7. 个体防护措施 作业人员操作时使用经检验合格的电工工具。 10.4 低压不停电作业 10.4.1 低压不停电作业时,工作人员应穿绝缘鞋、全棉长袖工作服、戴绝缘手套、安全帽和护目眼镜,站在干燥的绝缘物上进行。 10.4.2 低压不停电工作,应使用带绝缘柄的工具。 第 12 页 共 14 页

低压配电风险 室电气检(点)源 修作业 序号 检查项目 事故风 触电 风险 较大 险类型 火灾 等级 检查内容 带电检修作业时应采取绝缘隔离措施。 检查 层级 部门级 检查 频次 周检 检查人员 检查 时间 检查记录 检查标准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GB 26859) 10.4.4在带电低压配电装置上工作时,应采取防止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的绝缘隔离措施。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原监管总局令第30号,原监管总局令第80号第二次修正) 第五条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 8. 9. 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附件: 特种作业目录 1 电工作业:指对电气设备进行运行、维护、安装、检修、改造、施工、调试等作业(不含电力系统进网作业)。1.2低压电工作业:指对1千伏(KV)以下的低压电器设备进行安装、调试、运行操作、维护、检修、改造施工和试验的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原国家安监总局令 第80号令) 培训教育措施 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10. 掌握电工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措施。 第四条 第四款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培训,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未经安全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第 13 页 共 14 页

低压配电风险 室电气检(点)源 修作业 序号 检查项目 事故风 触电 风险 较大 险类型 火灾 等级 检查内容 检查 层级 部门级 检查 频次 周检 检查人员 检查 时间 检查记录 检查标准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令〔2019〕第708号) 11. 制定触电事故和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第二章 第五条 第二款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针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和危害,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向本单位从业人员公布。制定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急管理部令 〔2019〕第2 12. 应急处置措施 开展触电事故和火灾事故应急演练。 号) 第三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GB 26859) 13. 检修作业现场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 4.2作业现场 4.2.2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及施工车辆上宜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应指定专人经常检查、补充或更换。 检修作业过程中发现危14. 及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负责人应立即停止作业组织救援。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GB 26859) 4.4 其他要求 4.4.2 在发现直接危及人生安全的紧急情况时,现场负责人有权停止作业并组织人员撤离作业现场。

第 14 页 共 1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