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工学活动教学小结

工学活动教学小结

来源:叨叨游戏网

工学活动教学小结

工学活动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是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式之一。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离不开生产实践的锻炼,通过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生产能力。在这一学期,我担任《职场素质教育》这一模场的教学工作,现将在教学活动小结总结如下:

1、转变传统的教学管理体系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需要建立相应的创新教学管理体系。其理由有三:(1)在教学管理运行中,由于行业、企业的参与,工学交替进行,必须做到工学过程科学,工学衔接合理,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无法适应工学结合的要求。(2)由于教师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对下企业、进车间指导实训有一定的不适应性(3)在教学质量监控上,由于学生分散在不同的生产线上或不同部门,下班时间不固定,上课人员不好统筹,实习成绩的考核很难统一标准。

2、加强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理念的认识

要做到不能“以工代学”,简单地认为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工作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最常见是“放羊式”的实习;也不能“以学代工”,把工学结合等同于以往的“见识实习”,仍然强调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学生的综合技能得不到训练。这就对专业教师与德育课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上好课,还要处理好与企业的关系,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要不断加强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理念的认识,加强对工学中教学的理解与把握。

3、重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相结合。

由于企业不可能允许学生在生产岗位上有太多的实训时间,作为德育课教师有义务帮助学生,一要让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的生活、工作环境。二要让学生学做人。学生走上社会,进入企业半工半读的时候,他们经历了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要引导他们感受到“纪律”和“责任”,从而提高适应企业生活、工作的能力,懂得做人的道理。

4、要重视教学艺术。

实践证明,相同的教学内容,常常会引发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艺术。

一要重视课堂导入艺术。一堂好课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的序幕。开讲得好,能先声夺人,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起“探究反射”。开讲一般从“情、趣、疑”入手。教师应以饱满的激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方式,导入新课,达到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目的。疑是思维的开端和启动器。趣是激发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它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高度活跃。

二要重点抓住教学的主体环节,以灵活的教学方法点拨释疑,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于学生是在工作之余参加的学习,这就更需要教师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下面几种典型的方法值得吸收、消化、推广。

(1)引探式教学法又称启发式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启发,激发学生去探索问题,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方法。如通过故事然后启发学生,这样把抽象的问题简单化,通俗易懂。

(2)茶话式教学法又称研究式教学法,它是在克服传统“注入式”、“一言堂”缺点的基础上出现在课堂的一种民主教学形式,正如茶馆中对谈的顾客一样,师生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进行教学,因而课堂形式显得活跃、灵活、轻松、自由。这种方法能够把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活动的启发式谈话提到首位,它可以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以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体现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诱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掌握知识,它不是“奉送真理”,而是“教人发现真理”。因此,学生的个性和智力不会受到压抑,而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3)幽默教学法又称示错式教学法,它是增强德育课教学吸引力的相当可取的方法。幽默是一种心灵的机智,一种表达的艺术,一种使人在愉悦气氛中接受影响的方法。德育课堂上的幽默能够活跃教学气氛,更生动、灵活、巧妙地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工学活动的教学大有学问可做,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学实效,真正实现其育人教化功能,是当前摆在每一位师面前的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必须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必须不断进行教学探讨和研究,必须深化教学改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