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注学生成长的动力源泉

关注学生成长的动力源泉

来源:叨叨游戏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注学生成长的动力源泉

作者:刘铁军

来源:《文化研究》2015年第06期

个人认为,一个学生的成长,个人发展,有三种动力源泉:责任、兴趣、需求。责任动力相对比较稳定,兴趣动力的变化性很大,需求动力,是在不同时间,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种类。所以,学生的健康成长,贵在培养坚实稳定的责任动力,集聚丰富的兴趣动力,同时满足需求动力。

第一,谈谈责任心。

一个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做事之前,只有明确自己的责任,才能形成理智的奋斗目标。这里谈到的责任,可以简单的划分为三个层面:自己、家庭、国家。自我健康成长是发展一切的基础,只有对自己负责,才能谈及家庭、国家。爱自己,保护好自己,才能善待家庭和国家。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家庭兴旺发达起来,依靠自己的能力给亲人带来幸福感,这是人的第二个责任,也是回报父母,感恩亲人的最好方式。接着,就应该明确第三个责任,回报社会、国家,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去为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捍卫伟大民族的尊严,这也是人的生命中最高层次的责任。这种责任感是人才必备的素质。

三个层次的责任,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深化,当人拥有了责任心,就会自觉的学知识,去积累智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只要明确了自己肩负的使命与责任,自然就会海纳百川,心怀大志。为此,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一颗责任心,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第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辩》:“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张志和》:“自撰渔歌,便复画之,兴趣高远,人不能及。”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感兴趣时,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 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例如,对美术感兴趣的人,对各种油画、美展、摄影都会认真观赏、评点,对好的作品进行收藏、模仿;对钱币感兴趣的人,会想尽办法对古今中外的各种钱币进行收集、珍藏、研究。 兴趣不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的关心,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例如,一个人对跳舞感兴趣,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寻找机会去参加,而且在跳舞时感到愉悦、放松和乐趣,表现出积极而自觉自愿。激发孩子学习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爱好,这会让我们的孩子终生受益。 第三个动力源泉是需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需求。在幼儿、青少年、青年、成年、中年、老年的需求各有所侧重。那么,学生时期的需求应是以人为本,顺应孩子正常合理的心理需求而进行。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是由许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这些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学校和学前教育、社会影响等。这就决定了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既有统一的共性又存在千姿百态的个性。我们既不可忽视学生特殊的个性需求,也要关心他们共同的普遍性需求。 1、爱的需求

小学生步入校园,离开父母温暖的怀抱和疼爱的目光,离开熟悉的环境和亲密的玩伴,他们常常会产生孤独感和不安全感,于是产生一种“爱”的需求——存在于校园中的教师之爱,同学之爱。是他们对父母爱的需求的转移和延伸。这种爱的需求是迫切的、贪婪的,爱的满足会使一个个小生命蓬勃生长,生机盎然。反之,得不到爱的小学生则会产生强烈的忧虑、困惑、苦恼、烦闷的情绪,长此以往,会导致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班主任应该爱生如子,像太阳一样把爱的光芒播撒进每个孩子的心灵田地。要用温柔平和的语气谈心,用慈爱的目光抚摸学生。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要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爱的存在。亲其师则信其道,则效其行。对班级而言,爱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直接决定了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奋进的班集体的形成。对学生而言,爱会使一个孩子心胸博大、无私,热爱亲人、热爱社会、热爱自然,形成健康的人格魅力。但是,班主任之爱如同父母之爱一样切忌溺爱,爱要有度。爱与严要适度统一。严是手段,爱是目的,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学习习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做班主任工作时刻不能忘记爱学生是我们的根本出发点和工作归宿。

2、尊重的需求

对小学生个体而言,他们感觉到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成熟的“大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方式,于是孩子们会自然产生一种需求——平等、尊重的需求。他们需要老师听听他们的看法、意见,甚至希望在学习中帮助和指导老师,反感不平等的包办、强制和命令。班主任在工作中要站在平等的视角上征求他们的意见,细心观察和用心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才华,这不仅有益于孩子们个性的形成,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造性心理品质等。当然,完全、自由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对其成长不利,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注意因势利导,给予适当,增强、培养其自控力。 3、奖励的需求

孩子和成人一样,渴望成功,而且他们还更加在意老师对他们成功的肯定——奖励。于是,奖励需求在小学生身上体现的也很明确。奖励的效果能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因为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动机引发的,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部力量。通过奖励能使人在某各刺激下产生良好动机,始终维护一种兴奋、积极的状态,从而以极大热情去从事某项工作。班主任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适时、适地、适度地去奖励,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比如,周会课上班主任热情洋溢的表场,光荣榜上的一朵小红花,量化考核表上的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数等都能收到奖励育人的良好效果。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能游刃有余地运用奖励的艺术,而且能同时培养孩子们虚怀若谷的心态,避免其虚荣心的膨胀。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总结,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动力源泉,责任动力是第一需要的动力,兴趣爱好是原始动力,需求动力是发展动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