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异形柱小结

异形柱小结

来源:叨叨游戏网
异形柱小结(上海规程)

1. 异型柱的截面型式包括T形、十 形、L形、Z形和一字形。

2. 异型柱每一肢的宽厚比(hc/bc)应小于5。58时,为一般剪力墙。实质上,短肢剪力墙是传统的“柱”和传统的“墙”两种构件的过渡型式。 3. 异型柱结构体系中宜采用新型轻质填充墙体材料。 4. 异型柱结构的柱网尺寸不宜大于6m。(江苏规程) 5. 7度设防地区异型柱框架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为30m。

注:房屋高度指室外设计地坪至檐口处(当房屋为坡屋顶时,为屋面的中间高度处)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的水箱、电梯间等部分。

6. 异型柱框架结构的最大高度:6度区不宜超过27m,不应超过35m,总层数不应超过12层;7度区不应超过24m,总层数不应超过8层。(江苏规程) 7. 异型柱结构的高宽比(H/B)不宜大于4。 8. 异型柱结构的高宽比(H/B):6度区不宜大于5;7度区不宜大于4。(江苏规程) 9. 异型柱结构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得采用装配式楼板。 10. 异型柱结构不宜设防震缝。

11. 异型柱结构宜设地下室。主要是考虑到底层异型柱的计算高度较大,侧移刚度较小,也可以通过在±0.000标高处加设框架梁(底层架空)来解决。 12. 底层大空间的异型柱框架,底层柱应采用矩形柱。(江苏规程) 13. 楼板平面最远角点位移和楼层两端平均侧移之比不应大于1.5。 14. 现浇钢筋混凝土异型柱结构的顶层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30mm,地下室顶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一般楼层现浇板厚度不宜小于110mm,且不应小于100mm。 15. 异型柱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7度设防):h≤24m时为 三 级;h>24m时为 二 级。 16. 异型柱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7度区H≤22m时为三级;H>22m时为二级;6度区H≤22m时为四级;H>22m时为三级。(江苏规程)

17. 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18. 考虑非承重填充墙影响的周期折减系数ψT=0.75~0.85。当填充墙采用多孔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时,取ψT=0.75;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时,取ψT=0.85。 19. 考虑非承重填充墙影响的周期折减系数ψT=0.6~0.7。(江苏规程) 20. 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增大系数:边框梁为1.5;中框梁为2.0。

21. 因为异型柱结构中柱肢的长度较大,故结构计算时应将梁柱节点考虑为刚域,即考虑支座宽度,这样可减少梁的计算跨度。

22. 异型柱框架结构的内力于位移计算优先采用空间杆系有限元分析方法(可采用TAT软件),对于平面形状和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计算分析应考虑扭转耦联影响。(江苏规程)

23.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考虑框架梁梁端调幅,调幅系数可取0.8~0.9。

24. 异型柱结构按多遇地震作用下弹性方法计算的楼层层间位移与层高之比△ue/Hj不宜超过 1/600。

25. 异型柱框架结构的水平位移限值(按《抗规》及《高规》执行):(江苏规程)

框架结构

弹性层间位移角 《抗规》 1/550 《高规》 1/550 弹塑性层间位移角 《抗规》 1/30 《高规》 1/50 异形柱小结(上海规程)第 1 页 共 4 页

26. 异型柱结构的砼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且同一楼层宜采用相同的砼等级。

27. 异型柱每一肢的宽厚比不应小于2.5;柱肢厚度不应小于200mm,且不应小于楼层高度的1/20。

28. 异型柱截面各肢肢高于肢宽之比不应大于4,不宜小于2.5,不应小于2。肢宽不宜小于200mm,不应小于180mm。一字形异型柱的肢宽不得小于300mm。对于角柱:6度区H≤6层时,肢高不宜小于500mm;6度区H>6层以上及7度区肢高不宜小于600mm。(江苏规程)

29. 异型柱、梁的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宜采用机械接头,也可采用焊接接头。

30. 梁、柱内纵向受力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短肢剪力墙纵向受力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且不应小于纵向钢筋直径。

31. 对一字形柱或短肢剪力墙应在纵横两个方向均设框架梁通过。如另一方向设梁确有困难时,应沿柱肢宽加设宽度不小于300mm、高度为板厚的暗梁,其上下纵向构造配筋应各不小于414;当板厚大于150mm是尚应配置6@200的构造钢筋。

32. 异型柱结构的填充墙与框架柱连接处,应沿墙体高度设26@500将墙、柱拉结。拉结钢筋伸入填充墙内的长度:小于墙长的1/5及1000mm(三级抗震);沿墙全长设置(二级抗震)。

33. 异型柱结构的填充墙与框架柱连接处,应沿墙体高度设26@500将墙、柱拉结。拉结钢筋伸入填充墙内的长度:小于墙长的1/5及700mm(三级抗震);沿墙全长设置(二级抗震)。

34. ±0.000以上填充墙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M5.0的混合砂浆砌筑。

35. 填充墙长度大于5m时,其顶部宜与梁有拉结措施;填充墙高度大于4m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接的通长钢筋混凝土水平圈梁。

36. 异型柱的净高于柱验算方向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2.5(短柱)。 37. 异型柱的轴压比:

截 面 形 抗 状 震 等 级 三级抗震 二级抗震

38. 异型柱的轴压比:(江苏规程) 箍筋直径(mm) 8 10 二级抗震 L 形 0.40 0.45 T 形 0.45 0.50 十 形 0.50 0.60 L 形 0.50 0.55 三级抗震 T 形 0.55 0.60 十 形 0.65 0.75 L形、Z形截面 T形截面 一字形截面 十字形截面 0.6 0.5 0.7 0.6 0.55 0.45 0.8 0.7 注:(1)柱净高与截面长边尺寸之比≤4,轴压比限值按相应表内数值减少0.05取用。 (2)位于IV类场地的建筑轴压比限值按相应表内数值减少0.05取用。 (3)Z 形柱轴压比限值0.6。

39. 异型柱配筋要求:

异形柱小结(上海规程)第 2 页 共 4 页

a. b.

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大于25mm,且不应小于12mm;

纵向受力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且不应大于250mm。纵向构造钢筋可用12,并设拉筋,拉筋间距为箍筋间距的两倍; c. 梁与柱肢相交区域纵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4mm; d. 当异型柱肢宽于肢厚之比大于3.5时,应在柱肢端部加设暗柱,暗柱配筋不小于412/ 6@200。

40. 异型柱的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大于25mm,且不应小于14mm。(江苏规程) 41. 异型柱的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类别 中柱和边柱 角柱 二级抗震 0.8% 1.0% 三级抗震 0.7% 0.9% 注:(1)每一侧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

(2)对IV类场地上的较高的建筑,表中的数值宜增加0.1。

42. 异型柱的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江苏规程)

类别 中柱和边柱 角柱 二级抗震 0.8% 1.0% 三级抗震 0.7% 0.9% 四级抗震 0.6% 0.8% 注:(1)每一侧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

(2)位于7度区IV类场地上的超过6层的建筑,表中的数值应增加0.1。 (3)位于6度区6层及6层以下的建筑,表中的数值可减少0.1。

43. Z形异型柱箍筋应沿柱全高加密。

44. Z 形柱按剪力墙输入计算程序计算,且其端部宜设暗柱。(江苏规程) 45. 异型柱箍筋加密区段: a. 柱端:取长柱肢尺寸、层间柱净高的1/6和500mm三者中的最大值; b. 底层柱:柱根不小于柱净高的1/3,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外尚应取刚性地面上下各

500mm。

46. 异型柱箍筋末端应做成不小于135°的弯钩,弯钩端长度不应小于10d(,vdv为箍筋直径)箍筋开口端宜避免置于腹板端部。

47. 对于净高与其截面宽度之比≤4的异型柱(短柱),应沿柱全高加密箍筋,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且箍筋的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1.0%。

注:当柱肢厚度为200mm时, 配8@100时,ρv=0.75%; 配10@100时,ρv=1.19%。

48. 框架梁截面高度可取(1/12~1/18)Ln,(Ln为梁的计算跨度,即异型柱翼缘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Ln/hb)不宜小于4。框架梁截面高度不宜小于350mm,且梁的高宽比(hb/bb)不宜大于4。梁宽宜同与异型柱肢宽,且不应小于200mm。 49. 框架梁截面高度可取(1/10~1/15)Ln(Ln为梁的计算跨度),且梁高不小于350mm,梁宽不小于异型柱肢宽及200mm。(江苏规程)

50. 框架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取2hb和500mm中的较大值,箍筋最小直径为8mm。 51. 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直径不宜大于22mm,伸入支座内不应少于2根且不宜多于3根,最小配筋率应为0.3%,最大配筋率不应超过2.5%。

注:异型柱结构框架梁内纵向钢筋一般取2根,如216或218。

52. 框架梁的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在中间节点处不应大于该方向柱截面高度的1/25,且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大于22mm,及不应大于25mm。(江苏规程)

异形柱小结(上海规程)第 3 页 共 4 页

53. 框架梁支座的纵向受拉钢筋最大配筋率(%):(江苏规程) 混凝土 HRB335级 HRB400级 C25 1.6 1.3 C30 1.9 1.6 C35 2.2 1.9 C40 2.3 2.0 C45 2.4 2.1 C50 2.4 2.1 54. 在施工和使用中,严禁在异型柱上打洞和开槽。对所需孔、槽均应预留,并在结构上予以加强。

55. 由于异型柱的截面刚度受柱肢尺寸的影响很大,沿竖向截面尺寸的变化次数不宜超过两次。

56. 在浇筑异型柱混凝土前,必须将模板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对模板内的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等清除干净,并按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有关规定对施工缝认真处理。(江苏规程)

57. 柱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50~80mm,梁宜为30~50mm。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满足泵送要求,且不宜大于140mm。(江苏规程)

58. 异型柱混凝土浇筑宜分段进行,每层不宜大于2m,梁与柱的接头处在同一层内必须一次浇筑,并充分振捣密实。振捣柱混凝土时,宜选用插入式振捣棒,分层捣实,以表面泛浆为准。(江苏规程) 59. 在新老混凝土接碴处,须先用水冲洗润湿,清除浮渣,再铺20~30mm厚的水泥砂浆(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掉石子)方可继续浇筑混凝土。(江苏规程)

60. 在降雨雪时,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当需浇筑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质量。冬季施工时要注意清除模板内和砌体上的冰渣,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应选择以鉴定并认定的产品,其掺量须按有关规定确定。对已浇好的混凝土,应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控制拆模时间,避免受冻。(江苏规程)

附:1. 当使用SATWE或TAT软件计算异型柱框架结构时,不必选择“十二层以下混凝土框架结构薄弱层验算”,因为目前的这两种软件只对矩形柱的框架结构进行此项验算。

异形柱小结(上海规程)第 4 页 共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