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测试

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测试

来源:叨叨游戏网
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 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20小题,共60分)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2.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读下图,回答3~6题。

3.粮食输出前两位的省份发展商品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形平坦,光热充足 ②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③人口稀少,本地消费量较小 ④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江浙地区号称“鱼米之乡”,浙江省却成为第二粮食调入大省,最主要的原因是

A.山区较多,土地贫瘠,单产低 B.自然灾害频发,影响粮食生产

C.经济发展迅速,占用大量耕地 D.制造乙醇汽油,消耗大量粮食

5.从去年起,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也波及中国,结合上图,对于这次危机,下列应对措施可行的是

A.大幅提高粮食价格,刺激农民种粮积极性 B.大力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C.放缓西部地区退耕还林 D.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6.为了解决四川地震后粮食不足问题,需从东北调40万吨粮食,请选择一条最便捷的路线

A.京哈线、京九线、陇海线、宝成线 B.京哈线、京广线、陇海线、宝成线

C.京包线、包兰线、陇海线、宝成线 D.京哈线、京广线、汉丹线、襄渝线

下图为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读图完成7~8题。

1 / 5

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测试

7.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的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分,依次为

A.沙漠、林地、草地、林地 B.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 D.草地、林地和草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 8.图中①③④三个区域的干湿状况依次为

A.半湿润区、湿润区、半湿润区 B.半湿润区、半干旱区、湿润区 C.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 D.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 9.下列东北地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符合由南到北顺序的是

A.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B.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C.森林类型:热带季雨林、温带针阔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D.土壤:黑土、黑钙土、红壤 10.关于东北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分布及组合,不正确的是

A.耕作农业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B.林业和特产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C.畜牧业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D.舍饲养畜业——广大农区

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这有利于解决因不合理城市化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健康”城市。据此回答11~13题。 11.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12.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绿地 B.工业区 C.交通区 D.住宅区

13.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一大酸雨中心 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C.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完成14~15题。

14.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吸收国际直接投资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从1990年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就超过了珠江三角洲地区

B.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比珠江三角洲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多 C.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 D.199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15.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地区相比,对外资吸引力正在下降,其原因是

A.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实行了更优惠的 B.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

C.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劳动力资源更为丰富、廉价

D.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矿产资源比珠江三角洲地区更丰富 16.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城中村”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城市化过程的必然结果 ②与城市规模大、城市人口数量迅速增加有关 ③由城市规划与管理不够引起的 ④城市重要的功能区之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最近,深圳市提出从“速度深圳”向“和谐深圳、效益深圳”转化。据此完成17~18题。

2 / 5

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测试

17.有利于建设“和谐深圳”的措施有

A.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 B.增加建设用地,搞好人居环境 C.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 D.兴建别墅,提高居住质量 18.建设“效益深圳”应

①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加工业 ②发展科技,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③引进廉价劳动力,发展重工业 ④改进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回归祖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读下图,根据有关知识回答19-20题。

19.上图中,能正确反映年太阳辐射量(单位:J/cm2)和某月气温(单位:℃)的分别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0.山脉森林丰富,有从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森林类型的变化,是由于

①山脉从北向南地处温带——热带 ②多台风 ③山脉地处低纬度 ④山脉海拔较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班级 姓名 得分

单项选择题答题卡(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 11

二、综合题(共40分)

21.读“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构成变化情况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2 12 3 13 4 14 5 15 6 16 7 17 8 18 9 19 10 20

(1)简述1980~2002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演变特点。(3分)

3 / 5

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测试

(2)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预测珠江三角洲地区未来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3分)

(3)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8分)

22.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读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

(1)从地形类型看,南方荒地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北方荒地属于__________________。从农业发展性条件看,“北大荒”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西大荒”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南大荒”橡胶种植北界从17°N扩大至24°N,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10分) (2)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8分)

(3)简要说明目前“北大荒”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8分)

4 / 5

地理必修三第四单元测试

单项选择题答题卡(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 D 11 B

21.【答案】

(1)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

(2)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将超过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第一位。 (3)国家支持,产业发展早;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港、澳等发达地区的最佳经济辐射带上;抓住了国际产业大转移的有利时机,积极吸引外资;地租低廉,劳动力丰富。 22.【答案】

(1)丘陵 平原 热量条件不足 水源条件不足 农业技术

(2)南大荒: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 西大荒:温带性气候,夏季高温,光照强,温差大。 (3)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黑土肥沃,有利于作物生长;地广人稀,利于机械化耕作;国家扶持。

2 C 12 A 3 B 13 D 4 C 14 D 5 D 15 B 6 B 16 C 7 C 17 A 8 C 18 D 9 A 19 D 10 C 20 C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