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教研能力
云城区腰中中学 邱炳焕
教师教研现状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一本通书用到老,一种教学方法用一辈子,停留在原始的教学水平止步不前,缺乏教学反思意识.其次,教师对自己教学上存在问题毫不知情,毫不注意,毫不在乎,得过且过,不注重更新自己教学新理念,晓得因循守旧,遇到教学难题却不懂如何下手解决问题,找不出研究的突破口。最后,有些学校很急进,一心一意想提高教研能力和水平,一心一意办出学校特色,“借鸡生蛋”但弄巧成拙,教研方案详尽务实,落实教研方案如同 “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也不知研究该从何处入手。由此可知,提高教研能力迫在眉睫,任重而道远。
一间学校的教学质量高不高、好不好就取决于教研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知识构成和知识面。俗话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学生才有一杯水!”教师的知识面必须广,知识面的深度要够渊博,知识面的宽度要能伸能缩,知识面的容量要浩如烟海。只有教师的知识积累多,才能够提高教研能力,用丁点儿知识怎么可能教得好学生呢?如果有一桶水的知识,那么学习内容比较丰富多采。如果教师才一杯水,那么学生才一丁点儿知识,教学质量自然上不去了。
一间学校的教学质量高不高,好不好就取决于教学方法的使用。很多教师一辈子都是用传统教学方法,如同一本通书用到老,对新的教法毫不知情,没有与时俱进,这样教的话就难以出效率。既然发现教法不对就应该及时调整,灵活变通,学习创新的行之有效的教法来
提高教研质量和教学水平,正如教学得法就会事半功倍,如果教学不得法就会事倍功半,教学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学情和接受能力来选择教法,教学质量和教研水平自然上台阶。
一间学校的教学质量高不高反映教学特色,如果一间学校的特色突显不了就反映了教学守旧,不思进取;如果想搞特色教研又实施不下去的话,那么在落实环节出现教学难题,又不懂采取灵活变通措施处理,那么用以前的笨方法处理新出现的问题,自然是行不通。当然,搞特色教研的方案太理想化太详尽,往往跟实际操作过程中不相符的话,那么教学质量往往低,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