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刑后不主动交罚金会影响减刑和假释的处理。应强制追缴罚金,可分期缴纳或抵押财产。不交罚金一般不给减刑和假释,但遇困难可延期、减少或免除。刑法规定罚金期限内缴纳,期满不缴纳将被强制执行。随时追缴被执行人可执行的财产。不交罚金被视为不认罪服法,不能认定为悔改表现。
法律分析
在判刑后,若被告人不主动交罚金的话,应给予强制性追缴。犯罪嫌疑人在服刑期间不缴纳罚金的话,对于减刑和假释都会从严处理,有可能不给予减刑或假释。如果无力一下子全部缴清,可以分期缴纳给或者把自己的财产抵押给。若是不积极交罚金的话,一般都不给予减刑、假释。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经人民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我国《刑法》规定: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经人民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根据刑法的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不交罚金,通常会被认为是不认罪服法,不能认为是有悔改表现。
拓展延伸
是否会考虑减少罚金刑罚的因素?
在考虑减少罚金刑罚时,通常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首先,会评估被告的经济状况,包括收入、财产和债务情况。其次,会考虑罪行的严重程度和社会影响,以及被告的前科记录和悔罪表现。此外,还会考虑被告是否愿意赔偿受害人或参加相关的康复计划。最后,会参考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判例,确保减少罚金刑罚的决定符合法律和公正原则。总之,在决定是否减少罚金刑罚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公正和合理的判决。
结语
判决后,被告人应主动交纳罚金。如未能一次性缴清,可分期缴纳或抵押财产给。犯罪嫌疑人在服刑期间未缴纳罚金,减刑和假释将受影响。然而,若遭遇无法抗拒的灾祸等困难,可经裁定延期缴纳、减少或免除罚金。将根据刑法规定,综合考虑经济状况、罪行严重程度、悔罪表现等因素,决定是否减少罚金刑罚,以确保公正和合理的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三条【罚金的缴纳】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经人民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