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rytheorytoexplore 文艺理论探索
印度文化和印度神话
文/胡源
伊朗和缅甸之间,以南,古老的印度文明就在这块土地上滋生、发展、向外幅射,影响所及,覆盖整个东南和东北亚。为什么在这个特定区域有一种文化的同一性?有着古老的文明和悠久的神话传说?
最主要的,看今日印度,就是仍然享有优越的地理条件:用唐僧的话,“北背雪山,三垂大海”。在西方殖民势力从海上侵入之前,相对封闭、稳定,所以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区域文化。由此也具备了优越的地缘政治环境: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之间,唯我独大,想扶植邻国牵制很难。唯一的缺口,只有西北部的开伯尔山口。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外敌都从这里由阿富汗侵入。因此,阿富汗地区之于印度文明,正如蒙古高原之于汉农业文明。一股股骠悍的游牧民族南下,带来烽烟、杀戮、征服、融合、加入新血,连上原本的复杂基因库,使印度成为世界人种博物馆。无论是高加索人、蒙古人、还是尼格罗人,印度应有尽有,并且都为数不少。
印度在中国古代一般被称为天竺,玄奘不畏千难万苦远赴万里之外的佛国求得真经而归,但对于那个天竺之国的其他文化却提及甚少,再加上佛家在东土盛行的同时却在自己的发源地衰落到近于湮灭(现在印度佛教徒为数极少,分布在马哈拉施特拉邦等地),所以直到现在为止,印度文化对于我们而言恐怕仍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或者说,印度传统上不重视历史,而更关注永恒。想想中国的司马迁,二十四史,历代王朝的史官,汗牛充栋的典藏中多少史籍。这好像是传统中国和传统印度最显著的差别。所以关于历史的,只有无年代的神话故事,关于印度文化,大概很多国人的印象只限于神牛和咖喱饭了。
其实印度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主要有印度教、教、锡克教、佛教、教等。印度人认为信仰宗教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宗教在印度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印度文化的同一性之外,根据内部文化差异,大致可以分为北部兴都斯坦文化(印度河,恒河流域),南部达罗毗荼文化(德干高原以南),和东北部的蒙古人种部落文化三大部份。在如此繁多的文化差异和宗教当中,我们斗胆小窥一下印度最古老的原产宗教印度教和它所代表的古印度神话。
印度教的前身是婆罗门教,它源于雅利安人对自然的崇拜。他们认为万物的生存都受宇宙的创造者支配,把创造宇宙者称为梵天,即婆罗门。四部《吠陀经》、《梵书》、《奥义书》等是婆罗门教最神圣和最古老的经典。雅利安人还发明了轮回与因果报应的学说,认为今世的祸福是前世的修行和种种善恶的报应,而今世的种种又可决定来世的祸福。自婆罗门占据印度社会的首要地位后,印度便永远成为宗教的国家,人民的一切生活都要依照宗教的规定去做了。当佛教在古印度诞生并得到阿育王的推广后,婆罗门教曾一度衰落,直到笈多王朝的沙摩陀罗笈多时才再次复活。重新复活的婆罗门教已与远古的婆罗门教有所不同,它成为印度绝大多数人信仰的宗教,因此后来改称为印度教。印度教在教义和宗教仪式上模仿佛教,并仿效佛教进行圣人和圣迹的朝拜。
古印度神话从历史上可划分为三个时代:吠陀神话、婆罗门神话和佛教神话。在吠陀神话中,神界分为天界、空界和地界三层,共有三十三
(作者单位:湖北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个神。天界诸神,是吠陀神话中最早产生的神。其中地位最高、影响最大者为伐楼那。除了三界外,还有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在吠陀神话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众天神提婆和最高恶魔阿修罗的对立斗争了。
婆罗门神话中的一切都围绕着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作为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梵天可以说是在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盘古的印度同行。他通常被描绘成一个骑鹅的红皮肤老人,他身穿白袍,有四臂,手持《吠陀》和权杖,或一把匙子,或一串念珠,或一张弓,或一个水罐。
毗湿奴在佛教称为那罗延天,由此也可见古印度神话对于佛教的影响。作为保护神的毗湿奴是仁慈和善良的化身,具有无所不能的力量,保护和维持着宇宙和宇宙秩序。毗湿奴被描绘成一个蓝皮肤、穿皇袍的英俊青年。他有四臂:一手持法螺;第二只手持一件轮宝即铁盘状武器;第三只手持一根权杖;第四只手持一朵莲花。毗湿奴会化身下凡以匡扶正义、消灭并建立法治。所以他有很多化身,如鱼、龟、野猪、人狮和侏儒等。古印度神话中讲每一次世界毁灭以后的再生过程首先是从沉睡的毗湿奴的肚脐中长出莲花,梵天出现在莲花中然后再开始创造工作。
作为破坏神的湿婆负责在旧时代结束时毁灭世界以便为新世界的再生做准备,而他毁天灭地的伟大力量据说来自于刻苦瑜伽。神话中的湿婆皮肤白皙,有着蓝色喉咙,五个面孔,四条手臂和三只眼睛。湿婆的第三只眼睛是一件强大的武器,当湿婆用它盯住敌人时,它能喷火烧死他们。在宇宙周期性的毁灭之际,他用这只眼睛杀死所有神和其他生物。他另外的武器还有一柄称作比那卡的三叉戟,是闪电的象征,标志着湿婆是风暴之神;有一口剑;一张称作阿贾伽瓦的弓和一根底端有一个骷髅的棍棒,被称作卡特万伽。另外的武器是三条蛇,它们缠在他身上,能飞快地冲向敌人:一条蛇缠在他束起的头发中;一条蛇缠在他的肩上或颈上;另一条蛇构成他的圣线。湿婆虽然名号很恐怖,但他也是个多才多艺的神——他是印度舞蹈的始祖,因此被尊称为“舞王”。同时,湿婆还是生殖之神,古印度人的生儿育女都要劳烦湿婆大人的神力护佑。虽然湿婆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创造和毁灭之神,但在佛教中依然是很有地位的大自在天。
在佛教神话中,众佛众神是有等级顺序的,依次是:佛,菩萨,观音,罗汉,金刚,萨陲等等。诸神的地位是远低于诸佛的。而且在佛教所说的六道轮回中,天界也属其中之一。因前世的公德,此世也许可以为神,但下世却仍要受轮回之苦。每个佛都有个对应的“忿化身”,如释迦牟尼如来佛的“忿化身”是胜明王,弥勒佛的“忿化身”是不动尊明王等等。
神话与古代宗教密不可分,佛教神话承接古印度神话的传统,恢弘恣肆,想落天外,非汉地本土神话所能比拟,这种系统的创世神话、佛陀神话原非汉语文化所有,无怪乎在世界广为流传,甚至在我国的道学相关内容中明显可寻受其影响之迹。古印度神话其中精妙,博大精深,也非我等只言片语便能囊括其中的。
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