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西学中班--中医诊断练习题

西学中班--中医诊断练习题

来源:叨叨游戏网
西学中班—中医诊断学练习题一 单选题

1、 寒热往来主要见于( )

A、表证 B、半表半里证 C、里证 D、厥阴病 E、少阴病 2、患者急躁易怒,头晕胀痛、痛如刀劈、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舌红苔黄属( ) A、肝阳上亢证 B、肝火上炎证 C、肝阳化风证 D、肝胆湿热证 E、以上均不是

3、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 ,脉虚无力,应属( )

A、气虚证 B、血虚证 C、气滞证 D、气热证 E、血瘀证

4、一妇女带下不适,经医生诊断为湿热下注,表现为下列何症( )

A、带下色白质稀量多 B、赤白带下微臭 C、带下青色味臭 D、带下色黄粘稠臭秽 E、带下色黑绵绵不尽 5、壮热病人其临床意义为( )

A、阴虚内热 B、半表半里证 C、气虚发热 D、实热证 E、表证 6、舌苔黄腻多主( )

A、湿热内盛 B、热盛伤津 C、寒湿内阻 D、疫疠初起 E、风热外感 7、初病即出现恶寒发热并见,多为( )

A、半表半证 B、疟疾 C、外感表证 D、里证 E、表证入里 8、下烈哪项不属于气虚证的表现( )

A、脉虚无力 B、畏寒肢冷 C、少气懒言 D、神疲乏力 E、舌质淡嫩 9、下列诸症,除……..外,均为肾精不足的表现( )

A、身材矮小 B、发脱齿摇 C、耳鸣耳聋 D、成人早衰 E、腰冷阳萎 10、心烦失眠,面赤口渴、口舌生疮,舌红脉数,此属( )

A、痰湿扰心 B、心阴虚 C、心火炽盛 D、心血虚 E、大肠实热 11、下烈何项不是问现病史的内容( )

A、发病情况 B、病变过程 C、作过何种检查 D、过去患有哪些疾病 E、用过何种治疗

12、下烈哪项不是肝血虚证的证候( )

A、月经停闭 B、视物模糊 C、舌谈脉细 D、头晕目眩 E、胁肋灼痛 13、下列哪一项症状不是肝气郁结证所见( )

A、性情抑郁 B、胸胁闷胀 C、少腹胀痛 D、畏冷肢凉 E、善太息 14、胸痛,咳吐脓血腥臭痰,见于( )

A、风热犯肺证 B、痰热壅肺证 C、里热炽盛证 D、痰湿阴肺证 E、肺热炽盛证 15、患者头目晕沉,胸脘满闷,体胖恶心,呕吐痰延,苔白腻永滑,其病机为( ) A、肝阳上亢 B、气血亏虚 C、痰湿内阻 D、肾精不足 E、肝胃不和 16、咳嗽阵发,连声不绝,咳嗽后有鸡啼样回声,反复发作,这是( ) A、百喉 B、百日咳 C、燥咳 D、寒咳 E、痰饮 17、唇色淡白,多属( )

A、血虚 B、痛极 C、热盛 D、寒盛 E、血瘀 18、脉来应指圆滑、如珠走盘者为( )

A、缓脉 B、细脉 C、滑脉 D、数脉 E、弦脉 19、胃脘嘈杂,饥不欲食,证属( )

A、胃火炽盛 B、胃阴亏虚 C、肝气犯胃 D、胃肠气滞 E、食滞胃脘 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肝火上炎证的共见症( )

A、面红目赤 B、急躁易怒 C、胁肋灼痛 D、头痛失眠 E、胸胁胀痛 21、下列哪项最应归属于阴证?( )

A、表虚寒证 B、表虚热证 C、里实寒证 D、里虚寒证 E、里虚热证 22、牙齿红肿而痛,多食易饥,多属( )

A、阴虚火旺 B、肝火上炎 C、肺经有热 D、脾经火热 E、胃火上攻

23、某心脉痹阻病人疼痛而胀,其发作往往与情志因素有关,喜太息,其病因多为( )

A瘀阻 B、痰凝 C、寒滞 D、气郁 E、阴虚

24、症见干咳,痰少而稠,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属于( )

A、肺阴虚证 B、肺气虚证 C、燥邪犯肺证 D、肝火犯肺证 E、风热犯肺证 25、某男孩8岁,近日脘腹胀满,厌食喛气,喛出酸腐气味,大便不调,苔厚腻,脉滑,此属( )

A、胃气虚证 B、湿热蕴脾证 C、食滞胃脘证 D、胃火炽盛证 E、肝气犯胃证

26、入睡时汗少,醒后汗自止者称作( )

A、大汗 B、盗汗 C、战汗 D、自汗 E、绝汗 27、气虚证的临床代表症状是( )

A、遗尿 B、神疲乏力 C、汗出 D、面色苍白 E、头晕目眩 28、下述哪项不属于四诊的内容( )

A、望色 B、望舌 C、切脉 D、诊病 E、嗅气味 29、下述各项中不属血瘀证的症状是( )

A、痛如针刺 B、胁下痞块 C、出血鲜红 D、舌质紫暗 E、脉涩 30、下列哪一项一般与胁痛有关( )

A、心肺病 B、骨病 C、脾胃病 D、肾病 E、肝胆病 31、下列哪项不是失神的表现( )

A、目无精彩 B、形赢色败 C、呼吸微弱 D、神志昏迷 E、壮热面赤 32、正常声音的特点不包括( )

A、发声自然 B、单调和畅 C、亲切和蔼 D、言语清楚 E、言与意符 33、妇女月经先期而来,量多,色深而质稠,多属( )

A、气虚不能摄血 B、肝气郁滞 C、血热内迫 D、瘀血积滞 E、寒凝血瘀 34、诊断心阳暴脱证最有意义的症状是( )

A、肢厥脉微 B、舌质淡胖 C、面色苍白 D、心胸闷痛 E、脉象结代 35、患者头痛,眩晕,呕血甚至昏厥,证属( )

A、胃气上逆 B、肺气上逆 C、肝气上逆 D、肝胃不和 E、肾气不固 36、下列诸项,除……外,均属肺气虚证的临床表现( )

A、咳喘无力 B、痰液清稀 C、自汗畏风 D、神疲体倦 E、舌红少津 37、阳证一般不出现下列哪项( )

A、心烦不宁 B、畏寒肢凉 C、尿黄便秘 D、脉数有力 E、发热口渴 38、将舌按部位而划分,舌尖部属( )

A、肝胆 B、脾胃 C、心肺 D、肾 E、三焦 39、脉端直以长,如按琴弦者为( )

A、实脉 B、洪脉 C、滑脉 D、弦脉 E、紧脉 40、气滞证的特征是( )

A、头昏眼花 B、胀闷疼痛 C、喛气恶心 D、腹部坠重 E、手足发麻

西学中班—中医诊断学练习题二 1、辨证的前提是( )

A、望诊 B、舌诊 C、四诊 D、问诊 E、脉诊

2、心悸,胸闷气短,自汗,舌淡苔白,脉虚,属( )

A、心阳暴脱证 B、心血虚证 C、心气虚证 D、心阳虚证 E、心阴虚证 3、虚证的病理特点是( )

A、正虚邪盛 B、邪正交争 C、正虚邪不盛 D、邪盛而伤正 E、正邪相持 4、下列诸证,除( )外,均为里证的特点。

A、但热不寒 B、但寒不热 C、寒热往来 D、苔黄 E、脉沉

5、神疲少气,咳嗽无力,动则气短,声音低怯,自汗怕泠,面白,舌质淡,脉虚弱,此属( )

A、心气虚 B、宗气虚 C、肺气虚 D、脾气虚 E、肾气虚 6、绞痛的特点是( )

A、胀闷疼痛 B、灼热疼痛 C、牵扯样痛 D、痛如刀绞 E、隐隐作痛 7、临床上见吐血、心烦、身热、舌红绛者,拟诊为( ) A、气虚证 B、血虚证 C、气虚证 D、血热证 E、血瘀证

8、久病食少,兼有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脉虚者,多属( )

A、脾胃气虚 B、脾胃湿热 C、肝胆湿热 D、食滞胃腑 E、脾阳虚弱 9、失神的病人,本不能食,突然能食,此为( ) A、神志异常 B、无神 C、少神 D、假神 E、得神 10、舌体软弱,伸缩无力者,称( )

A、短缩舌 B、痿软舌 C、吐弄舌 D、强硬舌 E、颤动舌

11、苏某,女,25岁,近几月来每次月经提前八、九天,量多色淡,面白无华,身倦乏力,纳少,饭后腹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应诊为( )

A、脾不统血证 B、脾气虚证 C、肝血虚证 D、中气下陷证 E、肾阳虚衰证 12、患者面色黄色,提示其主病为( )

A、气滞 B、血瘀 C、脾虚 D、肾虚 E、寒证 13、因湿邪困阻气机引起的疼痛多为( )

A、隐痛 B、重痛 C、掣痛 D、刺痛 E、胀痛 14、亡阳之汗的特点是( )

A、汗冷如油而粘 B、汗热如油而粘 C、汗冷而粘 D、汗热量少 E、冷汗清稀如水

15、红舌和绛舌皆主( )

A、血虚证 B、寒证 C、气虚证 D、热证 E、痰饮 16、下列哪一项一般与胸痛有关( )

A、脾胃病 B、肝胆病 C、心肺病 D、肾病 E、骨病 17、患者出现瞳孔散大,多属( )

A、濒临死亡 B、动风先兆 C、津液亏耗 D、肝经风热 E、气血不足

18、下列何项非青色主病( )

A、寒证 B、疼痛 C、气滞 D、水饮 E、血瘀

19、身材矮小,智力和动作迟钝,小儿发育迟缓,骨骼痿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者,应属( )

A、肾阳虚证 B、肾精不足证 C、脾肾阳虚证 D、肾阴虚证 E、肝胃不和证 20、女子带下清稀,胎动易滑,证属( )

A、经脉不固 B、肾阳亏虚 C、肾气不固 D、肾阴亏虚 E、肾精不足 21、某心脉痹阻病人心胸闷痛,体胖痰多,身重困倦,其病因多为( ) A、瘀阻 B、痰凝 C、寒滞 D、气郁 E、阴虚 22、年老肾亏,尿后仍有点滴不尽者,称为( )

A、小便失禁 B、小便频数 C、余溺不尽 D、遗尿 E、尿道涩痛 23、病人身发高热,满面通红,口渴饮冷,脉洪大等症者属( ) A、潮热 B、微热 C、虚热 D、郁热 E、壮热 24、血虚生风证的临床特点一般没有以下哪项( )

A、手足振颤 B、神志昏迷 C、面白无华 D、手足拘急 E、舌淡脉细 25、气血两虚患者脉象不易出现( )

A、弱脉 B、滑脉 C、细脉 D、涩脉 E、虚脉

26、妇女月经先期而来,量多,色深而质稠,多属( )

A、气虚不能摄血 B、肝气郁滞 C、血热内迫 D、瘀血积滞 E、寒凝血瘀 27、病人面色发白,一般不见于下列何证( )

A、阳虚证 B、失血证 C、寒证 D、气血两虚 E、阴虚 28、下列各项,除( )以外均是均是寒证

A、恶寒喜暖 B、腹痛拒按 C、痰鸣喘嗽 E、面色苍白 F、舌红苔黄 29、问诊时,医生应避免以下哪一项( )

A、抓住主诉 B、突出重点 C、必要的启发 D、暗示病人 E、不用医学术语 30、胸痛、咳吐脓血腥臭痰,见于( )

A、风热犯肺证 B、痰热壅肺证 C、里热炽盛证 D、痰湿阴肺证 E、肺热炽盛证

西学中班—中医诊断学练习题三

1、心悸、气短与下列哪项同见,对诊断心阳虚证最有意义( )

A、神疲乏力 B、面色淡白而消瘦 C、形寒肢冷 D、头晕目眩 E、失眠多梦 2、下列诸项中,属于斑的特征之项是( )

A、点小如粟 B、平铺皮面 C、高于皮肤 D、摸之碍手 E、压之褪色 3、灼痛属( )

A、虚证 B、实证 C、阳证 D、热证 E、寒证

4、皮肤出椭圆形水疱,晶莹明亮,顶满无脐,浆液稀薄者是( ) A、白瘖 B、水痘 C、天花 D、湿疹 E、热气疮 5、四肢关节游走窜痛,可由于( )

A、瘀血作痛 B、寒凝作痛 C、风湿痹痛 D、肾虚作痛 E、血虚作痛 6、引起盗汗的原因是( )

A、气虚 B、血虚 C、阴虚 D、阳虚 E、津液不足 7、齿痕舌常与下列哪个舌象并见( )

A、胖大舌 B、瘦薄舌 C、裂纹舌 D、芒刺舌 E、斜舌 8、面色特点是晦暗,暴露的,称为( )

A、病色 B、客色 C、主色 D、常色 E、以上都不是 9、厌食油腻,伴胁肋胀痛灼热者,为( )

A、脾胃气虚 B、脾胃湿热 C、肝胆湿热 D、食滞胃腑 E、脾阳虚弱 10、下列哪一症状属“回光返照”( )

A、两颧潮红妖嫩 B、突然颧红如妆 C、神识朦胧 D、撮空理线 E、言语清亮

11、自觉怕冷,加衣盖被或近火取暖不能缓解者( ) A、恶风 B、恶寒 C、畏寒 D、寒战 E、肢厥 12、血虚证的主要表现,以下除( ),都可见。

A、两颧潮红 B、头晕眼花 C、心悸失眠 D、手足发麻 E、舌淡脉细 13、首创“诊籍”的人是( )

A、扁鹊 B、淳于意 C、张仲景 D、华佗 E、张景岳 14、阳热亢盛的患者,其面色常见( )

A、红黄隐隐 B、两颧潮红 C、泛红如妆 D、满面通红 E、晦暗无泽 15、久病肛门气坠多属( )

A、胃气亏虚证 B、寒湿困脾证 C、脾虚气陷证 D、肝郁脾虚证 E、大肠湿热证

16、作为辨证纲领的是( )

A、气血辨证 B、八纲辨证 C、脏腑辨证 D、病因辨证 E、经络辨证 17、脾病的常见症状,以下除……外均是( )

A、腹胀纳呆 B、恶心喛气 C、泄泻 D、心悸 E、便血 18、痢疾患者的大便特点是( )

A、暴注下泄,色黄而臭 B、排便不爽,溏强下调 C、里急后重,便下脓血 D、腹泻不爽,便溏如糜 E、滑脱不禁,下利清谷 19、患者睡时不自主的排尿,谷称尿床,属于( )

A、小便失禁 B、小便涩痛 C、余沥不尽 D、尿道湿热 E、遗尿 20、大量出血,继而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呼吸微弱,四肢厥冷,属( ) A、气不摄血证 B、血寒证 C、气随血脱证 D、脾不统血证 E、气滞血瘀证 21、浮脉临床上一般多见于( )

A、里证 B、寒证 C、热证 D、湿证 E、表证

22、外感温热病初期,伤津较轻患者口渴饮水的特点是( )

A、口不渴饮 B、渴不多饮 C、口干微渴 D、饮不欲咽 E、大渴引饮 23、脉象“有神”的形态是( )

A、从容和缓 B、节律一致 C、柔和有力 D、沉取应指 E、尺脉明显 24、黄疸,身热,胁痛,口苦,苔黄腻,脉弦数,此属( )

A、脾胃湿热证 B、肝胆湿热证 C、大肠湿热证 D、膀胱湿热证 E、心火亢盛证

25、患者便秘,兼见乏力短气者,多属( )

A、热结肠道 B、津液亏少 C、阴血不足 D、气虚失运 E、阳虚寒凝 26、脉来应指圆滑,如珠走盘者为( )

A、缓脉 B、细脉 C、滑脉 D、数脉 E、弦脉 27、语无伦次而精神错乱,声高有力,称为( )

A、错语 B、郑声 C、独语 D、谵语 E、狂言

28、右少腹部按之疼痛拒按,按之有包块应手,或重按突然放手后疼痛剧烈的,多见于( )

A、虫积 B、气胀 C、肠痈 D、血瘀 E、躁屎内结 29、脾病虚证的基本证候是( )

A、脾气虚证 B、脾阳虚证 C、脾虚气陷证 D、脾不统血证 E、脾胃虚寒证 30、诊脉时的按法是指( )

A、重手取之 B、不轻不重 C、轻手循之 D、内外推寻 E、仅取寸部 31、年老肾亏,尿后仍有点滴不尽者,称为( )

A、小便失禁 B、小便频数 C、余溺不尽 D、遗尿 E、尿道涩痛 32、气滞引起的疼痛特点是( )

A、隐痛 B、重痛 C、掣痛 D、胀痛 E、刺痛 33、患者寒热往来,发有定时,见于( )

A、疟疾病 B、半表半里证 C、少阳病 D、厥阴病 E、表证 34、消渴患者口渴饮水的特点是( )

A、口不渴饮 B、渴不多饮 C、口渴喜饮 D、饮不欲咽 E、饮人即吐

35、间时左胸前刺痛,常于夜间发作,面色略暗,舌尖有紫色斑点,脉弦涩,是( )

A、气滞证 B、气闭证 C、气逆证 D、血热证 E、血瘀证

36、某心脉痹阻病人痛如针刺,并见舌紫暗,脉细涩或结代,其病因多为( ) A、瘀阻 B、痰凝 C、寒滞 D、气郁 E、阴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