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新加坡概况 ................................................................................................................................................... 2 (一)地理位置 ................................................................................................................................................... 2 (二)自然资源 ................................................................................................................................................... 3 (三)人口和民族 ............................................................................................................................................... 4
二、新加坡投资的经济环境 ............................................................................................................................... 4 (一)工业、农业、服务业 ............................................................................................................................... 4 (二)旅游业 ....................................................................................................................................................... 5 (三)金融业 ....................................................................................................................................................... 5
三、新加坡投资的政治环境 ............................................................................................................................... 6 (一)法律环境 ................................................................................................................................................... 6 (二)鼓励、发展的产业 ................................................................................................................... 6 (三)对外资的 ................................................................................................................................... 8 (四)的税收 ....................................................................................................................................... 9 (五)的汇率 ..................................................................................................... 错误!未定义书签。0
四、新加坡投资的社会文化环境 ..................................................................................................................... 12 (一)社交礼仪 ................................................................................................................................................. 12 (二)禁忌......................................................................................................................................................... 13 附件:赴新加坡投资商业成本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5
错错
新加坡投资环境分析
专业:B08级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号:0804010145 学生姓名:常门捷
【内容摘要】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也是一个城市国家。新加坡自1965年后,在四十余年内迅速转变成为富裕的亚洲四小龙之一。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的移家,也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更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新加坡是伦敦,纽约和之后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新加坡在城市绿化和保洁方面效果显著,故有“花园城市”的美称。
世界经济论坛9日发布的《2010-2011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新加坡
排名第三位,美国下降至第四。
新加坡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很强,也因此而造就了新加坡与本区域和世
界主要经济体的联系和交往非常密切,经过多年的努力,新加坡已发展为东南亚
地区最重要的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对外贸易中心。中国企业进驻新加坡,可以
充分利用新加坡与国际市场广泛联系的渠道和网络,不仅可以将业务辐射整个东
南亚地区,甚至进入东南亚本区域以外的市场。
本报告阐述了新加坡外商投资的制度、等环境。您若想对新加坡投资
环境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新加坡相关产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
具。
【关键字】新加坡;投资环境;国际市场
一、新加坡概况 (一)地理环境
1、位置:新加坡位于亚洲东南部的马来半岛南端。南面为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运重要通道——马六甲海峡的东部出入口。
2、面积:全国陆地面积697.1平方公里。
3、邻国: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
4、地形地貌:国土由新加坡本岛和63个小岛组成。大部分土地为低地,这些低地已开发为市区和工业区。海岸平缓,沿岸大多经过人工改造。新加坡岛呈菱形,面积585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83.9%。新加坡本岛以外的其他岛屿,较大的有大德光岛、乌敏岛和圣陶沙岛。其中,圣陶沙岛、乌敏岛建成旅游景点,大德光岛是重要的工业基地。
5、气候:新加坡纬度很低,属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宜人。由于四面环海,终年海风送爽,气温变化不大,常年平均气温在25℃-27℃,日平均气温26.8℃;降雨量充足,年平均降水量2345毫米;全年有长达9个月的时间处于东北季风期和西南季风期,相对湿度在.7%-97.6%,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区;没有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是一个难得的天然良港。
(二)自然资源
新加坡国土面积小、物产资源匮乏。新加坡是东南亚的城市岛国,面积仅682.7平方千米,含有50多个岛屿和礁滩,除岛中部武吉知马的锡矿、辉钼矿和绿泥石的小矿藏外,其他矿产资源匮乏,锡矿也在早年被采尽。此外,新加坡
农业受地形、河流等因素制约,农业耕地面积小,粮食依赖进口,连淡水也主要靠从国外引入。虽然四面环海,但渔业资源并不丰富,年产仅1万余吨。
新加坡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且多属热带低地常绿植物。植物品种多达2000种以上,其中椰子、油棕、橡胶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普遍种植有著名的热带观赏花卉胡姬花(即兰花),胡姬花每年被大量销往欧、美、日、澳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是该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商品之一。
(三)人口与民族
新加坡人口超过400万,是世界上除了摩纳哥、澳门及以外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其中,本国公民和永久居民343.73万人,其他为居住一年以上的外国居民。
新加坡是移家,国民大多为移民,其中76.8%是华人,13.9%是马来人,7.7%是印度人,1.6%是欧亚混血人种和其他民族。
二、新加坡投资的经济环境
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运输中心和国际贸易中转站,也是世界电子产品重要的制造中心和第三大炼油中心。传统经济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1959年以前,新加坡国民收入的75%来自转口贸易活动。后坚持自由经济,加紧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力求以最优越的商业环境吸引外来投资。现在,新加坡从建国
初期的“一穷二白”,发展到如今的“亚洲四小龙”之首,从不发达国家跨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成为近年来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和富裕程度最高的国家。
(一)工业
新加坡工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2004年产值566.04亿新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1.35%。制造业产品主要包括电子产品、化学与化工产品、机械设备、交通设备、生物医药、石油产品、炼油等部门,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
农业
新加坡的农业在国民经济所占比例不到1%,那里的农业是典型的都市农业,主要向高科技、高产值方向发展,重点是建设现代集约型农业科技园,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力。目前,新加坡建有6个农业科技园,基本建设由国家投资,然后通过投标方式租给商人或公司。新加坡农业主要发展蔬菜、花卉、鱼、鸡蛋及牛奶生产,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特别是新加坡的观赏用热带鱼和胡姬花,年出口值达6000万-7000万美元。
服务业
新加坡服务业包括零售与批发贸易、饭店旅游、交通与电讯、金融服务、商业服务等,系经济增长的龙头。2004年产值1155.93亿新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2%。
(二)旅游业
旅游业是新加坡外汇的主要来源之一。游客主要来自东盟、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2004年接待外国游客832.86万人次,比上年上升35.9%,酒店住房率80.6%。主要景点有:圣淘沙岛、植物园、夜间动物园等。
(三)金融业
由金融管理局负责制订和实施各项金融,负责监督管理商业银行及其 他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实际上执行银行的职能,但不发行货币。全国拥 有1000多家金融机构。货币名称为新加坡元。新加坡元与美元的年平均汇价为 1.7422机关报元兑1美元。2004年底国家外汇储备总额1838亿新元(含外汇、 黄金及存放在国际货币基金的储备金黄色和特别提款权,约合1128亿美元)。
三、新加坡投资的政治环境
(一)法律环境
以完备、严厉、透明和紧密联系实际为主要特征。新加坡在经济方面进行 了全面立法,如知识产权保、专利权保以及国际商务往来等方面的法律。 新加坡经常调整其经济法规,尤其是与外商投资有关的法律,目的是不断适应国 内和国际形势,改善投资环境并保护投资者利益。
国外的经济实体可以自由地在新加坡建立自己的企业,开展经济活动。在所有权
方面,对外商无特别要求;也不规定外来投资者必须购买本地生产的原材料或规
定生产产品出口的百分比,外商可自由地获取必要的生产要素和进行融资活动,
并自由地支配所生产产品的销售市场。新加坡对外汇交易和资本流动及技术转让
也没有。另外,为优化产业结构,新加坡经济发展委员会与贸易发展局、金
融管理局及国家科技局一起为外来投资以及本地企业的经营提供了一些优惠政
策,如为企业采用新技术和新技能等给予投资折让、风险资本、R&D费用免税等。
(二)新加坡鼓励、发展的产业
1、奖励投资产业
新加坡公布的至2010年的长期策略性产业发展基本方针中,把电子、石化、生命科学、工程、物流等9个产业部门列为奖励投资的产业。另外,信息通信21计划及基因工程计划将信息通信、遗传因子相关产业也列为鼓励投资对象。
2、第四个重要产业
据报道,新加坡当局决定大力发展生化医疗科学产业,希望该产业能够继续电子、工程和化学之后,成为新加坡经济第四个重要产业。新加坡已承诺在未来5年内向生物技术产业拨款30亿新元,用于鼓励企业来此设立研发中心、赞助研究计划、协助本地新创企业与学术机构从事基因组、生物资讯、生物工程、纳米科技、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癌症治疗等方面的研究。
3、性产业
新加坡《制造业投资法》规定了外资进入的产业,但数量较少,主要包括纤维纺织制品(雇用职工人数在100人以上者)、啤酒、海上运输、薄木板、三合板、木料制材、水泥、洗衣粉、肥皂、烟花、铸铁、铁制品、锌、钛、汽车、电池、电视机、飞机、冷藏车、空调机、日光灯、半导品、香烟、光
学透镜、照相用品、安全救生用具、火柴。上述这些产业都是属于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法律对外资的目的在于保护这些行业的民族工业,促进新加坡经济的健康发展。
4、对外资投资比例的
关于外资投资比例的,除商业企业要求外资不超过40%以外,其他企业则规定得比较宽松。高技术或资本密集型出口企业,外资可全资;一般产业虽然鼓励合营,但对外资股份比例并未加以。
(三)对外资的
新加坡本土资源匮乏,吸引外商投资是其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因此,新加坡给予了外国投资者优惠的投资与宽松的投资环境,投资审核机构是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具体的相关规范如下:
1、进入或禁止进入产业类别:武器、兵器制造,公共事业(水电、瓦斯等)、新闻、广播业、金融及部分制造业必须先取得主管机关投资许可,如金融须经金融管理局(MAS)许可,部分制造业(爆竹、钢材、啤酒、光盘、香烟等)须经经济发展局(EDB)的许可。
2、出资比率:除新闻业不得超3%、广播业不得超过49%的出资比例,以及公共事业属禁止投资产业外,元外资出资比例。外国投资人均可拥100%的股权。在东南亚各国条件最为宽松。
3、土地持有:新加坡民间部门仅拥有全国土地所有权13%,其余均为国家所有,必须以承租方式拥有土地使用权。因此,工业用地系基于租赁契约取得到30-60 年的租赁权。工广可向工业区租赁或租地自建。
4、奖励投资业类别:新加坡公布的至2010年的长期策略性产业发展基本方针中,具体指出电子、石化、生命科学、工程、物流、教育、通信及媒体、医疗中心等9个产业部门为其策略发展产业,系奖励投资业别。另外,信息通信 21 计划及基因工程计划也将信息通信及遗传因子相关产业列入投资奖励对象。新加坡的相关投资奖励系同时以本国企业及外资企业为适用对象。
5、奖励措施:新加坡对先进产业、既设企业的产能扩张投资等提供租税减免优惠,对营运总部(OHQ)、制造中心(MHQ)、研究开发投资提供投资抵减优惠,对新生产设备也有投资抵减的优惠,对经核准的经营电子商务业者、国际贸易业者、石油交易业者等也提供所得抵减的优惠等。
(四)的税收
外商在新加坡投资办厂时,一般需熟悉以下税收:
(1)所得税类。为了振兴新加坡的经济,2002年4月,新加坡提出拟在三年内将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由目前的24.5%和26%降至20%的方案。其中,2003年公司税的税率由2002年的24.5%降至22%。新加坡对外商技资产业所课征的公司税均与国内企业相同,从2001年起公司首1万元需纳税收入的3/4免税,接下来的9万元需纳税收入的1/2免税;而个人所得税2003年的最高税率也由2002年的26%降至22%。
(2)房地产税。从2001年起,税率由原来的12%降至10%。
(3)留置税。股利免课留置税,利息及权利金的留置税率15%。
(4)间接税。CST消费税税率4%。
(5)劳工税。对建筑承包商新聘请的非传统来源(包括中国)外籍建筑工,须每人缴纳30新元劳工税。另据新加坡人力部宣布,从2004年7月1日起把现有的较低劳工税从原来的30新元提高到50新元。
(6)税收减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红利:公司地区总部获得拥有股权的海外附属子公司或有关企业的红利可免交公司所得税,该公司若将其转给区域子公司或汇入新加坡总部也不增加任何税项。
②管理费:在新加坡境内的公司地区总部,其各项管理服务收入只需交10%的公司所得税。
③利息:公司地区总部向新加坡金融机构融资,并将其转贷给区域总公司或有关企业的所得利息,可申请10%的优惠税率。
④期限:在先驱企业、先驱服务公司(包括对销贸易)、先驱工业的后续奖励、投资津贴奖励计划、营业总部、服务出口、创业资本、合格岸外收入、辛迪加经营活动、基金管理计划、船务企业、特许石油贸易商、特许国际贸易商、特许国际船务企业、金融和财务中心等奖励计划下的项目利润可在一定的年限(5-10年)内享有一定的税收减免。
(五)的汇率
新加坡对进出口的高度依赖性和资本的高度开放性,决定了新加坡将汇率确定为货币的中心。
新加坡选择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该制度具有四个特点:
(1)选择一揽子货币作为新元汇率的管理参照,组成包括新加坡的主要贸易伙伴和竞争对手,各货币所占权重取决于新加坡与该国家的贸易依赖程度,组成不对外公布。
(2)货币当局给新元的名义有效汇率设定的是一个不公开的波动范围(称为带),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从而使汇率制度具有承受短期汇率波动的灵活性,同时也为难以准确测定的新元均衡汇率水平提供一定的评估缓冲区间。
(3)对组成进行周期性地修订,以符合新加坡贸易模式的变化;带也进行周期性地调整,以与经济基本面保持一致。
(4)在出现实际汇率超出带的情况下,货币当局通常会进行“逆风干预”,以使汇率重新回到带的范围之内。
实行新元不国际化是新元汇率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即不鼓励新元成为一种国际货币,新元在新加坡之外使用和新元离岸市场的发展。该的中心是对非居民的新元借贷,从而减少对货币进行投机和对汇率进行扭曲的可能性,确保作为货币的汇率目标得以实现。新元的不国际化是卓有成效的。新加坡在发展成为全球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日交易量接近1000亿美元的过程中,
新元的交易量2000年只占到6%。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新元离岸市场的发展越来越难以控制,新元不国际化的重要性在降低,因此货币当局也在不断放松要求。但是另一方面,该起到了促进新加坡金融市场,尤其是短期市场发展的作用。
四、新加坡投资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社交礼仪
服饰礼仪
新加坡不同民族的人在穿着上有自己的特点。马来人男子头戴一顶叫“宋谷”的无边帽,上身穿一种无领,袖子宽大的衣服,下身穿长及足踝的纱笼;女子上衣宽大如袍,下穿纱笼。华人妇女多爱穿旗袍。部门对其职员的穿着要求较严格,在工作时间不准穿奇装异服。
仪态礼仪
新加坡人举止文明,处处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他们坐着时,端正规矩,不将双脚分开,如果交叉双脚,只是把一只腿的膝盖直接迭在另一只腿的膝盖上。他们站立时,体态端正,而不把双手放在臀部,因为那是发怒的表现。
相见礼仪
在社交场合,新加坡人与客人相见时,一般都施握手礼。男女之间可以握手,但对男子来说,比较恰当的方式是等妇女先伸出手来,再行握手。马来人则是先用双手互相接触,再把手收回放到自己胸部。
餐饮礼仪
新加坡人的主食多是米饭,有时也吃包子等,但不喜食馒头。马来人用餐一般用手抓取食物,他们在用餐前有洗手的习惯,进餐时必须使用右手。饮茶是当地人的普遍爱好,客人来时,他们常以茶水招待,华人喜欢饮元宝茶,意为财运亨通。
喜丧礼仪
在新加坡人眼中,男婚女嫁是件大事,不论华人还是马来人都很重视。马来人的婚事要经过求亲,送订婚礼物,订立婚约等程序。新加坡的华人讲求孝道,如有老人行将去世,其子孙必须回家中守在床前。丧礼一般都很隆重。
商务礼仪
到新加坡从事商务活动的最佳月份是3月到10月,以避开圣诞节及华人的新年。当地工商界人士多讲英语,见面时要交换名片,名片可以用英文印刷。在会谈中尽可能不要吸烟。新加坡人不喜欢挥霍浪费,宴请对方不要过于讲排场,尤其是在商务活动中,答谢宴会不宜超过主人宴请的水平,以免对方产生其它想法。
旅游礼仪
新加坡公共交通事业较为发达,在旅游期间坐公车十分方便,每个车站都标有明显记号。新加坡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商店的分布也有民族特点。如东部地区
有个“马来市场”,主要出售马来服装食品。新加坡极力阻止付小费,即便是对服务员的额外服务付小费,对方也有可能拒收。
(二)禁忌
在新加坡,用食指指人,用紧握的拳头打在另一只张开的掌心上,或紧握拳头,将拇指插入食指和中指之间,均被认为是极端无礼的动作。双手不要随便叉腰,因为那是生气的表示。
新加坡忌说“恭喜发财”,他们认为“发财”两字含有“横财”之意,而“横财”就是不义之财。
新加坡人对色彩的想象力很强,一般喜欢红、绿、蓝色,把紫色、黑色视为不吉利,黑、白、黄色为禁忌色彩。在商业上反对使用如来佛的形态和侧面像。在标志上禁忌使用宗教词句。喜欢红双喜、大象、蝙蝠图案。忌讳乌龟,认为它是种不祥动物,给人以色情和污辱的印象。
用餐时不要把筷子放在碗或装菜的盘子上,不用时,也不要交叉摆放,应放在托架、酱油碟或放骨片的盘子上。与印度人或马来人吃饭时,注意不要用左手。新年期间不扫地,不洗头,否则好运会被扫掉洗掉;不要打破屋里的东西,尤其是不要打破镜子。
新加坡人认为“4”、“6”、“7”、“13”、“37”和“69”是消极的数字,他们最讨厌“7”,平时尽量避免这个数字。
在新加坡,头部视为心灵之所在,摸别人的头会使人有遭受污辱之感。尤其不要摸小孩的头。在公共场合不要拥抱或亲吻任何人。新加坡法律规定在电梯里、影院内和一些公共场合严禁吸烟,违者可导致最高达5000新元的罚款。
新加坡非常讨厌男子留长发,也不喜欢蓄小胡子者。在新加坡对嬉皮型男性管制相当严格,留着长发、穿着牛仔装、脚穿拖鞋的人,可能会被禁止入境。
新加坡各民族都有特殊的禁忌。马来人男子与宾朋相见时忌任意脱帽;儿子见父母时忌脱帽和吸烟;女孩在长辈面前忌盘腿而坐,一定要屈膝斜坐;探亲访友忌衣冠不整和穿鞋进屋。新加坡的印度族人,亲朋相见,行合十问候礼,不宜握手或拥抱,男女之间更忌握手拥抱;许多印度族人讨厌白色,将白色视为不受欢迎的颜色,吹口哨也属违忌的不良举动。
附件:赴新加坡投资商业成本简介
赴新加坡投资,你不可不知道的商业成本: 1、水、电、气价格
【水价】居民用户0-40立方米用水量内价格为1.6新元/每立方米(含消费税7%和水资源保护税30%),约为0.66美元/每立方米;超过40立方米的价格为2.128新元/每立方米(1.41美元/每立方米);工业用水每立方米0.43新元(0.28美元)。
【电价】 2008年包括居民和商户在内的低电压用户平均电价为每千瓦小时0.255新元(0.17美元)。高压电用户电价为每千瓦小时0.07新元(0.046美元)。
【天燃气】2008年8月起,价格为每千瓦小时0.212新元(0.14美元)。 2、劳动力供求及工薪
【劳动力供求】新加坡劳动力素质较高,且资源有限,随着近几年来新加坡
经济快速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增大,劳动力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人力部公布的《2007年劳动市场报告》显示,2007年新加坡新增就业岗位23.49万个,失业率为2.1%。职位空缺最多的行业有:教育与公共服务、批发零售贸易、金融机构、餐馆、电子机械与器材等制造业、空运和相关支援服务、法律咨询、会计和业务管理等。
【劳动力价格】 2007年新加坡的平均月工资是3773新元(约合2503美元)。在各行业中,平均工资最高的金融业者,月工资为6768新元(约合4556美元),信息通讯业平均月工资为5018新元(3330美元),法律和会计等专业人士平均月工资为4633新元(3074美元)。另外,只要新加坡居民和永久居民雇员月工资超过50新元,企业还需为其缴纳相当于其月工资5%-30%不等的公积金。 3、外籍劳务需求
受国内劳动力供应不足及结构性供求失衡影响,新加坡对外籍劳务需求很大。截至2007年底,273万名受雇员工中,有1/3是外籍员工。中国是新加坡重要的外籍劳务来源地,截至2007年底,中国在新劳务人员9万人。中国劳务人员主要集中在建筑、海事、制造和餐饮等服务行业,其中建筑工人居多。随着新加坡经济转型和中国国内职业教育水平的提高,航空、电子、机械加工、医护、幼师等行业就业的中国劳务人员逐步增加。 4、土地及房屋价格
新加坡房地产价格在经历07年快速增长后,08年有所回落。08年第三季度办公楼平均租金为14.4 -15.9新元(10 -11.4美元),高科技类厂房平均租金每平方尺3.45新元(约2.5美元),工业厂房和仓库的平均租金为1.6新元和1.55新元(均约为1.1美元)。三房式公寓租金1500-6000新元(约为1000-4300美元)不等,交易价格按不同地段在60-150万新元(43-107万美元)之间。 5、建筑成本
2007年新加坡建筑用水泥价格每吨100.96新元(67美元),条型钢每吨863.7新元(573美元),大理石每吨31.74新元(21美元),预拌混凝土每吨138.43美元(92美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