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修改句子的方法

小学修改句子的方法

来源:叨叨游戏网


改写句子的方法

 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改

一般来说,做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改时,有几句口诀: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去掉疑问词(如:难道、吗、怎么、呢……);

有“不”去“不”,无“不”加“不”(如: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改成:字典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把“?”改成“。”

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加上疑问词(如:难道、吗、怎么、呢……);

有“不”去“不”,无“不”加“不”(如: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改成:功课没做完,怎么能去看电影呢?);

把“。”改成“?”

缩句

缩写句子就是去掉修饰、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即谁干什么?什么是什么?什么怎么样?)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缩写句子是有技巧和方法的:

1、“的”前的修饰都删去

2、“地”前的要删去

3、“得”后的补充说明删去

如“海力布着急得没办法。”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4、方位词语删去

如:“在……上”“在……里”“在……中”等。

5、时间词语删去

如:“有一天”、“……的时候”、“……的一天”等。

6、数量词语照样删

7、“着、了、过”不能删

8、抓住主干来缩简

句子的主干,即“谁干什么?”“什么是什么?”“什么怎么样? ”

引述句(直接引语)和转述句(间接引语)的互换

标点符号的改变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

转述句改引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感叹号、问号改成句号。

感叹词(啊、呢、呀、吧、嗨、唉、呦……)去掉

表示程度的词“多、真、太”改成“很、十分、非常”。

人称的变化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把“我”改为“他”或“她”。

把“你”改成听话人的名字或“我”。

转述句改为引述句时,把“他”或“她”改为“我”,

听话人的名字改成“你”。

注意:句中的“他”一定是指说话的那个人。

引号外的人称(就是说话人)不能改变

提示语在中间或在句末的句子,把提示语调整到句首可按以上方法进行改动。

如:(1)“……。”×××说,“我……。”

(2)“……。”×××对×××说。

以上两种形式都应变成:×××说,……。

句型的变化:

原本的疑问句变陈述句,改成“是否……,是不是……,不知道……,有没有……,为什么……”等句型。

原来是祈使句(即让“别人”干某事的句型)则要在“别人”前面加上“让、命令、指挥、请、叫”等词。

要改变的词:

原句中的“这、这里、这儿、这些、这个”等要改成“那、哪里、那些、那儿”等。

 原句中的“来”要改成“去”。

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由词按照语法规则构成的,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在小学阶段,要求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能把话说(写)得完整、通顺、清楚、明白,并且比较具体生动。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

句子的构成。

句子是由词构成的。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怎么样”“是什么”。例如:“春天来了。”“我们是少先队员。”这两个部分大多数句子都不可缺少,它们是句子的基本成分。有些句子在表示动作的词后面还有一个连带成分,表示动作对象。例如:“外宾们游览了狼山。”有些句子除了这三种成份外,还带一些附加成份。“的、地、得”常常是这些附加成分的标志。例如:“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老人悠然地谈着。”“人们把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练一练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⑴ 他在座谈会上( )自己的意见。

⑵ 今天是( )。

⑶ ( )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⑷ 大家都积极地参加( )。

⑸ 1946年人们( )第一台电了计算机。

⑹ 在党的培养下,雷锋成长为一个伟大的( )。

⑺ ( )真是热闹极了。

⑻ 我们观看了( )的( )。

句式

有的句子可以变换句子的形式。有的是为了突出强调某种事物;有的是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的需要;有的为使所表达的语句更简洁,把两句改写成一句。

例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成“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真理吗?”(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为了强调突出劳动创造财富这一真理。)

例2、凡卡说,他在给爷爷写信。改成:凡卡说:“我在给爷爷写信”。(把第三者的转述改成某人直接叙述的话,使人读起更亲切。

例3、我羡慕他。他聪明。改成:我羡慕他聪明。(把两句合并成一句使语句更简洁。)

例4、我把三百颗菊秧救活了。改成三百棵菊秧被我救活了。(“把”字句改成“被”字句,适应语言环境的需要。

另外还有几种特殊的句式:

有的一个句子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如:王老师推开门走进教室。

有的一个句子中两个词说法不同但表示同一对象。如:第十一届亚运会在我国首都北京召开。

【练一练】

⑴ 把下列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象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少先队员应该讲文明,有礼貌。

⑵ 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上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⑶ 把下面句子改成用“把”字的句子。

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⑷ 下面句子改成用“被”字的句子。

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濛濛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⑸ 把下面句子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一位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修饰句子

在学过的课文中,我们要着重掌握以下几种修饰句子的方法:

⑴ 比喻。俗话叫“打比方”。一种是明显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象、好像、似、好似、若、如、如同等。例如,太阳象个红球,慢慢地升起来。另一种是暗暗地打比方,常用的比喻词有:是、成为、变为等。例如: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⑵ 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叫夸张。如:大虫怒吼一声,就象晴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

⑶ 拟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运用拟人的方法可以使人觉得生动、形象、亲切。如: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⑷ 排比。用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一些句子或词组排列起来,表达意义密切相关的内容,借以增强语气。如: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⑸ 对偶。对偶句结构整齐匀称,读起来琅琅上口。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练一练】

读下面的句子,看看是用什么方法修饰的,再仿照例句写出两个句子。飞机排成“人”字形,像银燕一样飞过天空。

井冈山是中国的摇篮。

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纯真,那么谦虚。

茉莉花开,香飘万里。

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先要找出病因,然后再着手修改。修改时,注意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

⑴ 成份残缺。即句子不完整。如:读了《烈士诗二首》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是谁“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呢?没说出来。这个句子应该补上“我”或“同学们”一类词语。

⑵ 搭配不当。即句子的主要成份之间,附加成份和主要成份之间搭配不当。

如:春天的苏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把这个句子简缩后就可看出,“苏州是季节”,显然不通。只要改成苏州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就通顺了。

⑶ 前后矛盾。一句话必须合乎事理不能自相矛盾。

如:我的回家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回家作业要么是“基本上”做完(还有少量没做),要么是“全部”做完(一点儿都没有剩下)。又说是“基本上”,又说是“全部”显然是矛盾的,两种说法只能保留一种。

⑷ 重复罗嗦。有些句子形容词用得过多,意思重复,甚至改变了原意。把句子多余的词语删去,句子就明白简洁了。

如: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点。“缺点”当然是“不好的”,把“不好的”删去句子就简洁了。

⑸ 不合逻辑。

如: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梨和水果。因为“水果”包括了葡萄、苹果、梨等,不能平列一起,所以应该把“水果”删去。

⑹ 词序不对。即句子里的词语排列的先后不合适。

如: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调整为“他一次又一次完成了艰巨任务”。

⑺ 形容不当。

如:王老师讲完故事,教室里响起排山倒海的掌声。教室里不可能出现“排山倒海”的掌声,形容不当,可改为热烈的掌声。

【练一练】

修改下列病句

贯彻《小学生守则》以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我们沿着这条公路,不要一小时,就可到达县城了。

我们伟大的祖国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

这个班级的同学是全校开展学雷锋活动最好的班级。

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态度。

同学们积极投入爱国卫生运动,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过去,我做作业马虎潦草,很不认真,不经常拖拉,不按时完成。

“六一”节那天,我踏着轻松的步伐,兴奋的心情来到学校。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帮助我们辨别句子的语气,分清句子结构,识别句子性质,从而正确了解句子的意思。小学阶段要会用的标点符号如下表:

名称

符号

说明

举例

句号。

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逗号,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好作文。

顿号、

表示句子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燕子、雁、布谷、夜莺都是定期迁徙的候鸟。

分号;

表示一句话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屋子里,我是主人;屋门外,蝉是最高的统治者。

冒号:用来提示下文

我在一本书中读到过:冬眠不是睡眠,和日历上的日月也扯不上关系问号 ? 表示一个疑问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小朋友,你们的暑假生活过得丰富么?

叹号 ! 表示一句有强烈感情的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愿你们在新学年中好好地学习语文!

引号 “” 引用对话或文章里一段文字。表示反面或否定意思的词语。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大娘说:“同志,谢谢你呀!”雷锋说:“谢什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做这样的“傻子”的。需要这样的“傻子”。

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

书名号 《?》 表示书籍、文章、报刊、文件、影片等名称。今天,我读了《给颜黎民的信》。

破折号 —— 表示底下是解释部分或说明部分。

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表示声音的延续。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蝉的幼虫爬到地面上来,常常在圆孔的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地方——一棵小树,或是一根灌木枝——脱它的皮。

吃的不是白面包——黑面包能吃饱就不错了,菜只有鱼。

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省略号 …… 1.表示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2.表示说话未完或余意示尽。3.表示

声音断断续续。

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我跺着脚大声喊:“咳!这么冷,小心你的脚……”

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练一练】

给下列句子加标点符号。

⑴ 我有一本新华字典它是我学习语文的好工具

⑵ 总攻开始了军号声声炮声喊声立刻震动着山谷

⑶ 在学校里要尊敬老师关心同学在社会上要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在家里要尊敬父母爱护弟妹

⑷ 有一回小朋友在树林里找到一只很小的松鼠把它带回家松鼠还没睁开眼睛不会吃也不会走小朋友们把它跟猫放在一块儿猫在小松鼠身上这儿闻闻那儿舔舔它就把它当作小猫来抚养和松鼠睡在一块儿松鼠觉得冷了大猫就用自己的身体来暖它

 改正下面的句子中用错的标点符号。

⑴ 老师同他谈过话后,他说:“他有决心把学习搞好”。

⑶ 晚上爸爸问我今天一天做了什么事?我吞吞吐吐说不出来。

⑶ 为什么要遵守纪律?怎样才算遵守纪律?都是我们今天中队会上要讨论的问题。

⑷ 我最爱读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

⑸ 那里开着许多鲜花,火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棠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