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音乐课发挥自主学习

音乐课发挥自主学习

来源:叨叨游戏网


在音乐课中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未知的年代,是一个创造的年代,是一个人才、智慧竞争的年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培养出的学生应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创新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情感、意志的培养都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和探究。因此,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自由性和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才能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方面取得进步,完成教学任务。

一、首先激发兴趣,培养主动学习的欲望。

在教学中,我尝试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果发现,每当我使用了一种新的方法手段,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过来,兴趣大增,这时候,不必我说学生已经开始主动学习了。例如在教授乐理知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时,我先不说出它们抽象的名称和意义,而是让学生模仿小猫的叫声(喵——),小狗的叫声(汪汪),大钟的声音(匡——),闹钟的声音(嘀哒)等,这些声音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已获得了感性认识,了解了声音的长短,由此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它们应该怎样表示呢?”从而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了知识。

二、重视听觉培养,引入自主学习的氛围。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一年级的歌唱教学多以听唱为主,一首歌学会了不如说是听会了。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每一遍听赏音乐的要求,让学生带着不同侧重点去听音乐,并把它放入相应的学生感兴趣的音乐活动中,提示学生听的时候“用心感受”,使学生在反复听赏中全身心地融入音乐,进入自主学习的氛围中,这样,一首歌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我尝试把这一方法用于其他年级的音乐课上,效果也不错。

1

三、创设广阔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应为学生创设广阔的自主学习的环境,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音乐教学空间,让音乐与活动沟通起来;给予自由的音乐创造空间,让音乐与想象沟通起来。游戏、表演等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方式,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很注重音乐活动过程的展开,这样能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给他们探究问题、探询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如,当欣赏《狮王进行曲》的时候,首先出示狮王这一标题,当学生一见“狮王”二字时,立刻会联想起他们在动物园里或电影、电视银幕上见过的狮子那威武的神态,然后引导他们去听音乐中的节拍、节奏等,想象狮子在干什么?听后让他们跟随着音乐的变化扮演狮子自由进行律动,使他们的创造才能得到展现,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四、放飞想象的翅膀,鼓励学生自由探究。

音乐具有动态的特征,如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说“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在教学中我放开学生的身体与思想,鼓励学生亲身感受、自由探究。如,让学生欣赏一段低沉、缓慢的乐曲,先让孩子们插上思维的翅膀去想象。他们听后会认为是笨重的大象、顽皮的狗熊、懒洋洋的肥猪和慢吞吞的乌龟等,我及时肯定他们的想法,因为这些动物都是笨重而缓慢的。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动作,孩子们在音乐伴奏下手舞足蹈,表现各自想象的动物。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训练,也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引导了学生自主探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个性特点。

五、以评价促发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音乐评价手段的不正确,可能会扼杀学生的音乐学习欲望与兴趣。我改变了以往的音乐评价中采用让学生唱一首课本上的歌曲来给学生评分的单一方法,而采用平日积累评价法、合作表演评价法、特长展示评价法、自主探究评价法等多种方法。平日积累评价法:是把学生平时在课堂上学习音乐的

2

兴趣和态度作为重要成绩给予记载。合作表演评价法:是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首歌曲或一个舞蹈进行合作表演。特长展示评价法:是学生个性化的吹拉弹唱等各项特长,都可以在“小小音乐会”上展示,作为考核内容之一。自主探究评价法:是在学习新内容时,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价。最后将这四部分综合起来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法,大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音乐和音乐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创新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努力研究,探索它的规律,创造性地用于教学。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