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健康》杂志智慧健康传媒品牌
参考文献
[1] 王彦平,等.Protel 99电路设计指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99-212.
[2] 刘海成. AVR单片机原理及测控工程应用-基于ATmega48/ATmega16.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3 :7-21.[3] 马忠梅,等.单片机的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第3版).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77.[4] 周立功,等.单片机实验与实践.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91.[5] 胡健,等.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践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 佟长福. AVR单片机GCC程序设计.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29-30.[7] 余成波,等.单片机实用技术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66.
[8] 彭伟,等.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100例-基于AVR+Proteus仿真.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62-63.[9] 杭和平,等.AVR单片机原理与GCC编程实践-智能小车的系统开发.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45-58.[10] Donald A.Neamen.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第3版)-模拟电子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4.[11] Charles K.Alexander,等.电路基础(第四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07-110.
健康医疗大数据如何改变生活
大数据将如何带动和促进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怎样将健康大数据转化为老百姓触手可及的红利?记者就《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话题,采访了业内外专家。专家解读:健康医疗大数据如何改变生活
1 应用:从“走钢丝”到“精准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外科ICU主任张海涛将重症患者的治疗比喻为“走钢丝”,特别讲求“稳”和“准”。“如果说轻症患者走的‘钢丝’离地50厘米,那么重症患者距离地面可能要达到5米,走不好摔下来后果很严重。如果能够运用大数据,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张海涛说,长期以来,医生对于重症患者诊疗和病情变化的预判,依靠的是个人经验以及文献资料,如果有大数据,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就可以依据患者的胃肠营养状况、白细胞数量及其他生命体征监测结果进行疾病预判。“打个比方,如果提前知道发生感染的机会很大,就可以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将对医疗模式产生突破性变革。”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表示,《意见》的出台将对国家医疗卫生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对每个人的健康管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13亿人口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将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最大规模的健康大数据,对国际医疗卫生健康研究有重要意义。”李兰娟说,记录老百姓从出生到临终全生命周期的大数据不仅可以进行自我管理,还可以找到疾病的相关性及规律,并进行精准治疗。
“把老百姓就医的数字医学足迹完整准确地记录下来,有利于构建一个预防、治疗、康复和自我保健管理一体化的电子云服务。老百姓以后去看病或者有不舒服的时候,小病在社区就能解决问题,一些疑难重症可以通过远程医疗的方式,进行分级诊疗。”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与信息司副张锋描述了大数据在健康领域的应用模式。
2 发展:既要“踩油门”又要“踩刹车”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如何加强医疗大数据背景下的隐私保护,成为公众关注的重点。《意见》提出,促进和规范大数据应用,一方面要推进网络可信体系建设,包括强化健康医疗数字身份管理,建设全国统一标识的医疗卫生人员和医疗卫生机构可信医学数字身份、电子实名认证、数据访问控制信息系统,积极推进电子签名应用,逐步建立服务管理留痕可溯、诊疗数据安全运行、多方协作参与的健康医疗管理新模式。另一方面要加强健康医疗数据安全保障,开展大数据平台及服务商的可靠性、可控性和安全性评测以及应用的安全性评测和风险评估,建立安全防护、系统互联共享和公民隐私保护等软件评价和安全审查制度。
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才有说,大数据的应用既要“踩油门”也要“踩刹车”。我国患者信息隐私安全保护分散在多部规章制度和条例中,应在不侵犯利益所有者根本利益的条件下,尽量做到开放。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宁家骏补充说,无论是在国家最高法律层面还是个人技术管理层面,大数据安全都至关重要。我国近年来非常重视信息安全,加强了对数据资源的保护,尤其是对患者健康隐私的保护。“今后除了做好相应保障之外,大数据的开发应用
数
字医学
要实现每一个个体数据的‘脱敏’,在应用和研究时只能看到群体差异化特征,阻止对个体化信息的开发使用。” 《意见》提出,要制定分类、分级、分域健康医疗大数据开放应用规范,稳步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开放。
3 互联互通:让“睡大觉”的信息动起来
下转第41页
34投稿邮箱:chinazhjk88@163.com
加密技术是常用的数据安全技术,加密技术的关键在于加/解密算法和密钥管理,常用的加密算法包括。本系统对数据采用DES(Date Encryption Standard)加密算法,降低了数据被窃取、信息泄露的风险。
4.2 数据有效性验证
医疗数据存在未来的科研价值,系统开发时注重数据完整性有效性,实现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数据验证,有效降低了程序出错率,提高了系统安全性。
5 结语
门诊手术作为重要的诊疗手段之一,其流程为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其文书资料是门诊电子病历中重要的一部分,具有巨大的科研价值[7-8]。设计及实施门诊手术管理系统,除了优化就医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关键填补了门诊手术记录缺失的空白。对其他医院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伶俐,刘洪星.基于XML的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设计.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2):473-476 .[2] 丁粉华,孟丽莉,耿茜,等.日间手术中心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中国数字医学.2015,10(2):51-53.[3] 孔庆建,朱新伟,周璞,等.日间手术中心管理模式的实践[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16(1).
[4] 刘立辉,邱力军,漆家学.健康体检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6):539-541.[5] 张岩,张大波.医院信息系统中门诊电子病历的设计与研究.医学信息,2005,Vol.18.No.12 :1614-1617.[6] 黄穗.电子病历中的模板及其实现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25(2):203-205.
[7] 杨莹,李朝峰,何仲廉.病案数字化系统对门诊流程的优化.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Vol35.No.2,39-42.[8] 张威.门诊病案数字化管理与应用[J].中国病案,2011,12(4):45-47.
上接34页
当前,各级医疗机构都拥有自己的信息系统,但是面临统筹规划不够,数据融合共享渠道不畅,产业自主创新实力不强等瓶颈,亟待集聚各方之力,顺应新常态,探索新模式,创造新业态,建设新机制。
如何让躺在医院“睡大觉”的信息活起来?《意见》提出,建设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国家、省、市、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部门、区域、行业间数据开放融合、共建共享。“要做到统一权威,压力还是很大的,因为诊疗数据、社保信息等由不同系统管理,需要通过平台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信息平台的作用好比一个多功能插座,无论什么样的插头,都可以通电。”王才有表示。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代涛表示,国家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资源目录、标准规范等建设,才能实现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光靠推动是不够的,健康信息生产者、使用者和信息当事人的责权利应划分清楚。”代涛表示,健康医疗大数据要通过重要领域推广应用,形成示范带动,“让大家看到大数据是如何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如何为临床决策提供支持的,如何为决策提供数据的,然后才能组织实施”。
智
慧医疗
智慧健康・2016年4月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