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后张法施工方案
一、概况
阿—阿改建公路工程第六合同段K1400+995中桥,K1401+250大桥20m预应力空心板,根据设计文件及相关规范,我部采用后张法施工。
二、设备(详见一览表)
我部拟采用重庆长江预应力有限公司提供的YCN-150型千斤顶
2台,YZXZ-50A油泵2台,VB3C型压浆机1台,以上设备均通过四川国防区域计量航天局(部门)检校,检校结果压力表符合1.5级标准,可以满足工程需要。 三、控制应力
根据设计文件及实验资料,一根钢铰线强度应力值为1860Mpa,实际设计控制应力值为75%,因此控制张拉应力为1.953×105牛顿,5根一束(N2、N4)控制张拉力为976.5KN,6根(N1、N3)控制张拉力为1171.81KN。
按技术规范,初始应力应控制在张拉力的10%~15%,我部取10%,此时应将千斤顶充分固定。再把松驰的预应力钢束线拉紧以后,在预应力钢束线每根的两端精确地标以记号,预应力钢束线的延伸量或回缩量即从该记号起量,同时可观测任何滑移。按技术规范要求,预应力钢束线实际伸长值△L,除测量伸长值△L1外,应加上10%初应力时的计算伸长值△L2即:△L=△L1+△L2。预应力钢束线张拉后,钢束线回缩与锚具变形量应不大于6mm,如超过允许值,应重
新张拉。整个张拉过程必须有监理工程师在场,同时应具备完善的张拉记录。
计算钢束线的延伸量,拟采用△L=Pp.L/(AP.Ep)
式中:Pp:预应力钢束线的平均张拉力,即强度级别的75%,N。 L:预应力钢束线长度,应计入20cm的锚端长度,mm。 Ap:预应力钢束线的截面积mm2(取每根140mm2). Ep:预应力钢束线的弹性模量N/mm2(191~201,取195)。 预应力钢束线的平均张拉力Pp按Pp=P[1-e-(KL+UQ)]/KL+UQ。 式中:P:预应力钢束线张拉端的张拉力,N。 U:预应力钢束线与管道孔壁的磨擦系数。 K:管道每米局部偏差对磨擦的影响系数。 Q:管道曲线始端与末端切线的夹角,red。 L: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 计算如下:
按设计要求的钢束线张拉控制应力为δk=0.75δyb=1395Mpa,则5束钢束线P=1395×140×5/1000=976.5KN,AP=140×5=700mm2,6束钢束线为P=1395×140×5/1000=1171.8KN,AP=140×6=840mm2。因此得1号束理论计算伸延量△L=P.L/Ap.Ep=14.5cm 10%初始应力计算延伸量△L2=P.L/Ap.Ep×10%=1.45cm
测得的延伸量与计量延伸量之差应在±6%以内,否则,应根据监理工程师意见进行整改,待重新张拉预应力钢束线在张拉控制力达到稳定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及认可后,预应力钢束线应予锚固,锚固
后的外露长度不小于3cm,同时,放松千斤顶压力时应避免振动锚具和预应力钢束线。预应力钢束线在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才可截割露头,梁端锚口应严格按设计图纸所示用水泥砂浆封闭。
张拉时,应注意:确定千斤顶的拉力时,用3%千斤顶控制张拉力来补充锚圈口预应力损失。
张拉步骤:普通松驰力筋O→10%初应力→1.05δcon(持荷2min)→δcon锚固。采用两端张拉时,应注意千斤顶升降压、画线、测伸长值、插垫等工作基本一致。 四、质量控制网络(附后) 五、安全控制网络(附后) 六、后附计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