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如何写好话题作文
来源:叨叨游戏网
辫挚教育驰代札 张商探索 中学生如何写好话题作文 河北省磁县体育运动学校(056500)王文芹 [摘要]话题作文是中学生经常遇到的作文形式,如何才能写好话题作文呢?本文从写作角度、文章题目、文章开头和结尾三个方面进行 了讲解和指导,希望大家能从中收益。 [关键词]初中语文话题作文 l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角度 备,从中提炼出精练、含蓄、韵味十足的题目来。可将话题的题 目拟为:《书山有路勤为径》《开卷有益》《无巧不成书》《说书》 的生活,表达最真挚的情感。在选择过程中:或记叙、描写,以 等。使题目更具吸引力。 写文章即写生活。要想把文章写好,需要选择自己最熟悉 事感人;或夹叙夹议,表达见解;或横纵联系,抒发感受;或介 绍事物教给人知识等。如话题作文: “书可以医治愚昧,书可以使人聪惠,书是人类进步的阶 梯;书寄托着长辈的期翼,书演示着人成长的途径;书折射着 老师、同学的情义和我们的喜怒哀乐…… 要求:请以书或读书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 自拟,文体不限。”由于文体不限,给了学生很大的写作空间。有 的叙述自己和书的故事,表现自己和书的情结,或描述自己成长 的经历,或折射长辈、老师、同学的关怀;有的抒发感情,表达自 己对书的深刻认识;有的由叙而议,表达见解,畅谈自己对书的 认识;还有的介绍书的起源和种类,了解它对人类的贡献……这 样,交给了学生一个展示生活的平台,使写作成了一种享受,而 不仅仅是作业。使其写出的文章百花齐放、不拘一格。也使教师 能有机会了解学生的生活,感受其多彩的精神世界。 2给文章拟一个好题目 “题好一半文”,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它可以洞悉文章的 灵魂。新颖独到的题目,可以引人入胜,发人深思,使内容丰富 多彩、标新立异,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现在,仍以书或读 书为话题,介绍几种拟题的方法: 2.1 扩展法:就是在话题的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从而 拟出比话题更加具体的题目。如:上面的话题可拟题为:《谈读 书》、《书是我的挚友》、《读书轶事》、《世界因书而精彩》……这 是学生容易掌握的一种拟题方法,同时也使话题由大化小,避 免了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 重点。 2.2 想象法:引导学生由所给的话题想象开去,让学生的思维 在虚幻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从而拟出新颖独到的题目。据此, 以上话题可拟题为:《假如世界没有书》《22世纪的书》《梦幻的 书海》等。指导学生运用想象法拟题,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 创新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使写出的文章富有新 意,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2I3拟人法:就是指导学生把所给的话题拟人化,拟出人性化 的题目。以上话题可拟题为:《书的自白》、《”我”心灵的镜》、 《书与书柜的对话》等。这样的题目使文章生动、形象、引人入 胜。 2.4引用法:即引导学生引用与所给话题有关的名言、诗词、 歌词或对它们加以变通作题目。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 方法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鼓励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储 3给文章安上“龙头”、“凤尾” 好的开头有利于表现主题和围绕主题拓展作者的思路, 有利于吸引和引导读者读完全文。一篇文章不管怎样开头,作 者都要想到如何更好地表现文章的内容,怎样顺利地展示文 章的主题。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记叙文的开头的结尾方法:开 头: 3.1开门见山。“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 您回去吧!”这是一篇中考记叙文的开头。文章单刀直入,从一 位大学生与母亲告别写起,感人至深,为全文表现母亲借债送 子读书,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奠定了感情基调。 3.2交代动机。《特别征友》的开头:“近日来,老班扣压笔友来 信,为示,全寝室同胞嘱我为他们撰写特别征友启示,如 下。”开篇交代写作动机,便捷入题,引出下文。 3.3描绘场面。“太阳火辣辣的,焦烤着大地,所有的生灵都被 烤得昏沉沉的,整个地球没有一丝儿生气。我们甚至连门都不 想出。”(《蚊子和不等式》这段开头通过写景渲染燥热气氛,以 引出英语课和蚊子叮人事件,具有铺陈之效。 3.4抒发感情。如:《水仙》开头一段:“水仙花开了。看到它那 翡翠似的长叶,雪片似的花瓣,以及它在纤细的花茎上托着的 金色的花蕊,在冰盘的水镜里,倒映出一片缭乱而又模糊的光 影,我不由想起一个故事。”这个开头带有比兴作用,抒情色彩 浓郁,对文中要写的一位女教授具有象征意义的烘托作用。结 尾: 3.5卒章见志。如:《蝴蝶的金翅膀》的结尾:“金翅膀的蝴蝶一 定有,只是我没查找到。但我想:即使世间没有,老师心里也装 有。因为她教会我用一只眼睛仔细观察,另一只眼睛不停寻 找。”这种结尾在文章收束处点明主旨,揭示中心,是全文的画 龙点睛之笔。 3.6引发联想。“我们没有交谈过什么,只是在一个个美丽的 清晨,一个人轻轻地拉,一个人静静地听。老人靠在木椅上,手 指悄悄打着节奏,慈祥的眼睛平静的望着我,象深深的潭水 ……”这是《唯一的听众》的结尾,它象一幅清幽而又美丽,感 人而又意味深长的画面,令人陶醉、回味、品味…… 3.7直抒胸臆。如《父亲》:的结尾:“不少人都说我是孝子,我 自己也以为是。在父亲最需要的时候,我既没有在衣食住行上 尽人子之则,也没有在精神上赡养父亲,让他带着缺憾走了! 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此种结尾在全文叙事的基础上抒发强烈的感情,不但感 E。MA・ :zAzH 1 2口 6@1 63・c口M—c0圆 皿碍Eclucotior ̄l Moclernizntion SumNo.1 42 201 5 No.8 ,小学语文课中的古诗词教学浅探 内蒙古兴和县曹四夭小学(013650)张 磊 [摘要]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古诗词教学,有理有据,可供初入教坛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浅探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 词,它们作者不同,背景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就拿“送别” 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在2000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 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 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简称新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古诗 水抒友人对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广陵》,写李白 词的教学目标是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低年级背诵古 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 诗词是每学年30篇以上,中年级30篇左右,而高年级则为20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 篇以上。2001年新试行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第一学 人离去的伤感之情。这些都淋漓尽致的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 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为50篇(段),第三学段为 依依不舍之情。 60篇(段)。而且在其附录“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就有7O首。 3.2想象力的培养。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 由此可见,新课程标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小 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 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妇孺皆知、脍炙人口,都是古诗中的精 善于想象。想象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可见一斑。古诗词具有简 品。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诵读这些古诗词呢? 1初读诗文。了解作者 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 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补充和领悟,去联想、补 涛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诵读古诗方法很多,分自 充和创造,以构想诗词中的画面。例如:《江上渔者》学习古诗 读、对读、群读,又可分为默读、声读等。多读,可以让学生把握 后,请同学们想象在波涛滚滚的江面上,捕鱼人冒着生命危 诗词的内在节奏。节奏是古诗词的生命,读诗的过程也是欣赏 险,打捞鲜美的鲈鱼,使人不由对捕鱼人产生同情与怜悯。 诗歌的一种过程。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 3.3课外拓展的必要性。从最简单的诗句“鹅,鹅,鹅,曲项向 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化 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开始,我就引导学生通过画画 为心中之本。整体朗诵诗歌的过程中,由于现代文和古文之间 的方式,来理解诗句。白居易的《忆江南》,我搜集一些江南美 的不同,首先要引导学生读准每个字,每个词的读音,例:《回 丽风光的图片,在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感叹下,引导学生体会诗 乡偶书》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现在“衰 渎 人为何难忘江南,从而读出对江南的赞美。 shuai”,但古读音应该是“cui”,古读音更能押韵,更能体现古 总之,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 诗的韵律美;例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 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一个没有传统的民族是可怜的,一个拥有 有人家。”古时应该读xia.,而现在用汉语拼音读xie,就不和 传统却不知道珍惜的民族是可悲的。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 “谐,不押韵了。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就先让同学们自己读,多 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诗词,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 读几次,体会到古诗的押韵美,学生自然选择读古音了。 句,精湛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广大 2精读课文,了解诗意 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 读通古诗后,就要了解这首诗的意思,在语文课本中,古 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 诗词都会有注释,将不太容易理解的字词翻译出来。这时,我 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 多半希望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或个人发言的方法,一句一句让 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 让学生慢慢去自己探究,老师在旁适当点拨即可。还可以鼓励 美,享受美感的体验,以此丰厚孩子们的人文素养! 学生借助古汉语词典,去自己翻找。这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 参考文献 习能力,有很大帮助。 3研读诗文。体会情感 【1】 王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欣赏.祖国.2013,8. [2】李娜.古诗词教学之我见.软件.教育现代化.2013,12. 3.1 了解背景。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 1 1 1 .. .. .. 1 1 1E(1 1E(1 ..}1}1 1 1Ec1 1E(1E(..}1Ec:1 1 1 '}1 1E(1 1 1}1 1}1 1E(1 .. 1∈‘1 1 1∈(1}.1}1 1 1} 染了读者,增加了文章的韵味,也提高了文章的品位。 当然,文章有不同的体裁,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开头 3.8首尾呼应。《雪夜》的结尾中这样写道:“谁也没有再说话。 结尾的方法,但文章有法而无定法,只要加强文学修养并灵活 屋里也很静,屋外也很静。那白色的小精灵依然悠悠然然地飞落 运用,一定能写出精彩的开头结尾,给文章增添色彩。话题作 下来……”与开头“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 文是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一片汪洋大海,浩瀚无际、广阔无边, 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形成照应,既渲染了气氛,增加了文 教师的指导不过是授予其渡海的船只,欲济沧海,还需驾船的 章的美感,又使文章首尾照应,结构完整,一举两得。 本领,那就是对生活的感悟和认识。 c0圆 ~麸育童巳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