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记对作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摘要]写日记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写日记能使写作兴趣浓厚、能使作文素材丰富、能使作文情感真切、能使作文技法灵活、能使作文语言亮丽等方面说明其对作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语文;作文;日记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作文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仅从中招考的分值比上看,作文是50分,占语文学科120分的近“半壁江山”。因此,不管作文教学这个果子有多硬、多涩,我们都要“啃”,而且还要“嚼”。否则,就有悖于课程标准和我们语文教学的初衷。
事实上,大多数学生对作文是“望而生畏”,写作文时“咬笔杆”、“挠头皮”是常有的事,他们常常为作文而作文,把作文当作编造谎言的园地,当作涂抹文字的游戏,当作折磨心灵的苦差事。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乐于作文呢?在教学中,我发现写日记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日记能使写作兴趣浓厚
作文,通常要考虑如何围绕主题来选择材料,选择好材料之后,又要考虑如何组织材料,如何过渡等。日记则不同,它是生活的照相机,是心灵的窗户,它可以记录丰富多采的生活。日记是一种很自由的文体,不受体裁,不受篇幅,可以任思想在纸上驰骋……因此,在训练中,我让学生明白:自己曾经做过的、曾经听到的、曾经看到的,都是可写的内容;自己的欢乐、痛苦、希望、悔恨等都是可以表现的主题。在写作上不作任何,鼓励学生放开胆子去写,尽情“倾吐”。学生果然“胆大包天”起来了:“老师,把课间十分钟还给我们,上课不要拖堂。”“老师,怎样才能学好语文?给我指指路吧!”“妈妈,我真想和您说句心里话。”“爸爸,我已不是小孩了。”……诸如此类,都被学生写进了自己的日记里。对此,我对学生的大胆进行了充分的肯定、表扬:“谁说你们不会写作文?这不,你们不是把自己的欢乐、苦恼、希望都写出来了吗?而且还写得酣畅淋漓!”此时,学生们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他们这才明白:原来作文就是这么写的!就像写日记这样简单,写出自己的见闻、经历、想法。看来,作文中过多过严的条条框框,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压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致使学生失去了作文的兴趣。而日记刚好采用了“松绑”的措施,给了学生写作的自由,任凭学生尽情“挥洒”,因此,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二、日记能使作文素材丰富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你要仔细观察身边老王或老李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录下来,这样的记录很重要,它能锻炼你的文字表达能力。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要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要记下来。因为不知哪一天,你的作品里就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经常观察生活,经常积累,养成观察研究生活的习惯。……这样日积月累,你肚子里的东西就多了起来。”日记,记录的正是自己身上或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事情,真的、善的、美的。假的、丑的、恶的,欢乐、烦恼、痛苦等都可以被定格在日记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日记可以把我们周围的生活写出来,叙述喜闻乐见的事情,刻画具体可感的人物,描写时时变化的风景,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生活中可写的东西太多了: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嘱,上学路上的风景,餐桌上的闲聊,一次实验,一次体验,一阵风雨,一张照片,一次电话等等,只要留意生活,只要真心去感受生活,日记就会成为你忠实的记录者,成为你最好的伙伴,让你进一步体会生活的滋味,丰富敏感的心灵。这样就为自己以后的作文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解决了原来作文过程中的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的矛盾,再也不至于挖空心思地“编故事”。相反。日记里的生活素材就会像电影中的一幅幅画面,浮现在自己的眼前,以致拿起笔来作文的时候,它们就会涌向笔端,形成“文如泉涌”的良好势态。
三、日记能使作文情感真切
我在日记教学中一直强调“真”,“真”是日记写作的生命。一是写真事,日记中记载得最多的是每天发生的事、经历的事,耳闻目睹,真真切切,把它们写下来就是最为真实的历史和可供筛选的作文素材。二是说真话,日记的第一读者是自己,而对自己是不需说假话的,日记中应该用最真实的语言记述事情、表达看法,“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最忌假话、空话、套话甚至官话连篇。三是抒真情,矫情造作是不会出好文章的,日记是最适宜抒发真情的地方,自己的喜怒哀乐憋在心中是很难受的,在日记这个无声的良友面前,一股脑儿地倾泻出来,可以很好地缓释压力,开阔心扉。四是表真感,生活中的任何人、事、物、景都会给人以思考、启发,时间、场合、身份、资历、思维的不同使每个人的看法也不同,我们鼓励学生在日记中把最真实的感受、观点真切、勇敢地表达出来,从而可以准确地把握思想动态,及时予以引导疏通,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正是在日记中强调写“真”,学生逐步懂得了“真”对做人处事的重要意义,作文也能努力向“真”靠近,作文中真切的情感和独到的见解就会逐渐多起来。
四、日记能使作文技法灵活
作文是需要技法支持的。学生从阅读和作文课堂上学到了相关写作技法的理论,必须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才能逐步由生疏到娴熟直至步人作文技法运用的“自由王国”。日记,正好提供了一块实验地。在这块地上,学生可以试“种”拟题的技巧、“种”结构的安排、“种”表达的方式、“种”修辞的手法等。如一篇作文是以“网”为话题的,学生在日记中就拟了“网的启示”、“联结世界的网”、“网络”、“天网”、“网和鱼”、“网中人”等文题。学生日记写作有意识地实践理论、训练技法,不仅使日记本身形式更多样、表达更丰富了,
更主要的是使学生对技法的运用更得心应手了,表现在作文中也更灵
活自如了。
五、日记能使作文语言亮丽
日记在积累语言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摘录日记,从不同的角度和内容上进行积累、形成系列,促成了学生对语言的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采撷和感受语言的兴趣。丰富了学生语言信息的储存,训练了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为学生作文中运用新鲜、丰富的语言提供了可能。教师不仅要指导积累语言,还要指导运用语言。首先是要“尽量用”,只有在每次日记、作文中尽量调动积累的语言叙事抒情述理,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和写作习惯,才能越写越顺,越用越多;其次是要“选择用”,要根据不同文体、不同中心、不同结构、不同方法选用恰当的语言;第三是要“巧妙用”,运用积累语言要走出一概“引用”的误区,要采用形式多样的运用方法,如直接引用、间接引用、嵌入使用,转化使用等,最终目的是要使这些积累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成为作文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熨贴、毫无雕琢与镶补的痕迹,更不是拾人牙慧、人云亦云。总之,对于语言。不管是积累还是运用,只要用心,就一定会使作文的表述生动起来、形象丰满起来、抒情真切起来、立意深刻起来。日记,使作文的语言更加丰富,更加亮丽。
总之,借日记训练这一方式,从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起步,以学生情感的自然流露为核心,定会让学生写出“理真情切而意达”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