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左思《咏史(其二)》“郁郁涧底松”古诗词阅读理解

左思《咏史(其二)》“郁郁涧底松”古诗词阅读理解

来源:叨叨游戏网
左思《咏史(其二)》“郁郁涧底松”古诗词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咏史(其二) 【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②。冯公③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注】①金:指汉代金日䃅(dī),他家自汉武帝到汉平帝,七代为内侍。张:指汉代张汤,他家自汉宣帝以后,有十余人为侍中、中常侍。②七叶:七代。珥汉貂:汉代侍中、中常侍的帽子上皆插貂尾。珥,插。③冯公:指汉代冯唐,他直到年老还在做中郎署长的小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歌前两句是说松树高大却长在低处,小草低矮却长在高山上。 B.诗歌通过“涧底松”和“山上苗”的对比引出了对人世间的不公的描写。 C.诗人认为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没法改变,这体现了诗人消极的思想。 D.全诗前四句起兴,后四句“咏史”,表达诗人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愤懑不平。 E.诗人认为冯唐是很有才能的,但因为金张两家的压制未能做。 2.全诗在内容上可以分为几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

1.CE

2.①全诗在内容上可以分为三层,每四句为一层,先以涧底之松对比山上之苗,后以世家庸碌子弟对比屈沉下僚的寒门才俊,再以世代显赫的金张子弟对比壮志难酬、白首浩叹的冯唐,引贤才以自况;①全诗抒发了对世族庸碌子弟窃据高位而出身寒微的贤才屈沉下位这一社会不公现象的愤懑不平和悲叹。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能力。C项“诗人认为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没法改变,这体现了诗人消极的思想”错误,从诗歌中看不出诗人有这种想法和思想;E项“但因为金张两家的压制未能做”分析错误,此处用典是为了证明“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冯唐与金张两家不在同一时期。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左思此诗从自身的遭遇出发,对时弊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这首诗前四句,以比兴手法表现了当时人间的不平。仅有一寸粗的山上苗竟然遮蔽了涧底百尺长的松,从表面来看写的是自然景象,实际上作者

试卷第1页,共2页

以“涧底松”比喻出身寒微的士人,以“山上苗”比喻世家大族子弟,借此隐喻人间的不平,包含了特定的社会内容。形象鲜明,表达含蓄。

中间四句,写当时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据之位,而出身寒微的士人却沉没在低下的官职上。这种现象就好像“涧底松”和“山上苗”一样,是“地势”使他们如此,由来已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至此,诗歌意蕴由隐至显。

最后四句,紧承“由来非一朝”一句。内容由一般而至个别,更为具体。金,指金日家族;张,指张汤家族。这是贵族一方。另一方则是冯唐,很有才能,可是年老时也只做到中郎署长这样的小官。这里以对比的方法,来体现“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咏史(其二) [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古诗词鉴赏。并且,这四句紧扣“咏史”这一诗题。作者借历史以抒发情感,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

试卷第2页,共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